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进站反向建压系统
    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77875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0539568.X

    申请日:2017-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井进站反向建压系统,该单井进站反向建压系统包括:集输汇管、反向建压管、多个单井和多个单井支线管,多个单井包括一个待建压的单井和至少一个已开的单井,单井支线管和单井数量相同,且每个单井支线管连接在一个单井和集输汇管之间,反向建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待建压的单井所对应的单井支线管以及已开的单井所对应的单井支线管上,反向建压管以及待建压的单井所对应的单井支线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该单井进站反向建压系统减少了输送管线的数量,节约了成本,并且增加了反向建压的压力,提高了建压效果。

    机泵同步降温装置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58589U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21199189.2

    申请日:2016-11-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泵同步降温装置。本实用新型机泵同步降温装置,包括:低温分离装置、第一机泵、第二机泵、第一温度检测表、第二温度检测表、流量计、调节阀;低温分离装置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机泵的进口和第二机泵的进口连接,且第一机泵的进口与第二机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连通管线;第一机泵的进口与低温分离装置的液相出口相连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表,第二机泵的进口与低温分离装置的液相出口相连的管线上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表;第一机泵的出口与第二机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流量控制管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当运行机泵故障需快速切换到备用机泵时,由于备用机泵快速降温,启动时会出现泵轴脆裂引起装置停产的问题。

    三相分离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297510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082493.4

    申请日:2015-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分离器,包括:壳体、油堰板、水堰板,油堰板和水堰板自左向右依次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内部自左向右分隔成油气水室、油室和水室,油堰板和水堰板分别与壳体底部紧密贴合,壳体顶部位于油气水室上方设置有油气水入口,壳体顶部靠近壳体右侧设置有出气口,油气水室、油室和水室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液位计,油室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水室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油堰板底部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水堰板底部开设有第二连通孔,油室内设置有内连通管,内连通管穿设在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内,将油气水室和水室连通。通过内连通管将油气水室和水室连接,可以避免油室底部被水流腐蚀的问题。

    阀井装置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29186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357278.3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井装置。本实用新型阀井装置埋于地层下,该阀井装置包括:外壳、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第三保温层,其中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三保温层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第一保温层和所述第二保温层均包括保温体和设置在所述保温体下方的支撑架,所述第三保温层为石头层,且所述第三保温层与消防设备的底阀处于同一平面;所述保温体、所述支撑架以及所述石头层上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消防设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对消防设备起到保温作用,还有效避免了底阀的堵塞、锈蚀问题和温度较低带来的冻堵隐患。

    一种工业气体冷却装置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28464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446188.1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气体冷却装置,包括:脱乙烷塔、脱丁烷塔、液化气空冷器、液化气后冷器,液化气收集罐;所述脱乙烷塔的液相出口与所述脱丁烷塔的液相入口连通,所述脱丁烷塔的气相出口与所述液化气空冷器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液化气空冷器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液化气后冷器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液化气后冷器的流体出口与所述液化气收集罐的入口连通;其中,所述脱乙烷塔的气相出口与所述液化气后冷器的冷却介质入口连通。该工业气体冷却装置采用无水冷却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水冷的缺陷,更加具有实用性。

    湿法脱硫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375869U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21365547.2

    申请日:2016-1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法脱硫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吸收装置、再生装置和回收装置,该气液分离器上设置有分离器进气口和分离器出气口,分离器出气口与吸收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吸收装置的出液口与再生装置的第一进液口连接,再生装置的第一出液口通过硫磺浆泵与回收装置的进液口连接,回收装置的出液口通过增压泵与再生装置的第二进液口连接,再生装置的第二出液口与吸收装置的进液口连接,且分离器进气口用于输入待处理气体,回收装置的硫磺出口用于输出硫磺。该技术方案,脱硫预处理之后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脱硫处理成本低,脱硫效率高。

    凝析油输送系统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82014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9209.5

    申请日:2016-05-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凝析油输送系统,包括:凝析油塔、凝析油缓冲罐、凝析油外输泵、凝析油外输装置和凝析油密闭灌泵装置;凝析油塔的出口处设有第一出口管线和第二出口管线;凝析油缓冲罐的进口通过第一出口管线与凝析油塔的出口相连,凝析油缓冲罐的出口与凝析油外输泵的进口相连,凝析油外输泵的出口与凝析油外输装置的进口相连;凝析油密闭灌泵装置包括:灌泵管线,灌泵管线的一端通过第二出口管线与凝析油塔相连,灌泵管线的另一端与凝析油外输泵的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凝析油输送系统,能够实现对凝析油外输泵的反向灌泵,避免凝析油对人、环境的污染,以及避免排液管线易冻堵的问题。

    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33271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61012.4

    申请日:2016-03-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所述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用于对液化气输送系统中的液化气外输泵进行反向灌泵,其中,液化气输送系统包括与液化气源相连的液化气储罐、与所述液化气储罐出口相连的液化气外输泵以及与所述液化气外输泵的出口相连的液化气外输装置,所述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包括:反向灌泵管线,所述反向灌泵管线的一端与所述液化气源相连,所述反向灌泵管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化气外输泵的出口相连,所述反向灌泵管线用于对所述液化气外输泵进行反向灌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化气密闭灌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直接放空方式进行灌泵时造成液化气的损失以及放空管线易冻堵的技术问题。

    自驱动微量加药装置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28646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08163.3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驱动微量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管路和驱动管路;加药管路包括:第一止向阀、混合加药单元、第二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一止向阀与混合加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止向阀与混合加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单向阀与第二止向阀连接;混合加药单元用于混合天然气净化溶剂和消泡药剂生成混合液;驱动管路包括:第三止向阀、第四止向阀、驱动过滤单元和第二单向阀,第三止向阀与驱动过滤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四止向阀与驱动过滤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单向阀与第四止向阀连接;第一单向阀与第三止向阀连接,第二单向阀与第一止向阀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在无须外加任何动力源下加注消泡药剂,保障溶剂的正常循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