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08158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0910007451.7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467 , B29C45/14311 , B29C45/14344 , B29C45/1657 , B29C45/1671 , B29C2045/14327 , B29C2045/1659
Abstract: 对于初次成形件(10),将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和初次成形树脂部(3)一体化地形成。进而,为了防止初次成形树脂部(3)和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的分离,在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的外表面上设置防止第一引线框(1)从初次成形树脂部(3)脱离以及第二引线框(2)从初次成形树脂部(3)脱离用的钩挂部(5)。借此,可以提供一种不会产生引线框的变形或位置偏移、能够抑制树脂成形部件的厚度的增加的树脂成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56801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8805189.3
申请日:1998-03-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673 , H01M2/168 , H01M6/10 , H01M10/0436 , H01M10/052
Abstract: 目的是不使用外壳,使得可以简化可小型轻重量化且可任意形状化的,构造强度高且可确保安全性的高性能的二次电池的形成,因而将提高生产性。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把正极活性物质层(32)接合到正极集电体(31)上构成的正极(3),及把负极活性物质层(52)接合到负极集电体(51)上构成的负极(5)与隔离物(4)之间,使至少在一部分中含有可塑性树脂的粘接性树脂(6)部分地存在于其间进行重合的工序;使上述粘接性树脂(6)变形的工序,由此可以简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形成,提高生产性。
-
公开(公告)号:CN1244952A
公开(公告)日:2000-02-16
申请号:CN97181450.3
申请日:1997-1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不使用坚固的外装容器而可以保持电极之间的电连接,高能量密度化、可以薄型化的、充放电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多层电极层叠体(8),其通过采用多孔性粘接性树脂层(11)来粘接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隔离层(4),使带有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正极集电体(6)的正极(3)、带有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负极集电体(10)的负极(5)、在两个电极之间配置的具有含有锂离子的电解液的隔离层(4)相互贴紧,同时在粘接性树脂层(11)上所形成的连通正极活性物质层(7)和负极活性物质层(9)和隔离层(4)的贯通孔(12)中保持电解液。
-
公开(公告)号:CN10599290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80006850.5
申请日:2015-01-0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16L5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9/065 , F25D23/06 , F25D2201/14 , F25D2500/02
Abstract: 一种真空绝热材料(1),具备由纤维集合体构成的芯材(2)和覆盖芯材(2)的外包材料(3),外包材料(3)的内部被减压密封,芯材(2)构成为纤维长度在1.85mm以下的纤维的重量比例是该芯材(2)的11wt%以下,由此,纤维长度在1.85mm以上的纤维容易与芯材的绝热方向垂直地配向,将沿芯材的绝热方向配向而成为使绝热性能恶化的因素的纤维长度在1.85mm以下的纤维的影响抑制为最小限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508158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910007451.7
申请日:2009-02-1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467 , B29C45/14311 , B29C45/14344 , B29C45/1657 , B29C45/1671 , B29C2045/14327 , B29C2045/1659
Abstract: 对于初次成形件(10),将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和初次成形树脂部(3)一体化地形成。进而,为了防止初次成形树脂部(3)和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的分离,在第一引线框(1)及第二引线框(2)的外表面上设置防止第一引线框(1)从初次成形树脂部(3)脱离以及第二引线框(2)从初次成形树脂部(3)脱离用的钩挂部(5)。借此,可以提供一种不会产生引线框的变形或位置偏移、能够抑制树脂成形部件的厚度的增加的树脂成形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7773C
公开(公告)日:2003-11-12
申请号:CN97181451.1
申请日:1997-1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 H01M2/16 , H01M4/02 , H01M4/04 , C09J127/16 , C09J12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C09J127/16 , C09J129/04 , H01M6/10 , H01M10/0431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以制得改善粘接剂溶液的湿润性、提高粘接强度、防止电池性能变劣的、能做成薄型等任意形状的、可靠性高并且充放电效率高的二次电池的电池用粘接剂和采用它的电池。把含有热塑性树脂、可溶解热塑性树脂的溶剂、中性非质子性表面活性剂的粘接剂用作将接合在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粘接在隔离层上的电池用粘接剂。由此可制得薄型等、可任意形状化的、可靠性高的并且充放电效率高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45591A
公开(公告)日:2000-02-23
申请号:CN97181621.2
申请日:1997-12-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牢固的壳体,可以维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物之间的电连接,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化、薄型化等的任意的形状化,可以得到充放电特性优良而且电池容量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分别用粘接树脂把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粒子接合到正极和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正极和负极。用粘接树脂使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物进行接合,使得隔离物与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接合强度成为与正极集电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之间的接合强度同等以上,制成具备多层电极叠层体的平板状叠层构造电池体。在正极和负极活性物质层与隔离物具有的空隙内保持含锂离子的电解液,形成电极间的电连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