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7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32472.3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用换热器的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投切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压缩机组、透平机组、蓄放热装置和储气库;所述蓄放热装置分别与压缩机组、透平机组连接,实现压缩机组出口空气的降温与透平机组出口空气的升温。投切方法包括:压缩机组工作时,开启压缩机组储热阀门,关闭透平机组放热阀门,换热介质吸热后存入高温蓄热器,完成蓄放热装置储能;透平机组工作时,关闭压缩机组储热阀门,开启透平机组放热阀门,换热介质放热后存入低温蓄热器,完成蓄放热装置释能;本发明能充分利用储放热的时差,压缩和释放时的换热器共用,减少系统的复杂性,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换热器的利用率,大大降低项目初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73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48294.3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5 , G06F11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串并联换热器热阻计算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领域,针对整体系统换热器的布置方式不同,基于进口温压的换热器标准热阻建立换热器模型;通过标准热阻法将换热器简化,并分解为若干个等效热阻,利用串、并联的电路法则计算不同热阻的温度分布。本发明能够克服传统换热器建模方式的不足,针对整体系统换热器的布置方式不同,基于进口温压的换热器标准热阻建立换热器模型,通过建立换热器的能量流模型,使得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简便,增加换热过程中的考虑因素,此外,该方式通过串并联方式不同建立不同能量流模型,简化换热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7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76739.5
申请日:2024-09-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8D20/00 , F04B23/02 , F04B23/04 , F04B49/00 , F04B49/08 , F04B49/02 , F04B49/22 , F28F27/00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球罐倒罐运行系统及方法,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并联的储能球罐的储能系统、和储能球罐连接的定压系统以及和储能系统连接的两个并联的壁温控制装置,所述壁温控制装置包括低温调控装置和高温调控装置,沿着高温水和低温水的流向,低温水进水主管道和高温水进水主管道分别和所述储能系统的若干储能球罐连接,储能球罐的出水管通过管道分别与低温调控装置和高温调控装置连接,低温调控装置通过低温混温水旁路和高温水进水管连接,高温调控装置通过高温混温水旁路和低温水进水管连接,低温调控装置和高温调控装置同时分别与换热器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51740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86803.2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变工况运行系统及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若干级压缩机组、储气库、冷却塔、低温水罐及高温水罐、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以及各连接管路;在第一级压缩机组前设置有既能供热也能供冷的级前换热器和冷凝水罐;末级压缩机组包括与末级压缩机依次相连接的高温发生器换热器、低温发生器换热器和末级气液分离器;级前换热器用于维持进入第一级压缩机入口的空气温度稳定在7‑15℃;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利用末级压缩机余热作为热源来产生冷冻水。本发明能够提高压缩机多变效率,加快冷凝水析出速率,降低冷凝水压缩耗功,提高末级压缩机余热利用率,提高储能电站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88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41412.8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时段供热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压缩空气子系统、膨胀子系统、太阳能集热子系统、热泵、高温蓄热罐和低温蓄热罐;高温储热罐与低温蓄热罐分别与气水换热器连接;太阳能集热子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和分别设置在太阳能集热器两端的热水罐、冷水罐;热水罐与冷水罐之间设置热泵;热水罐出口与热网换热器入口连接,热网换热器出口分别与冷水罐、低温热储罐连接;热水罐出口与膨胀子系统的气水换热器入口连接。本发明利用电网谷电时期风、光弃电带动热泵、太阳能集热系统完成储热、储能系统压缩热三种储热技术的互补,不但能提供膨胀热源,还能满足全时段供热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86074.2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01K11/02 , F02C6/00 , F01K27/00 , H01M8/12 , H01M8/04082 , H01M8/0662 , H01M8/04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LAES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功冷联供系统,属于分布式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SOFC‑GT系统、与SOFC‑GT系统相连的LAES系统以及同时和LAES系统、SOFC‑GT系统相连的为LAES系统提供外部冷源的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SOFC‑GT系统的阴阳极排气分离,阳极排气通入后置燃烧室与氧气混烧,同时经过多个换热器预热电化学反应原料再经过气液分离器后排出纯净CO2,SOFC‑GT系统的阴极排气预热反应原料后在LAES储能阶段直接进入燃气透平做功,并驱动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在LAES释能阶段则进入预热器预热蓄冷器的出口空气温度,为液态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补冷,为冷用户供冷。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0607.3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驱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涉及空气储能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一种光热驱动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光热驱动压缩单元、热能存储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所述光热驱动压缩单元包括内部存储有液体工质的光热集热器和膨胀压缩器,所述光热集热器与冷凝器及增压泵顺时针闭环连接,所述膨胀压缩器一侧依次连接冷却器和储气库、另一侧连接低压气源单元;所述热能存储单元包括蓄热器,所述蓄热器分别连接冷凝器、冷却器和换热器,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储气库、换热器和空气膨胀机。本发明通过光热直接驱动空气压缩,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高温压缩机的需求和依赖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8261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2471.0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多级压缩机启停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两组压缩机组,以及与压缩机组相连接的膨胀机组,每组压缩机组均包括四级串联在一起的压缩机,每级压缩机的出口侧均并联设置有防喘阀和放空阀,且相邻的两级压缩机通过止回阀、蝶阀关断阀、储能换热器及后冷器相连接;同时,每组压缩机组中末级压缩机的出口侧均设置有后冷器、气液分离器及注气阀;所述膨胀机组与所述压缩机组通过电动关断阀形成可切换气路耦合。本发明能够缩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启动时间,同时停机时避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内气体外排,降低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8257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195550.7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热联合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方法,属于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换热器、储气库、回热器、空气膨胀机、光热集热器、低温储罐、中温储罐和高温储罐;所述空气压缩机和空气膨胀机的主轴之间设置有能够开合的联轴器;所述空气压缩机能够由外部电动机驱动,还能够直接由空气膨胀机通过联轴器驱动;所述空气膨胀机联接有发电机组;所述方法包括光热集热器有太阳能输入的集热发电模式和光热集热器无太阳能输入的非集热发电模式。本发明通过光热集热实现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蓄热温度的整体提升,降低对高温压缩机的依赖性;同时,通过光热集热与压缩空气储能的联合,实现以太阳能光热为支撑的长周期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2021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156411.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压缩空气储能压缩热余热供暖的方法,属于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利用压缩空气储能工艺流程中产生的压缩热余热经气水换热器、高温水箱、中温水箱、低温水箱、采暖换热机组换热后向厂区供暖或直接向厂区外提供供暖热水;当中温水箱内的水量充足、水温能够满足供暖要求时,使用中温水箱中的热水作为采暖换热机组一次侧高温水,高温水经采暖换热机组换热后流向低温水箱,再回到高温水箱,实现水的再循环;在采暖换热机组的二次侧,采暖末端回水经采暖换热机组加热后流向末端,实现供暖热水的循环;当中温水箱水量不足、水温不能满足供暖要求时,通过设置另外形式的热源辅助供暖。本发明将部分压缩热余热用于供暖,以充分利用热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