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63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810816001.1
申请日:2018-07-24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琦 , 潘磊 , 王海华 , 张瑞云 , 沈小平 , 袁龙威 , 胡煜 , 王磊 , 卢红前 , 陈昕 , 曹炜 , 陆冉 , 韩学栋 , 张震 , 谢伟 , 李奔 , 单新锐 , 杨非 , 齐文瑾 , 陆思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集成化配送式升压站,升压站根据站内“R”型道路分为四个功能性区块:低压/中压配电区、高压配电区、无功补偿区和生产辅助区,低压/中压配电区包含一座功能集成化预制舱,为双层结构,集成了升压站低压配电,中压配电,蓄电池,二次设备和中央控制设备功能。升压站全站预制舱化,可大幅降低工程现场工作量,减少用地面积,缩短建设周期。升压站具备可根据不同建设方案进行调整的功能,仅需对功能区进行简单的扩展即可实现,为分期建设的升压站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46966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257036.2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降噪领域的一种电流型软开关推挽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高频变压器Tr、直流电压源Vin和直流电压源Vo;所述高频变压器Tr设有副边绕组Ns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绕组N1和第二绕组N2;所述直流电压源Vin与输入电感lb串联后,并联第一原边支路、第二原边支路和辅助支路;所述第一原边支路上串联设置有第一绕组N1和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原边支路上串联设置有第二绕组N2与第二控制单元;所述辅助支路上串联设置有钳位电容Cc和辅助控制单元;副边绕组Ns与串联电感ls通过有源半桥电路与直流电压源Vo连接;本发明减小了环流损耗,消除了高频变压器漏感引起功率管的电压尖峰。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089677.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群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控制中心将发电利用率信息传递给作为领导者代理的风力发电机;控制中心计算风力发电机群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判断风力发电机群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允许误差值,若小于允许误差值则结束对风力发电机群的控制,若不小于允许误差值则根据风力发电机群的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修改发送给作为领导者代理的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利用率信息,并重复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三。本发明保证了发电功率任务在各风机间分配的公平性,使得风电场风机群的控制方法更加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86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710081446.5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热‑电联产的光伏电站出力快速调控方法,当电能供给区域内供大于求时,利用多余的电能对冷水库内的水进行制冷;当电能供给区域内供小于求时,通过背板水冷散热管道对光伏板进行冷却降温,可快速提高10%~25%的系统出力;当电能供给区域内有尖峰型负荷投入时,电站可根据调度指令,事先做好冷却处理,提高发电能力裕度。本发明利用光伏电池的温度特性,平抑了光伏电站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天然供求差异,避免了在供大于求时电力远距离外送或弃光所造成的网损增加、资源浪费,并在供小于求时提供了一种快速增加光伏发电能力的手段,同时满足了电站及周边设施的部分热水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20473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559736.6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磊 , 张瑞云 , 王海华 , 胡煜 , 王磊 , 谢洁宇 , 韩学栋 , 陆冉 , 张震 , 袁龙威 , 谢伟 , 李奔 , 陈昕 , 陈琦 , 齐文瑾 , 单新锐 , 杨非 , 冯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漂浮式光伏组件,包括:多个光伏组件单元,所述每个光伏组件单元包括:背板、第一防水层、浮管、边框、光伏板,所述背板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顶面纵横交叉排列有多组浮管,每组浮管末端伸出背板,浮管一端设置有球型子扣,浮管另一端设置有球型母扣;浮管顶部设置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顶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边框设置为U型结构,边框套过浮管末端卡接在背板与光伏板四周;所述多个光伏组件单元通过浮管末端的球型子扣、球型母扣之间彼此套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漂浮式光伏组件,适应国内外各地大面积的水域,基本不使用浮桶,也不需要打桩等基础投入,实现了低碳节能,绿化环保的新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48527.X
申请日:2025-01-13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集群与机组联合鲁棒调频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获取的历史调频指示信号数据,生成调频信号的场景集;考虑充放电激励机制,并采用核密度估计区间预测电动汽车集群参与主动调控容量结果,建立条件风险价值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将生成的调频信号的场景集输入所述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获取实时的调频指示信号数据,输入至优化过的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中,预测得到电动汽车集群与机组联合鲁棒调频结果;本发明能够最小化参与调频市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帮助聚合商具有最高的收益期望、收益标准差和条件损失期望的前提下,确定可上报的EV集群调频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89923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0089677.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群的分散协调控制方法,控制中心将发电利用率信息传递给作为领导者代理的风力发电机;控制中心计算风力发电机群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判断风力发电机群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允许误差值,若小于允许误差值则结束对风力发电机群的控制,若不小于允许误差值则根据风力发电机群的目标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差值修改发送给作为领导者代理的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利用率信息,并重复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三。本发明保证了发电功率任务在各风机间分配的公平性,使得风电场风机群的控制方法更加多样。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802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080308.5
申请日:2017-02-15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冷‑热‑电联产的光伏电站出力快速调控系统,在光伏电站设置热水库和冷水库,冷水库内安装制冷装置,光伏组件背板上装设与热水库和冷水库贯通的散热管道,冷水库的出水接入散热管道的入水口,散热管道的出水接入热水库。本调控系统平抑了光伏电站出力和负荷需求的天然供求差异,避免了在供大于求时电力远距离外送或弃光所造成的网损增加、资源浪费,并在供小于求时提供了一种快速调节发电能力的手段,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资源的浪费,同时满足了电站及周边设施的部分热水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9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382053.4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直流变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多端口直流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一种光储直流变换装置,包括:多绕组高频变压器、第一直流支路、第二直流支路、第三直流支路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直流支路、第二直流支路和三直流支路电性相连。本发明通过第一直流支路、第二直流支路和第三直流支路分别将发电设备、储能设备以及微电网接入多绕组高频变压器,在利用多绕组高频变压器进行转换的同时,通过第一直流支路输入端的采样电流和采样电压、第三直流支路输出端的采样电流和采样电压来改变第一直流支路、第二直流支路和第三直流支路的输出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58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4980.0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江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 , 江苏暄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俊 , 韩学栋 , 袁万 , 陆冉 , 马强 , 陈佳志 , 陆界屹 , 高鲁超 , 雍慧 , 陈琦 , 李奔 , 齐文瑾 , 陈昕 , 刘洋 , 张天伟 , 吴树莽 , 查期 , 姜黎 , 姚宏胜
IPC: H02S40/30 , H02S50/00 , H02S50/10 , G01D21/02 , G05D3/12 , G06N20/00 , H02S20/30 , H02S20/32 , F24S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阵列倾斜角调整控制方法和调整系统,属于光伏发电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综合考虑调整倾斜角度后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和调整倾斜角所消耗的电量,通过优化倾斜角调整的启动条件,降低倾斜角调整系统的成本;利用布设在光伏阵列上的传感器组件获取实时数据,结合天气情况,使得对光伏阵列的监测更为准确;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倾斜角优化组件引入机器学习模型,通过针对性优化奖励函数,获得最佳的光伏阵列倾斜角,提高了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