一种汽车冷却管路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7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44341.7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管路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待测试的汽车冷却管路对应的数字孪生体模型;在数字孪生体模型中添加预设边界条件;对添加预设边界条件的数字孪生体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以确定数字孪生体模型在预设边界条件下的应力分布结果;根据应力分布结果确定数字孪生体模型一个周期的动载荷以及数字孪生体模型的应力‑寿命曲线;将数字孪生体模型一个周期的动载荷以及应力‑寿命曲线输入至疲劳分析软件中,以通过疲劳分析软件确定数字孪生体模型的损伤累计云图及寿命;根据数字孪生体模型的损伤累计云图及寿命对待测试的汽车冷却管路是否合格进行判断。采用本方案可以缩短汽车冷却管路的测试周期。

    一种待测试材料力学性能标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033566.9

    申请日:2022-01-1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待测试材料力学性能标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以提升待测试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所述方法包括:建立用于标定待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材料卡片;根据所述材料卡片建立所述待测试材料对应的仿真模型;根据所述仿真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模拟结果与所述待测试材料在对应工况下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标;当对标结果表征所述仿真模拟结果与对应工况下的实验结果的拟合度均达到预设拟合度时,确定所述材料卡片建立完成,且所述待测试材料的力学性能标定完成。采用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提升了待测试材料力学性能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663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82216.7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测试箱体、加热器和热力学性能测试机构,测试箱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体积可调节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用于放置待测高分子材料的侧开口,所述腔体内设有所述加热器;热力学性能测试机构,包括传动机构、活塞、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腔体内,所述活塞的一端设有所述力传感器,且所述活塞的一端与所述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活塞的另一端设有所述位移传感器,且所述活塞的另一端通过所述侧开口插入所述腔体与所述腔体形成密闭,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塞沿垂直于所述侧开口方向运动。本发明,能够一次进行多项热力学性能测试,提高效率,成本低。

    耐温度变形冷藏集装箱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7833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0917.0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集装箱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耐温度变形冷藏集装箱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集装箱的三维实体模型,其中,三维实体模型的箱顶区域设置有加强型材;配置三维实体模型的温度场约束和载荷约束;启动仿真,获得三维实体模型的箱顶区域力学性能参数;判断箱顶区域各部位力学性能参数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若至少一个部位不符合预设标准,则调整不符合预设标准的部位的结构参数,其中,结构参数包括加强型材的设计参数;对调整后的三维实体模型再次进行仿真,直至箱顶区域各部位力学性能参数均符合预设标准为止。本申请耐温度变形冷藏集装箱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或改善了设计成本高,以及设计周期长的问题。

    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514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14799.4

    申请日:2024-06-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构建包含多个收缩模型参数的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本构模型,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本构模型根据热塑性材料的仿真剪切应力和收缩模型参数对仿真残余应力进行修正得到真实残余应力;获取对热塑性材料进行真实实验得到的真实残余应力;对热塑材料进行仿真,得到仿真剪切应力和仿真残余应力;基于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本构模型,根据真实残余应力、仿真剪切应力和仿真残余应力,确定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本构模型的收缩模型参数。本发明能够得到准确的收缩模型参数,通过确定准确的收缩模型参数,能够得到准确的热塑性材料收缩模型本构模型,为热塑性材料变形翘曲仿真准确性提供了基础。

    一种具有撒点效果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966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72818.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撒点效果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这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包括:低粘度聚碳酸酯粉体、聚碳酸酯颗粒、润滑剂、抗氧剂、色粉颜料、包覆改性无机撒点。本发明使用透明特种工程塑料树脂以及该树脂接枝共聚物与氨基改性无机矿物撒点通过溶剂包覆法得到包覆改性无机撒点;将包覆改性无机撒点与低粘度聚碳酸酯粉体、润滑剂、抗氧剂通过螺杆组合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撒点效果聚碳酸酯母粒;撒点效果聚碳酸酯母粒与聚碳酸酯颗粒经过冷混、干燥,设定注塑工艺注塑即可得到具有撒点效果聚碳酸酯制品。该撒点效果聚碳酸脂组合物丰富产品细节,突出塑料材质的质感与美学,并且表观无银纹保持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

    聚氨酯发泡材料反应粘度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95963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287530.8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材料反应粘度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将配置好的聚氨酯反应原料注射至聚氨酯泡沫测试仪器;采集所述聚氨酯反应原料在所述聚氨酯泡沫测试仪器中反应时的反应参数;将所述反应参数代入初始反应粘度模型,获得粘度影响参数待求解的反应粘度模型;对所述待求解的反应粘度模型进行求解,以得到所述粘度影响参数。以此方式,可以获得精度较高的聚氨酯发泡材料的反应粘度模型,以便于之后可利用该反应粘度模型对聚氨酯发泡材料的粘度进行精准预测,克服了目前聚氨酯发泡材料反应粘度难以确定继而影响发泡模拟开展的现状,为聚氨酯发泡模拟地开展和准确性提供了基础。

    流纹形态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5791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72659.3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流纹形态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混合材料的性能测试参数,其中,所述混合材料由PCABS材料和PET材料混合而成;将所述性能测试参数输入至注塑成型仿真工具中,以进行填充仿真模拟;根据所述填充仿真模拟的仿真结果,绘制出流纹形态趋势图。以此方式,可以有效预测混合材料注塑成型的流纹效果,帮助产品设计端在设计之初就能预见可能产生的流纹效果,从而较好地促进一次性注塑流纹效果的使用和落地并节约成本降低碳排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