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08604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68393.0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北京中检希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声发射技术的球罐健康监测系统,包括:信号调理子系统、电光转换子系统、光电转换子系统、计算机和固定安装在待监测球罐表面关键部位的一个以上声发射传感器;所述声发射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调理子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调理子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电光转换子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光转换子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光纤与所述光电转换子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电转换子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计算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因此,可以对球罐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而且,还具有传输距离远和抗干扰性好等优点,可以对球罐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378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81527.X
申请日:2025-01-20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门式起重机主梁的变形检测系统及变形检测方法,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变形检测系统包括激光位置传感器、数据分析设备和轮式行走车,激光位置传感器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桥门式起重机主梁的一端,激光接收器包括激光接收靶和光电转换器,激光接收靶通过配重块保持垂直状态,数据分析设备与光电转换器通信连接。变形检测方法包括:启动激光位置传感器和轮式行走车,轮式行走车移动,接收激光束,光电转换器将激光在靶上的垂直位置转化为电信号,数据分析设备根据水平距离获知瞬时位置,计算出瞬时位置的垂直变形度。为起重机日常安全维护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解决人眼检测精准性差,无法数据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3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35281.4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焦炭塔焊缝裂纹监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设备健康监测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焦炭塔若干个周期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焦炭塔的监测时间、监测温度值和声发射信号;根据监测数据和每个工艺段的温度特点,将声发射信号按照监测时间进行划分,得到每个周期每个工艺段的声发射信号;根据每个周期每个工艺段的声发射信号,计算每个工艺段中每个窗口的声发射事件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每个工艺段中所有窗口归一化后的声发射事件数;通过对比可以得到超过预设阈值的声发射事件数和对应的窗口,进而根据声发射事件对应的声发射信号幅值可以确定定位点。本发明可以实现焦炭塔焊缝裂纹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损伤状态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4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110124910.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 G06F16/28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客运索道检测监测与健康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客运索道检测监测与健康诊断系统、方法、介质、设备,通过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客运索道采集客运索道基本参数、检修数据、运行状态数据等数据;通过多源异构数据存储模块对监测数据按静态、准静态和动态进行分类分块存储;通过数据上云与分发模块实现客运索道检测数据的录入上传、监测数据post上传和诊断、预测维修所需数据的定时分发;通过数据云服务模块实现客运索道的实时报警、索道部件及系统的健康诊断、趋势预测和索道检测监测聚类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进行客运索道运行可视化展示及检测监测数据的动态可视化展示。本发明提升客运索道检测监测运维信息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21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1911359368.6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16/215 , G06F16/23 , G06F16/2455 , G06F1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云服务的工业设备大数据质量的测试方法及架构,方法包括对检测监测终端进行准确性测试,获取合格检测监测终端,利用合格检测监测终端获取工业数据。云平台获取工业数据,并对工业数据进行一致性对比,获取一致性对比结果。云平台获取数据库和缓存中储存的数据,并将缓存中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完整性对比,获取完整性对比结果。以工业数据的流向为主线,根据工业设备检测大数据的产生、传输及存储的数据流向,分别采用准确性对比、一致性对比、完整性对比对工业设备检测监测的数据进行质量测试,保证云平台上工业设备检测监测大数据的数据质量,进而为工业设备云服务平台的诊断预测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94845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4910.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IPC: G06F16/2458 , G06F16/28 , G06K9/62 , G06Q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客运索道检测监测与健康诊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客运索道检测监测与健康诊断系统、方法、介质、设备,通过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客运索道采集客运索道基本参数、检修数据、运行状态数据等数据;通过多源异构数据存储模块对监测数据按静态、准静态和动态进行分类分块存储;通过数据上云与分发模块实现客运索道检测数据的录入上传、监测数据post上传和诊断、预测维修所需数据的定时分发;通过数据云服务模块实现客运索道的实时报警、索道部件及系统的健康诊断、趋势预测和索道检测监测聚类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模块进行客运索道运行可视化展示及检测监测数据的动态可视化展示。本发明提升客运索道检测监测运维信息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0168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72984.8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流式大数据的工业设备健康管理云平台架构,该平台架构包括:接入层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多源异构数据;测试层进行测试得到质量测试结果;一次处理层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数据;元数据存储层进行优化处理和存储;二次处理层进行关联分析和特征分析得到数据之间的时态关联特征数据;特征数据存储层对时态关联特征数据进行存储;数据集融层进行数据集成与融合;计算模型层构建符合使用场景的计算模型;诊断预测层选择相应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计算结果;服务层将数据和结果提供给相应的平台服务对象。本发明实现分布式的数据采集和分阶段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减少开发周期,每层单独处理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795989U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20270797.4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站锅炉主蒸汽管道高温蠕变监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监测薄片、固定装置、支撑装置、照明装置、图像采集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较强的镍钢薄片作为监测薄片,通过激光焊接工艺焊接到高温部件表面,使得监测薄片能够跟随高温部件同步发生蠕变产生应变。另外,采集装置为高分辨率相机,使得照片精度更高。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监测蠕变,能够快速方便地针对电站锅炉高温部件进行定期或实时蠕变监测,且对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的依赖度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202524430U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20097567.1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北京中检希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现场总线传感技术的起重机械健康监测系统,包括:协议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服务器和一个以上传感节点;各个所述传感节点通过现场总线与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协议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服务器连接;每一个所述传感节点包括一个以上传感器接口,所述传感器接口用于与安装在待监测起重机械关键部位的传感器连接。通过现场总线方式,提高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另外,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现场总线上传给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识别和诊断起重机械的损伤情况,因此,实现了对起重机械的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为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202485639U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20097594.9
申请日:2012-03-15
Applicant: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北京中检希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球罐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待监测球罐表面关键部位安装光纤光栅传感器,实现了对球罐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而且,还具有监测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另外,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网络上传给计算机,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实现识别和诊断球罐的损伤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球罐的实时在线监测与诊断,为保障球罐的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