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472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131882.0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性气管插管,包括插管、主气囊、连接器和控制板,所述插管的底部套接所述主气囊,所述插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顶部套接所述控制板,所述插管的圆周外壁插接主外管和副外管,所述主气囊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气囊管,所述气囊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副气囊,该种安全性气管插管,可在插管的顶部增设连接器,并依靠连接器进行主杆和副杆的连接,配合插管内部的芯管,可形成双通道,且在主杆和副杆上通过组合带有连接套的外接管,可便于在外部药物的内置的过程中,至少保持一个管道为未被堵塞状态,本发明使用安全,可操作,患者感觉舒适。
-
公开(公告)号:CN1139366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466777.3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困难气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用户的语音音频进行声学特征提取和语音活性检测;将提取的声学特征进行平均池化处理,得到第一嵌入向量;将活性检测后的发声帧输入至用于表征困难气道的说话人的深度说话人模型,得到表征困难气道的第二嵌入向量;将第一嵌入向量联合第二嵌入向量输入至支持向量机,以检测困难气道。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困难气道的检测系统。本发明实施例基于语音技术实现困难气道的检测。解决了传统方法存在的繁琐、专业要求高和不够准确的问题。说话人嵌入很好地表征了气道的物理结构。由于语音信号传输方便,用户只需使用边缘设备即可进行检测,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5710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0848800.9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声纹识别的困难气道评估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语音数据;对所述语音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声学特征、声纹特征和语音识别特征;构建基于语音技术的困难气道分类器,通过训练好的困难气道分类器对提取的所述声学特征、声纹特征和语音识别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困难气道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得到困难气道的评估结果。本发明能够精准的对临床麻醉中困难气道做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357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368843.8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术前诊断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试剂盒及其应用,所述试剂盒包含用于检测待测样本中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的试剂,所述生物标志物为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草酰乙酸、2‑氨基己二酸、S‑甲基‑5‑硫腺苷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腺嘌呤核苷二磷酸、草酰乙酸、2‑氨基己二酸在神经认知恢复延迟患者组中的表达含量上升,S‑甲基‑5‑硫腺苷的表达含量下降,针对所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制备术前诊断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产品,该产品用于术前预测术后发生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风险,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干预或术后早期治疗,以促进术后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1632244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010372981.8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齿部组合固定的气管插管,包括通管、气囊管、限位套、活动框、活动块、橡胶夹和套杆,所述通管的圆周外壁插接所述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腔左右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活动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推板和副推板相对应,该种便于齿部组合固定的气管插管,在通管上组合限位套,限位套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推架,推架两端通过推板进行控制,在开合过程中,改变推架末端活动块的高度,使活动块可携带齿套从凹槽中释放出来,并利用组合的橡胶夹对上下齿进行套接支撑,再通过旋转套杆螺母的方式,来把推板确定的张开角度固定在套杆上,本发明可固定通管,保证通畅。
-
公开(公告)号:CN11567146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867722.7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管导管换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体、骨架、拉伸结构,所述骨架呈网状且设于所述管体管壁的内外表面或者内嵌到管体,所述管体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为可抽拉绳结式结构且沿管体周向设于所述管体管壁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所述伸缩结构与骨架相连接,所述拉伸结构呈条状且分别与若干个伸缩结构的拉伸端相连接。本发明仅需要完成两步就可以完成整个气管导管交换过程,质量可靠,交换管径精确,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390797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976526.3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方的插管组件,第一固定板背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杆,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辅助设备技术领域。该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及其方法,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限位板、第二丝杆、移动板、弹性限位机构和夹持板的设置,对患者头部的太阳穴处和下颚处进行固定,在导杆、联动板和第一丝杆的配合设置下,使得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调节,从而使得装置可以对不同大小的头进行限位固定,且直接将嘴部定位机构固定在装置上,可以将医生的手解放出来,为医生后续的插管提供便利条件,保证插管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32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0623066.6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网络‑硅酮复合智能疤痕贴,包括从正面到背面依次相连的小型低频脉冲微电流发生装置、电极贴片层、导电网络‑硅酮复合凝胶贴片和离型保护层,所述小型低频脉冲微电流发生装置的背面设置有金属母扣;所述电极贴片层从正面到背面依次包括绝缘层和导电织物层,所述绝缘层的正面设置有与所述金属母扣相适配的金属子扣,所述电极贴片层通过金属子扣和金属母扣与所述小型低频脉冲微电流发生装置相连;所述导电网络‑硅酮复合凝胶贴片的电导率为3.0×10‑3~4.2×10‑3S/m;所述导电网络‑硅酮复合凝胶贴片的含水量达70%以上,搭载了低频脉冲治疗装置,通过低频脉冲微电流和瘢痕贴的协同作用,促进疤痕软化和淡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导电网络‑硅酮复合智能疤痕贴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40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564626.5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及支气管麻醉的连通管,包括外部套管,所述外部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气管本体,所述外部套管的内部且位于气管本体的右侧设置有送药管,所述外部套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管头,所述外部套管的顶端表面对称安装有两组挡板,所述外部套管与管头之间通过调节机构安装,且外部套管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与气管本体和送药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外部套管的右侧表面且位于送药管的端口处设置有密封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在上药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拉环带动管头实现摆动,进而方便调节上药的位置,避免了常用的调节方式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同时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57316.4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防污功能的亲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亲水单体、引发剂、多酚类交联剂、亲水胶体、抗菌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均匀分散,得到预聚涂料;S2,将步骤S1得到的预聚涂料涂覆于基底表面,再经紫外光固化、干燥后得到所述的具有抗菌防污功能的亲水涂层。通过这种方法制得的亲水涂层拥有优异的抗菌防污功能,且机械性能强,耐磨性好,与基底结合力强,涂层不易脱落;同时,本发明涂层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制备得的预聚涂料可密封避光保存,无需现配现用,利于大规模制备,适于向市场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