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88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49231.0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电位调控的铜阳极泥有价金属分离工艺,属于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不同金属元素氧化还原性能的差异,通过调控氧化剂和酸添加量,对浸出液的氧化电位及酸度进行精准调控,实现铜(Cu)、硒(Se)、碲(Te)、银(Ag)金属元素的选择性梯级浸出分离,可有效提升元素的分离选择性;此外,由于采用的氧化剂为H2O2、O2和O3等物质,氧化剂反应后的产物为无害的H2O和氧气,工艺具有较好的绿色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633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94239.1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协同脱除VOCs和NOx的中空微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中空微球催化剂包括中空介孔二氧化钛纳米微球以及负载在中空介孔二氧化钛纳米微球上的氧化铜;所述氧化铜在中空介孔二氧化钛纳米微球上的负载量为1~3wt%。本发明将铜活性组分通过模板法负载于球壳载体内部,与传统催化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使铜负载于内部低吸附能垒晶面上,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强气体内扩散,从而有利于催化剂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83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12930.6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属于烟气资源化技术领域。高炉煤气水汽变换耦合富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高炉煤气采用干法净化方法净化后升温,然后与水蒸气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水蒸气变换耦合反应,得到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将二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采用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后解吸,得到二氧化碳;未被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的气体通入分子筛类吸附剂除杂后得到氢气。本发明以高炉煤气为原料,在实现高炉工序碳富集的同时提供氢气为后续氢冶炼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797463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603539.0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烧结烟气CO催化换热串联中低温SCR脱硝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通过设置CO催化蓄热换热装置完全替代原有设在脱硫后原烟气输送管道后的换热器,所述方法通过将烧结烟气和脱硝后烟气均经过CO催化蓄热换热装置分别进行第一CO催化转化和第二CO催化转化,提高了CO转化效率,降低了整体系统阻力,而且能够兼顾CO污染控制和碳减排,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8328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642788.5
申请日:2023-06-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子筛限域的单原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分子筛物理结构和化学锚定作用对双金属离子进行限域,使催化剂双金属离子呈单原子分散,其双金属离子中电子由过渡金属向贵金属转移促进d‑π*轨道杂化增强NO吸附,在CO‑SCR反应中为NO吸附解离提供富电子环境和充足的活性位点,此外过渡金属吸附CO促进N2O、NO2等中间体转化为N2,同时过渡金属作为SO2中毒的牺牲位点以增强催化剂抗硫性,双金属离子与分子筛间紧密耦合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催化剂的理想产物选择性,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398667.6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O2吸收与再生的装置系统及方法,所述装置系统采用CO2吸收装置和多相催化再生装置为催化‑再生主体,以及换热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再沸装置和闪蒸装置辅助CO2脱除,同时在多相催化再生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光源,以配合对纳米催化有机胺溶液吸收剂进行再生;所述方法纳米催化有机胺溶液吸收剂作为吸收剂,于所述装置系统中进行催化吸收CO2‑光催化再生的循环,有机胺吸收液与CO2发生化学吸收,吸收速率较快,并且纳米催化剂进一步提高吸收速率;纳米催化剂通过光热多相催化促进氨基酸盐分解再生为有机胺,降低再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5318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666515.4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VOCs吸附冷凝回收装置系统与方法,所述VOCs吸附冷凝回收装置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吸附单元、氮气存储装置、加热装置、冷凝单元和烟囱;所述过滤装置连接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氮气存储装置、加热装置和冷凝单元之间形成循环回路;所述烟囱与冷凝单元相连;所述方法使用该装置系统。本发明提供的VOCs吸附冷凝回收装置系统与方法可将低浓度、高含水量的VOCs烟气进行VOCs的脱除并回收,VOCs脱除率在92.1%以上,尤其可以达到97.8%以上,回收率可达97%以上,吸附剂用量小、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无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9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292993.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烟气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氧化物活性组分;所述载体包括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表面含有含氧官能团;所述氧化物活性组分包括Fe3O4、CuO和CuFe2O4。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载体和前驱体溶液进行浸渍,然后煅烧,之后与酸液混合,得到所述烟气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烟气催化剂可以用于工业烟气的脱硝处理,对NO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和催化活性,无需再引入NH3等额外的还原剂,不仅降低了工艺成本,而且避免了出现氨逃逸等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工艺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160161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598130.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CO和NO氧化的Pt‑Fe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催化剂以TiO2为载体,所述载体负载有活性组分和助剂;所述活性组分包括Pt单质和/或Pt的氧化物;所述助剂包括Fe的氧化物;以催化剂质量为基准,所述Pt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1~0.2wt%,所述Fe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2~1wt%;本发明所述催化剂以Pt元素为主要活性组分,Fe元素发挥协同效应,显著降低了贵金属Pt的用量,成本低;协同氧化约50%的NO,活性组分Pt和Fe原子利用率高,催化剂耐水性能好、氧化活性高,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993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584221.9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O2及H2S协同捕集与分离回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含有CO2与H2S的尾气交替进行第一吸收处理与第二吸收处理;所述第一吸收处理所得饱和吸收液和/或第二吸收处理所得饱和吸收液经静置分相,得到H2S富集液相与CO2富集固相;所得H2S富集液相经氧化处理,得到单质硫与滤液,所得滤液经净化回用于所述第一吸收处理或第二吸收处理中;所得CO2富集固相经加热再生处理,得到解吸CO2;所述第二吸收处理进行时,对第一吸收处理所得饱和吸收液进行再生处理。本发明利用CO2、H2S与相变吸收液反应机理的差异性,可实现CO2及H2S的协同捕集、高效分离以及资源化回收,显著降低了捕集能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