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5294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811134360.5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2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液处理方法和系统,属于石油、天然气钻井装备领域。系统包括:储料装置、加料装置、空气压缩和干燥装置;储料装置包括储料单元、进料单元、卸料单元和处理单元,进料单元位于储料单元的上端,卸料单元位于储料单元的下端,处理单元一端连接空气压缩和干燥装置,卸料单元一端连接加料装置,处理单元和卸料单元的另一端连接储料单元,进料单元输入钻井液材料,并滤除钻井液中的杂质;储料单元储存钻井液材料;空气压缩和干燥装置向处理单元提供干燥空气;处理单元通过干燥空气对钻井液材料进行造灰和除湿,为卸料过程提供动力;卸料单元将钻井液材料从储料单元输送至加料装置;加料装置将钻井液材料配置为钻井液。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20907.9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饼力学性质测量仪,属于石油钻井领域。泥饼力学性质测量仪包括:高温高压釜体、金属圆柱组、第一拉力计、第二拉力计和扭力电机,高温高压釜体为设置有空腔的立方体结构,底部设置生成泥饼的半圆柱形槽,金属圆柱组设置半圆柱形槽内;金属圆柱组包括:第一金属圆柱、第二金属圆柱和第三金属圆柱,金属圆柱高度方向与半圆柱形槽长度方向平行,直径小于半圆柱形槽直径,侧面与泥饼接触;第一拉力计测泥饼摩擦力,第二拉力计测泥饼黏附力,扭力电机测泥饼扭矩;半圆柱形槽模拟井壁状态,金属圆柱组模拟钻柱。本发明解决无法直接测量泥饼摩擦力和黏附力的问题,达到能直接测量泥饼扭矩、摩擦力和黏附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20020315A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1537127.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压差抽砂工具及抽砂方法,包括活塞抽砂泵和沉砂管,所述活塞抽砂泵的泵筒底部伸入井筒底并与井筒连通;所述活塞抽砂泵的活塞拉杆为中空管道结构,所述活塞拉杆的一端设置于泵筒内并与泵筒内腔连通,所述活塞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沉砂管连通;所述泵筒下方设置有定压阀,所述定压阀用于平衡泵筒与井筒内的压力。通过所述定压阀在工具底形成一个大的压差,当定压阀打开携砂液快速进入到泵筒内,从而完成泵筒内外压力的平衡,同时利用活塞抽砂泵内活塞的往复运动将井筒内携砂液泵入沉砂管内,完成砂液分离后将液体排出砂子则留存在沉砂管内,从而实现有效的解决固定阀无法正常打开的问题,并能够有效的将储层内的沉砂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20007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311532443.0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直径桥塞座封工具及其组装方法,包括上接头、球座、上堵头、活塞筒、上活塞、压缩杆、中接头、下活塞、活塞杆、下堵头、活塞杆导筒、护键环、板键、上推力筒和座封筒;球座设置在上接头内,上接头一端与上堵头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活塞筒至少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活塞筒用于装配下活塞、活塞杆、下堵头、活塞杆导筒,其余活塞筒用于装配上活塞和压缩杆;相邻两个活塞筒之间通过中接头连接;上推力筒和座封筒在轴向上装配连接,板键和护键环设置在上推力筒上;活塞筒和座封筒具有相同外径,且外径小于小直径桥塞外径;上接头和上推力筒的最大外径与活塞筒相等。本发明能实现小直径桥塞坐封。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969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286532.7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F30/28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储层非均匀应力场分布预测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建立颗粒接触本构模型;对模型中的颗粒细观力学参数进行标定;构建由若干颗粒组成的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型,根据标定结果对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型中的每个颗粒进行赋值,对赋值后的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型试样施加围压;采用颗粒流离散元方法对处于围压中的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型试样进行分析,得到致密砂岩储层数值模型试样的非均匀应力场分布。本申请克服了传统物理实验以及数学预测方法的缺陷,从颗粒细观角度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比传统数学方法更加准确可信。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192189.9
申请日:2021-02-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钻速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钻井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待使用钻具的钻具参数;将参考井段的钻井参数确定为目标井段的钻井参数;根据所述参考井段的测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井段的地层可钻性参数;调用钻速确定模型,对所述钻具参数、所述钻井参数和所述地层可钻性参数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目标井段对应的钻速。该方法根据与目标井段属于相同类型的参考井段,得到用于预测钻速的参数,采用钻速确定模型对得到的参数进行处理,实现钻速预测,提高了钻速的预测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2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510020907.9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泥饼力学性质测量仪,属于石油钻井领域。泥饼力学性质测量仪包括:高温高压釜体、金属圆柱组、第一拉力计、第二拉力计和扭力电机,高温高压釜体为设置有空腔的立方体结构,底部设置生成泥饼的半圆柱形槽,金属圆柱组设置半圆柱形槽内;金属圆柱组包括:第一金属圆柱、第二金属圆柱和第三金属圆柱,金属圆柱轴线方向与半圆柱形槽轴线方向平行,直径小于半圆柱形槽直径,侧面与泥饼接触;第一拉力计测泥饼摩擦力,第二拉力计测泥饼黏附力,扭力电机测泥饼扭矩;半圆柱形槽模拟井壁状态,金属圆柱组模拟钻柱。本发明解决无法直接测量泥饼摩擦力和黏附力的问题,达到能直接测量泥饼扭矩、摩擦力和黏附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57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81638.7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压裂后裂缝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井筒参数;并根据所述井筒参数建立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至少包括:射孔;对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进行压裂模拟实验,得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并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程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中射孔的流量以及射孔的流体压力;其中,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至少包括裂缝;构建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对应的目标方程;利用所述射孔的流量以及所述射孔的流体压力,通过所述目标方程得到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地层模型对应的裂缝参数。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压裂后裂缝的流量以及裂缝的流体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26679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35431.9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酸盐岩储层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一体化酸压产能预测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储层的储层物性参数、天然裂缝分布情况和溶洞发育情况;S2、分别构建连续的三维储层物性模型、三维天然裂缝模型、三维溶洞发育情况模型;S3、基于三维储层物性模型、三维天然裂缝模型、三维溶洞发育情况模型,结合酸压施工泵注程序参数,通过模拟注入压力与实际注入压力之间的拟合,获得酸压人工裂缝模型;S4、利用三维储层物性模型、三维天然裂缝模型、三维溶洞发育情况模型和酸压人工裂缝模型进行产能预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地质参数、工程参数和酸压人工裂缝构建模型进行产能预测,提高了产能的预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332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210718385.X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E21B47/06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瞬态温度法的环空圈闭压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井身结构,进行单元划分;建立生产管柱流体传热控制方程、生产管柱传热控制方程、近井壁控制单元的传热控制方程;将上述传热控制方程转换成有限体积法的通用格式;将上一步骤中的瞬态项、对流项、扩散项及源项进行离散;将上一步骤中的对流项采用有限差分处理;建立对流扩散方程离散方程;采用欠松弛迭代方法对离散方程进行求解,得到随时间变化的井筒温度分布模型;采用环空圈闭压力方法对井筒温度分布模型进行求解,获得环空圈压力。本发明弥补了环空圈闭压力模型生产初期精度较差的不足,对环空圈闭压力预防及治理方案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