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92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25359.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H02J3/46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临界短路比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压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用于量化评估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实时短路比指标;确定判别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静稳极限的实时临界短路比指标;基于所述实时短路比指标和实时临界短路比指标,得到用于判别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静稳裕度指标;判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否为临界状态。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定位系统的薄弱点,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17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88343.5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数量n;确定与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根据获取的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与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n‑1)个复数功率折算因子、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标称电压、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确定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该方法科学、合理、与工程实用一致性好,适用于评价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的电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175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110188343.5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分析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中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数量n;确定与各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根据获取的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等值阻抗矩阵、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电压的共轭、与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n‑1)个复数功率折算因子、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标称电压、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和其它(n‑1)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注入的新能源视在功率,确定该新能源场站并网点对应的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该方法科学、合理、与工程实用一致性好,适用于评价多新能源场站接入系统的电压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549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28273.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确定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及装置采集新能源电力系统监测点的母线实时运行电压和汇集线电流,根据所述母线实时运行电压和汇集线电流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系统戴维南等值电势,根据所述监测点的标称电压,所述系统戴维南等值电势和所述母线实时运行电压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根据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安全裕度,根据所述监测点的短路比安全裕度和设置的电压支撑强弱划分阈值确定所述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强弱划分结果。所述方法和系统大大减少了短路比计算涉及的电气参数,提高了算法效率,为电压支撑强度的强弱划分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84236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24664.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稳状态实时判别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压稳定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用于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实时监测指标;确定表征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稳定状态的实时判别指标;基于所述实时监测指标和实时判别指标,得到用于所述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静态电压稳定分析的实时裕度指标;判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是否处于静稳极限状态。本发明可以有效地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进行实时量化评估,监测系统电压的运行状态,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地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93547.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暂态主导失稳形态判别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获取全网电压最低节点的电压相量;根据全网电压最低节点的电压相量判断是否启动主导失稳形态判别算法,若启动则进入下一步,否则获取下一时刻全网电压最低节点的电压相量;计算主导失稳形态组合判据,并利用主导失稳形态组合判据得到主导失稳形态判别结果;依据得到主导失稳形态判别结果时的全网电压最低节点的电压幅值与主动解列控制门槛值的关系生成紧急控制策略。本发明仅需单端量测量,适用性较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77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087620.3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新能源极限接入规模进行量化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新能源单机系统中发生过电压时,过电压与系统短路容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建立新能源多机系统中发生过电压时,各新能源机组过电压数学模型;针对规划中的新能源系统,根据新能源机组的过电压数学模型,对新能源接入规模进行量化;针对已运行的新能源系统,根据新能源接入规模数学模型,对系统极限短路容量提出要求。本发明后更加直观、简便地分析了新能源接入规模与过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系统短路容量提出要求,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且方法简单实用,对于保证准确分析与评估新能源的接入规模与运行规模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35001.6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点的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各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低电压限制确定目标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每个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的交流系统极限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确定已运行的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交流系统需要提供的极限短路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28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87620.3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新能源极限接入规模进行量化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可再生能源并网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建立新能源单机系统中发生过电压时,过电压与系统短路容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建立新能源多机系统中发生过电压时,各新能源机组过电压数学模型;针对规划中的新能源系统,根据新能源机组的过电压数学模型,对新能源接入规模进行量化;针对已运行的新能源系统,根据新能源接入规模数学模型,对系统极限短路容量提出要求。本发明后更加直观、简便地分析了新能源接入规模与过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系统短路容量提出要求,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且方法简单实用,对于保证准确分析与评估新能源的接入规模与运行规模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1001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73793.0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输电能力校核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网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与特高压柔性直流系统输电能力相关的基础数据,基于所述基础数据,计算出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短路电流水平;基于所述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站短路电流水平,筛选出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落点方案;基于所述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落点方案,筛选出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能力待校核方式,以计算出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能力Pdcmax;基于所述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能力Pdcmax,校核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满送条件,以确定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的输电能力是否满足运行要求。本发明节省了人力物力,创造明显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