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7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375135.0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H04B7/0404 , H04B7/06 , H04B7/08
Abstract: 一种高动态载体下的多天线通信方法,载体释放后,主节点按照设计的广播时隙轮流切换不同的通信天线广播自身的位置信息;从节点轮流切换不同的通信天线接收信息,在收到主节点的广播信息后,从节点在相应时隙将其自身位置信息发送给主节点;在一个通信周期内,主节点和从节点分别通过自身姿态信息和坐标转换选择最优的通信天线完成主节点和从节点之间的高速通信。本发明在单个载体安装多个通信天线时,通过自适应天线选择技术,实现不同载体间的时分突发通信,避免载体直径较大时采用天线合成形成零陷、载体旋转对通信造成的影响,实现载体间的全向组网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0932763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14798.9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H04B7/0413 , H04B1/69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载MIMO多天线通信系统,该发明包括多个处理单元和多个射频收发组件;多个处理单元分别与FPGA连接;FPGA将数字信号分为多组码流信号,每个处理单元对相应的每组码流信号进行第一次处理,生成多组模拟信号;多个射频收发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每个处理单元连接,将多组模拟信号分别发射出去,并分别接收多组模拟信号,转换为多组中频信号;多组中频信号传输至多个处理单元分别进行第二次处理,生成多组数字信号,并将多组数字信号传输回FPGA。此发明解决了不同通信设备载体间时分突发不通信和大直径载体天线合成零陷的问题,通过多路码流区分不同信号,实现了不同载体间的时分突发通信,避免了大直径载体天线合成导致的零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3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11349.6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G01S1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多星数字多波束形成方法,包含:S1、根据星历信息,分别计算接收机所有可见卫星的位置信息;S2、根据卫星位置,为接收机每个接收通道分配一颗卫星;S3、根据惯导信息获取装载接收机的载体的姿态信息,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滚动角;S4、计算接收机天线阵列分别与各个卫星连线的投影矢量,获得每个卫星与接收机天线阵列之间的方位角和俯仰角;S5、对接收机的每个接收通道分别执行自适应波束赋型算法进行抗干扰处理,其中增益方向对准卫星信号方向,零陷方向对准干扰来波方向,实现在卫星信号方向形成增益,在干扰来波方向形成零陷。本发明适用于GNSS的接收机抗干扰信号处理过程,提高其抗干扰处理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7461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58959.X
申请日:2018-10-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时变稀疏信道的鲁棒信道估计算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含:步骤1、引入多普勒误差参数,表示不同路径下实验中多普勒与真实环境中多普勒之间的误差;步骤2、计算得到新的字典矩阵,并引入误差矩阵项,进而建立新旧字典矩阵之间的表达式关系;步骤3、针对步骤2中的误差矩阵计算其数学期望;步骤4、对传统基于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模型进行等价变换,得到鲁棒的高维稀疏回归模型,并建立该模型的一组伽马参数;步骤5、基于步骤4中的鲁棒高维稀疏回归模型,建立该模型投影梯度算法的迭代公式;步骤6、迭代求解信道估计量;步骤7、迭代结束,得到信道估计解,利用信道矩阵重构公式重构信道。
-
公开(公告)号:CN107994922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70608.6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扩频系统通信速率的方法及用于实现提高扩频系统通信速率的系统,步骤包含:步骤1、接收比特数据进行分组组合,将比特数据转换成多进制数据;步骤2、将多进制数据通过序列和相位联合多进制数据映射运算得到扩频序列,再通过循环移位和相位旋转联合映射调制运算形成扩频调制信号;步骤3、数模转换器接收扩频调制信号并将其发送至模数转换器;步骤4、将扩频调制信号经循环移位相关解扩运算、相位旋转解调运算及序列和相位多进制数据解映射,得到多进制数据,再变换回比特数据。本发明在同样有线带宽下提高了通信速率,增强了频谱利用率和传输效率;在同样比特速率下,可以提高扩频比,增强了抗多径衰落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