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72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28498.2
申请日:2024-07-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54 ,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58 , H01M10/054 , C01C3/1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极及将退役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为钾离子电池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的回收方法,属于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再生领域,该方法包括下面步骤:(1)将废旧报废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进行预处理得到正极粉末;(2)将正极材料粉末与酸性试剂混合加热搅拌,得正极材料浸出液;(3)将氯化钾、亚铁氰化钾以及柠檬酸钾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澄清溶液;(4)将溶液添加到浸出液中,搅拌,离心,干燥得到普鲁士蓝类似物(PBAs)。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节省成本,并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且所制备的电极材料的类元素掺杂,可以为缓冲材料自身的体积变化,有着高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94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83027.1
申请日:2024-05-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056 , H01M10/052 , H01M10/0587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柔性固态微型电池,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柔性纤维薄膜和无机活性填料;所述活性填料分布在所述柔性纤维薄膜上;所述柔性纤维薄膜为聚醚嵌段聚酰胺和导电聚合物混合复合的三维纤维网络薄膜;所述柔性纤维薄膜具有微相分离结构。与传统电池相比,新型微型电池具有卓越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微阵列电池在室温下的运行可以为柔性和可穿戴电子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76383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11503.3
申请日:2023-10-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50/417 , H01M50/403 , H01M10/05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多功能隔膜具有网络结构;所述网络结构由溴掺杂的UiO‑66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与聚合物交联构成。通过高密度吸电子的卤素Br原子掺杂实现电子向MOF导离子孔道的孔壁富集,从而通过Br离子与Li离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有效增强了锂离子传输能力。所采用经纬双向静电纺丝工艺可实现更具优异力学性能的纺丝隔膜的制备,与此同时,锂原子受到开放性金属位点分配的横向均匀形核位置的催化驱动,会沿平面均匀地沉积在锂金属表面,从而更有效的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7438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38424.1
申请日:2023-10-3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锌离子电池电解液为三元共晶电解液;所述三元共晶电解液包括锌盐、复配剂和有机溶剂;所述复配剂选自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三氟甲烷磺酸锂、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钠、三氟甲烷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这种电解液能在锌金属沉积过程有效地抑制锌枝晶的产生和消除锌负极副反应,从而提高锌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经实验证明,采用本申请的电解液制得的锌离子电池在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8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63386.X
申请日:2024-07-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0565 , H01M10/0525 , C08F292/00 , C08F222/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双层宽温域不易燃复合固态电解质(CPE)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薄膜基板,强极性官能团(‑CN)改善了锂离子传输动力学,并利用原位聚合过程选择性吸附,在陶瓷氧化物颗粒上形成了局部共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纳米层。软化的富含聚合物的层及阳极侧的陶瓷颗粒层可以有效提高界面稳定性、抑制枝晶的生长和促进锂离子的传输。另外,原位封装不易燃磷酸盐的CPE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因此,基于CPE的锂金属电池在‑20至80℃的宽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优异的循环。这一策略设计的非对称CPE在助推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锂金属电池发展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同时为解决LALZO/电极界面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助于宽温SSLMBs的商业化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6736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1365.1
申请日:2024-07-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10/056 , H01M10/0525 , H01M50/409 , H01M50/491 , H01M50/403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锂盐、PVDF基聚合物、HKUST‑1粉末和溶剂的原料混合,喷涂至底膜两侧,烘干,得到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膜。提供了一种由特定组分制得的半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构成的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实现极少量电解液的均匀分布,有效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与低温性能,对锂离子电池的规模普及提供了技术基础。在复合隔膜中加入了MOFs颗粒,丰富且有序的纳米级孔道可实现锂离子传导,有利于电解液的存储以实现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抑制容量衰减保持高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2488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341231.2
申请日:2024-03-2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131 , H01M4/62 , H01M4/139 , D01D5/00 , B05B5/08 , C09J171/02 , C09J133/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高分子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硅碳负极电极片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电极片包括硅碳负极材料、导电剂、粘结剂。粘结剂的孔隙率与均一分散性明显提高,且通过静电纺丝制得电极方法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8183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8864.X
申请日:2024-03-15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废弃生物质制备钠离子电池负极的方法,属于碳基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废弃生物质原材料豆渣与硫酸水热条件下进行预碳化,将预碳化的产品与无机磷源混合球磨,随后将其在管式炉中高温碳化,水洗去除无机盐后进行二次碳化,制得磷掺杂碳材料抽滤干燥后在800℃下进行二次焙烧。本方法所得产品可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03981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319838.0
申请日:2024-03-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4/1391 , H01M4/13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钠离子电池多孔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领域。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空心微球为模板制备,继而通过无溶剂的干法工艺制备正极极片,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正极表现出高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7514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963293.2
申请日:2023-07-3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分类号: H01M50/414 , H01M50/491 , H01M50/403 , H01M10/0525 , H01M10/052 , D01F6/46 , D01F1/10 , D01F6/36 , D04H1/728 , D04H1/4282 , D01D5/00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氰乙基醚化乙烯基聚乙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采用氰乙基醚化乙烯基聚乙烯作为造孔剂,与聚合物复合后,可得到高孔隙率及均匀致密孔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隔膜更高的电解液吸收效率。隔膜的含氮基团还可以促进锂离子的传导,控制锂枝晶的均匀沉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