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67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312908.2
申请日:2021-11-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获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奇异单元网格划分法划分类裂纹尖端的网格,并构建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采用所述类裂纹尖端应力有限元模型计算距类裂纹尖端特征距离的应力;在瞬态载荷和外载荷条件下,采用编译器软件,通过主循环瞬态极值组合和子循环瞬态峰谷值应力幅配对的方式计算疲劳损伤系数。本发明实现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结构的疲劳损伤系数的计算,且计算准确度较高;根据计算得到的疲劳损伤系数,对类裂纹不连续区的疲劳损伤进行评定。本发明填补了类裂纹不连续区疲劳损伤系数计算的技术手段空白,可用于利用商用软件对核一级设备类裂纹不连续区的工程疲劳校核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07442.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建立弹簧金属C形环三维几何模型;基于建立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C形环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DOE模型;基于有限元模型,建立梯度优化模型;根据DOE模型和梯度优化模型,建立组合优化模型,以DOE分析所得最优设计点作为梯度优化的初始设计点,进行梯度优化,得到弹簧金属C形环结构参数最优解。本发明通过试验设计方法(DOE)捕捉全局设计空间的最有效区域,再采用梯度优化算法在有效区域内进行精确寻优,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结构尺寸的最优设计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364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06185.0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优化参数获取方法,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使用ABAQUS软件建立多环套装钨合金飞轮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文件;使用ISIGHT优化设计软件搭建DOE试验设计模型,获得试验设计矩阵;通过编写.bat文件调用ABAQUS软件分析计算试验设计矩阵中每个数据点,生成DOE样本数据;基于DOE样本数据,采用RBF径向基函数构建神经网络代理模型,得到因子与响应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挖掘数据内在关系,在约束条件下,得到以许用应力值为优化目标时钨合金中间层和外保持环之间的过盈量优化值,以储能密度、转动惯量为优化目标时内轮毂、钨合金中间层和外保持环的尺寸优化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4429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17173.8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组合载荷作用下应用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计算待分析结构在若干种单一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将计算获取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作为待分析结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的标准化参数;拟合得到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公式和塑性崩塌载荷公式;获得待分析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载荷和塑性崩塌载荷下包络公式;对待分析结构所受的实际载荷进行评定;实现结构在组合载荷作用下的极限塑性载荷分析方法,对于组合载荷作用下结构的极限塑性载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7426294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1476137.0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拼装的核电站一回路系统教具模型,包括1台压力容器、3台蒸汽发生器、3台主泵、1台稳压器和10根管道;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和稳压器分别采用多种积木零件拼装而成;压力容器与3台蒸汽发生器之间分别通过1根管道连接,模拟核岛一回路系统主管道的热段;压力容器与3台主泵之间分别通过1根管道连接,模拟核岛一回路系统主管道的冷段;3台主泵与3台蒸汽发生器之间分别通过1根管道一一对应连接;稳压器通过1根管道连接在压力容器与任一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管道上。本实用新型将复杂的核电站一回路系统设备简化成了可拼装的积木造型,直观性强,突破了传统核能科技知识科普教学的晦涩难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