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4425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233444.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刀片墙支撑体系及其深基坑换撑施工方法,其中支撑体系包括间隔设置于基坑底板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的多个竖向换撑砼肋板,所述竖向换撑砼肋板的外侧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垂直且相连,所述竖向换撑砼肋板的底部与所述基坑底板垂直且相连,相邻所述竖向换撑砼肋板之间连接有横向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件上连接有用于支抵于所述基坑支护结构的顶墙件。本发明支撑系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与各道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底板同时施工并达到强度,无需等基坑底板浇筑完毕后再搭设模板排架进行换撑施工;相比传统换撑施工速度快,且竖向换撑砼肋板与各道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底板同时施工,适应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91877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729437.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中建八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球制作打磨工具及制作打磨方法,该制作打磨工具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用于分别固定不同直径半球模具的多个固定孔组,每个固定孔组均包括多个固定孔,固定孔上配合装有连接件,模具上设有供对应固定孔组的多个连接件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连接孔;转动安装于基座上的圆形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沿径向设有多个滑槽,滑槽内对应待焊接半球的位置处装有可沿相应滑槽滑动的支撑杆,滑槽与相应支撑杆通过锁定件锁定;打磨装置,包括高度可调的装于基座上的升降架及装于升降架顶部并对应旋转平台圆心位置处的打磨器。本发明集制作和打磨为一体,适用于不同直径半球的制作和打磨,构造简单、施工操作性强,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32115.0
申请日:2022-02-14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B2/00 , E04B2/02 , E04B1/94 , E04F1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楼梯钢梁与砌体墙的连接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该构造中的钢梁与砌体墙为两种不同材质的材料构成,钢梁与砌体墙之间的缝隙在后续墙体挂网粉刷时存在墙体开裂的危险,本发明通过钢梁的上下部的砌体墙上固定附墙板、转接板以及支承箱梁然后采用防火罩板进行封堵钢梁并与砌体墙进行搭接,一方面,完美解决了墙体开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满足防火要求的同时,又为后续墙面批白装饰效果提供了可靠的基层面。本发明解决了砌体墙在墙面内出现不同材质间墙体批白后容易产生裂缝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8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33008.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霍涛 , 潘钧俊 , 司法强 , 陈华 , 郭志鑫 , 李小富 , 梁肖栋 , 张文娴 , 金国栋 , 余少乐 , 杨钦 , 武念铎 , 黄沛林 , 王刚 , 罗志浩 , 管宁 , 封锐 , 文杨 , 张倩 , 沈洁 , 彭建永 , 吴光辉 , 胡雪伦 , 赵元梓 , 顾子星 , 张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铰接装置及方法,可调铰接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多个调节孔,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杆以及固定于该连接螺杆头端与螺纹部分的限位杆,该限位杆的直径适于该调节孔的内径,该连接螺杆的螺纹部分直径小于该限位杆的直径,该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与第二螺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大空间室内吊顶的多模块拼装时,模块间不能形成可调节铰接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0064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478437.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霍涛 , 潘钧俊 , 司法强 , 陈华 , 余少乐 , 杨钦 , 武念铎 , 黄沛林 , 王刚 , 罗志浩 , 管宁 , 封锐 , 文杨 , 张倩 , 沈洁 , 彭建永 , 胡雪伦 , 赵元梓 , 吴光辉 , 顾子星 , 张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连接装置,屋顶间隔设置有若干的拉索,该吊顶具有若干的单元块,该悬吊连接装置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单元块和拉索,该悬吊连接装置包括:一端与该拉索远离该屋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转动连接于该连接杆远离该拉索的端部的固定板,该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块,以使得若干该单元块拼接形成吊顶且该吊顶顶撑于侧墙;固定连接于该固定板且与该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制动件,通过转动调节该连接杆,以张紧拉索,从而使得拉索拉紧固定板,进而固定连接该连接杆和该制动件,从而固定吊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吊顶安装困难且位置容易发生偏差的问题,提高了吊顶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85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239109.3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A62B9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坑内建筑火灾逃生体系,其包括向上逃生系统及送风系统,所述向上逃生系统包括崖壁通道、设于建筑正面用以连接建筑与崖壁通道的水域通道以及设于建筑前方水域的自动充气浮台;所述送风系统包括沿建筑的观光廊道设置并贯通至深坑底部的通风井;所述自动充气浮台及所述通风井分别与建筑内的火灾侦测警报系统通信连接并受其控制驱动以在火灾发生时启动,用于疏散坑底人员以及用于维持坑底空气新鲜度,解决了现有传统建筑的火灾逃生系统应用于深坑建筑时导致的不足,达到全面提高深坑建筑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61400.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浇筑高度的监测方法及其监测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提供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传感器安装于钢管底部的内壁;在向钢管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所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压力传感器上的压力以形成第一压力值;根据第一压力值计算位于压力传感器上方的混凝土的高度以得到第一高度值并输出。通过本装置进行监测指导施工,操作方便,判断准确,可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凝土顶升高度过高时需搭设人工操作架进行观测,高空作业危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9579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75648.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钧俊 , 陈华 , 杨钦 , 彭建勇 , 文杨 , 余少乐 , 李晓富 , 方能榕 , 司法强 , 黄沛林 , 管宁 , 王刚 , 沈洁 , 金国栋 , 赵辉 , 陈新喜 , 李赟
IPC: E04B1/342 , E02D29/045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大跨度的转换构件及其施工方法,该转换构件包括竖直施工在基础阀板(3)上的转换柱(1)和水平施工在转换柱上的转换梁(2);转换柱内设有若干根转换柱钢骨(11),相邻两根转换柱钢骨间通过拉结件(6)连接固定,形成转换柱钢骨结构;每根转换柱钢骨的侧端通过固定件(9)固定在转换柱箍筋(12)上;转换梁内设有若干根转换梁钢骨(21),相邻两根转换梁钢骨间通过拉结件连接固定,形成转换梁钢骨结构;转换梁钢骨设置在转换柱钢骨上端,使转换柱与转换梁连接构成转换构件,并一体浇筑成型。本发明能实现超大跨度转换构件的安全性和配筋的合理性,降低了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的难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89399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64195.5
申请日:2020-07-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斜桩的拔桩导向架及拔桩方法,用于导向护筒使其以一定间距套设于废桩上,拔桩导向架包括:支撑组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导向架本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架;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的导向架本体,所述导向架本体内设有供护筒穿设的通孔,所述导向架本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固设有绕轴线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上的转轴;用于锁定所述导向架本体转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安装于所述导向架本体或所述支撑架上。本发明可以快速拔除废弃桩体,且大幅度降低施工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331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510272509.6
申请日:2015-05-2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向下超深复合泵送方法及装置,用于将混凝土由深坑的崖壁的顶部泵送至崖壁的底部,所述方法包括:在崖壁的顶部设置第一泵送装置;在崖壁的中部设置相互连接的第二泵送装置和缓冲装置,将缓冲装置与第一泵送装置相连接,将第二泵送装置与位于崖壁的底部的施工区域相连接;在崖壁的顶部通过第一泵送装置向下进行混凝土泵送,将混凝土经过缓冲装置输送至第二泵送装置;在崖壁的中部通过第二泵送装置向下进行混凝土泵送,将混凝土输送至施工区域。本发明通过在崖壁中部设置第二泵送装置,对混凝土进行分阶段的泵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送深度不够无法满足深坑泵送要求的问题。通过在崖壁中部设置缓冲装置可以对混凝土进行缓冲。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