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对核电厂给水流量丧失事故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937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31705.8

    申请日:2021-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水堆核电厂事故应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对核电厂给水流量丧失事故的控制方法,包括事故处理过程和安全监测及功能恢复过程;给水流量丧失事故触发的停堆信号触发反应堆紧急停堆;根据核电厂状态参数和设备状态确认反应堆是否停堆;根据反应堆是否停堆,执行停机或手动触发停堆未成功执行ATWS响应操作,至反应堆进入安全状态;依次确认停机、安注启动、辅助给水启动、二次侧破口与否,根据判定结果执行相应的后续动作或响应操作,直至达到正常余热排出系统可投入运行状态;安全监测及功能恢复过程包括安全监测、安全功能恢复,直至丧失事件解除、返回到事故处理继续相应的后续动作。可全面应对给水流量丧失事故。

    一种传热管破裂事故工况下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806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10306912.7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7/0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热管破裂事故工况下防止蒸汽发生器满溢的方法,包括:步骤一、核电站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后,触发紧急停堆;步骤二、判断出是否发生传热管破裂事故以及确定破损蒸汽发生器;并隔离破损蒸汽发生器所在环路的蒸汽管线;步骤三、操纵员通过蒸汽发生器排污管线上的排放系统手动调节破损蒸汽发生器的水位到蒸汽发生器高高水位;同时控制未发生传热管破裂事故环路的大气排放系统对一回路进行降温、降压,以平衡破损蒸汽发生器一次侧、二次侧的压力。本发明的方法实现了防止SGTR事故工况下破损SG二次侧的满溢,大大降低了放射性物质向环境的释放量。

    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后带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76788.5

    申请日:2024-12-0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全厂断电事故后带热系统及方法,包括压力容器、稳压器、蒸汽发生器以及PRS换热器;其中,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形成水循环,蒸汽发生器流向压力容器的路径上设置有第一应急注水泵,注水泵一侧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和第一应急注水泵电连接;压力容器流向蒸汽发生器的路径上连通稳压器;PRS换热器的进气端和蒸汽发生器的顶部连通,且出气端和蒸汽发生器的中部连通,PRS换热器的出气端和蒸汽发生器中部连通的路径上设置有第二应急注水泵;稳压器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组和快速卸压阀组;蒸汽发生器的顶部设置有大气排放阀。在保证不降低核电厂的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核电厂投资,为后续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4087818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629893.1

    申请日:2014-10-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布置结构包括:压力容器、冷管道、热管道、堆芯,其中,所述堆芯位于所述压力容器内,所述冷管道与所述热管道与所述压力容器连接,且所述冷管道与所述热管道分别位于所述压力容器的两侧;其中,所述冷管道的中心线距离所述压力容器底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热管道的中心线距离所述压力容器底部的距离,所以,优化了现有技术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管道布置结构存在结构设计,提高冷、热管段之间的压力差,提高安注水淹没堆芯的驱动压力,提高堆芯淹没速度,可缓解压水反应堆发生冷管道破口事故的后果,并且有利于提高反应堆冷却剂的自然循环能力,有利于提高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