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42625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02696.5
申请日:2011-04-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聚合物驱后油藏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现有的老水井间增加1/3-2/3新油井,在现有的老油井间增加1/3-2/3新水井,增加驱替压力梯度1.0-5.0倍,同时将原井网的分流线改变为主流线;b1.先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聚合物用水配制成含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聚合物的水溶液,再经混合后注入实施非均相复合驱的注水井,注入0.01-0.2倍地层孔隙体积;然后/或者b2.将粘弹性颗粒驱油剂PPG、聚合物、复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加水配制成混合溶液后注入实施非均相复合驱的注水井,注入0.01-1.0倍地层孔隙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397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011605.2
申请日:201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化学驱三次采油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化学驱三次采油领域。该混合溶液主要由下述结构式(I)、结构式(II)所表示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主要含有分子量相近的两种超长碳链的小分子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其在高温、高矿化度条件下形成的“蠕虫状”胶束聚集体而获得高粘度和较低的油/水界面张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耐盐性,适用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化学驱三次采油,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75834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3711.6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二氧化碳辅助重力泄油采油方法,该蒸汽-二氧化碳辅助重力泄油采油方法包括:步骤1,将两口平行分布的水平井进行预热;步骤2,向上部水平井注入蒸汽,下部水平井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生产;步骤3,将蒸汽和二氧化碳同时通过上部水平井注入油层,下部水平井保持原始地层压力生产;以及步骤4,停止注二氧化碳,继续向上部水平井注入蒸汽,下部水平井继续生产。该蒸汽-二氧化碳辅助重力泄油采油方法通过加入二氧化碳来降低原油粘度、减少井筒热损失、提高蒸汽热焓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提高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89208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300946.5
申请日:2013-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B01J20/286 , B01J20/30 , C07C403/24 , C07C7/12 , C07C13/60 , C07C13/58 , C07C13/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86 , B01J20/3028 , B01J2220/52 , C07C7/12 , C07C403/24 , C07C2603/24 , C07C2603/26 , C07C2603/44 , C07C2603/48 , C07C2603/52 , C07C13/60 , C07C13/58 , C07C13/62 , C07C13/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聚合物键合的全多孔球型硅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全多孔球型硅胶表面引入引发基团,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将可聚合的液晶功能单体原位聚合到硅胶表面,从而得到液晶聚合物键合的全多孔球型硅胶。将制备的液晶聚合物键合的全多孔球型硅胶用作液相色谱固定相,对其色谱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相具有弱的疏水作用和疏水选择性,对化合物的极性、平面性、平面形状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固定相可以实现对多环芳烃混合物和胡萝卜素异构体的成功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974268B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110258263.9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B01F17/46 , C07C217/08 , C07C213/00 , C07C309/08 , C07C303/32 , C08G65/48 ,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烷基苯经一系列的反应,形成了烷基苄基聚氧乙烯醚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的独特分子结构决定了其具有极好的水溶性和耐硬水性、广泛的pH值适用范围、低毒易降解以及与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复配性能,能应用于洗涤、纺织和三次采油等众多领域。该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10-5~10-6mol/L,在此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为23~30mN/m;该表面活性剂单独使用或与其它助剂复配使用能够与模拟油烷烃或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可在三次采油中获得应用。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08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310668360.4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包括:求解水相压力方程和油相压力方程;求解相饱和度方程和各个组分的质量守恒方程,计算当前时间步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根据预交联凝胶颗粒残余阻力系数曲线来插值计算当前时间步的预交联凝胶颗粒残余阻力系数;计算预交联凝胶颗粒悬浮液的粘度;以及修正达西定律的流度系数,并根据达西定律计算水相流动速度,转入下一个时间步的相压力方程计算,直至非均相复合驱模拟时间结束。该非均相复合驱油体系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描述非均相复合驱封堵调剖、运移调驱特征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有效表征预交联凝胶颗粒驱替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989225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510070803.9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曹绪龙 , 杨勇 , 宋新旺 , 郭兰磊 , 王红艳 , 祝仰文 , 赵方剑 , 元福卿 , 单联涛 , 魏翠华 , 郭淑凤 , 夏晞冉 , 潘斌林 , 张爱美 , 张新英 , 李菲菲 , 姬奥林 , 程育红 , 姚惠利 , 张娜 , 于群 , 李宗阳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碱三元体系粘浓关系描述方法,该有机碱三元体系粘浓关系描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试验数据;步骤2,利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求取方程参数;以及步骤3,根据求得的方程参数建立粘度描述模型。该有机碱三元体系粘浓关系描述方法有助于深入认识有机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指导有机碱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的优化。本发明的原理描述科学、准确,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14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410643122.2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PC: C08F283/06 , C08F220/56 , C08F220/34 , C09K8/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新型弱交联颗粒调驱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调驱剂由丙烯酰胺单体和复合交联体系经引发剂引发聚合而成。其制备方法为:将100份丙烯酰胺溶于200~250份水中配成溶液,0.2~0.5份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溶于30~50份水中配成溶液,0.0002~0.001份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溶于20~40份水中配成溶液,依次加入三颈瓶中,并置于10℃~15℃的水浴中;通氮气30分钟后,将0.01‑0.03份过硫酸铵溶于30~50份水中配成的溶液加入三颈瓶。待反应溶液温升大于1℃后停止通氮气,反应结束后将三颈瓶放入70~85℃水浴锅中保温2~6小时,之后将凝胶取出,剪碎、经烘干、粉碎、筛分后即可得到粉末状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760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2132.X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增粘和高抗剪切的小分子驱油剂及制备方法,涉及三次采油领域。由以下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合成:0.5%~0.8%主剂CTAB、0.2%~0.3%的小分子调节辅剂、0.1%~0.2%的碳酸钠和98.7%~99.2%的水,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把CTAB主剂加入到水中,并加热到40~50℃,边加热,边搅拌,使CTAB完全溶于水中;然后把小分子调节剂加入到步骤(1)的水中,采用无水碳酸钠调节溶液pH值为4~7;最后把上述混合液移入特殊容器中,加热至60~70℃,反应1~2小时,得到具有较高粘度和抗剪切性好的小分子驱油剂。本发明不仅具有较好的增粘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抗剪切性,生产效率高、能耗小,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区的油藏,有效解决了驱油剂在经过近井地带之后粘度降低的问题,大幅提高了油藏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37025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645311.3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李振泉 , 曹绪龙 , 宋新旺 , 戴涛 , 于金彪 , 曹伟东 , 孙业恒 , 宋道万 , 段敏 , 史敬华 , 陈苏 , 谭保国 , 汪勇 , 陈燕虎 , 宋勇 , 胡慧芳 , 孙红霞 , 孟薇 , 赵莹莹 , 李珊珊 , 初杰 , 易红霞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井筒到地层注入化学剂的浓度分配方法,该从井筒到地层注入化学剂的浓度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测量凝胶颗粒浓度分配系数随地层渗透率的变化关系,凝胶颗粒浓度分配系数为凝胶颗粒注入地层后的浓度与注入浓度的比值;步骤2,测量凝胶颗粒浓度分配系数随压差的变化关系;步骤3,确定凝胶颗粒浓度分配系数实验图版;步骤4,数值模拟计算时,根据凝胶颗粒浓度分配系数确定从井筒到地层的凝胶颗粒浓度值;以及步骤5,进行聚合物凝胶颗粒数值模拟研究。该从井筒到地层注入化学剂的浓度分配方法完善了非均相复合驱数值模拟方法,为深入认识其驱油机理以及开展矿场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