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72522.5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科创园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的指标与方法:所述核算指标包括调节服务指标和文化服务指标两个一级指标;所述调节服务指标包括噪声削减指标、空气净化指标、水质维持指标、暴雨径流削减指标和舒适气候调节指标五个二级指标;所述文化服务指标包括生态景观溢价指标和创新能力提升指标两个二级指标;所述核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针对二级指标的特点设置有特征性的核算公式,计算其生态功能量;步骤二:以生态功能量为目标,换算为以人工治理实现生态功能量所需的经济成本量值,经济成本量值即为此二级指标的生态产品价值;步骤三:所有二级指标的经济成本量值求和即为科创园区核算的生态产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51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43112.X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定军 , 张国禹 , 黄桂云 , 张海波 , 吴锦华 , 邱利文 , 吴笛 , 杨兰芳 , 胡梅香 , 马晓波 , 望雄英 , 陈会员 , 张俊 , 汪磊 , 李翩翩 , 李林宝 , 朱梦克 , 韩馥 , 李成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花茶播种育苗基质配制的方法,采集高山水藓泥炭,沥干至含水量15‑30%后,添加不同剂量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混合均匀后分别堆放,进行发酵改良。分别标记为CK(对照组)、A、B、C、D、E。发酵25d后,取样检测pH值、总钾、速效钾、总磷、速效磷、有机碳、氨氮、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将改良后的高山水藓泥炭装入50孔穴盘内,进行珍稀植物播种,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根据测定的各项指标显示高山水藓泥炭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生物有机肥混合改良后种子发芽率为96%及以上,效果最佳。
-
公开(公告)号:CN110383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803148.1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会员 , 张国禹 , 黄桂云 , 马晓波 , 吴笛 , 胡梅香 , 邱利文 , 吴锦华 , 镇巧玲 , 杨兰芳 , 李林宝 , 汪磊 , 张海波 , 望雄英 , 张定军 , 张俊 , 李翩翩
IPC: A01G2/00 , A01G22/60 , A01G24/12 , A01G24/23 , A01G24/28 , A01G24/17 , A01G24/27 , A01G9/14 , A01G13/00 , A01G7/06 , A01G13/02 , A01C21/00 , A01N37/34 , A01N37/10 , A01N61/00 , A01N53/00 , A01N59/00 , A01P3/00 , A01P1/00 , A01P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荷叶铁线蕨的分株繁殖方法,属林木繁育技术领域。以健壮茂盛的植株作为材料,通过对繁殖体移栽前的不同处理和移栽后管理方法,有效提高繁殖体的移栽存活率,缩短了培育时间,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荷叶铁线蕨分株繁殖技术进行培育,移栽成活率高,成苗快,可降低生产成本,对该国家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13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2811.1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珙桐迁地保护技术,所述方法包括珙桐迁地保护前调查,采用逐级引种、分步实施移栽,在珙桐迁地完成后的区域内种植原生长地的植被及伴生树种若干,打造植物“生境相似”的环境;解决了高海拔区域野生珙桐向低海拔区域迁入后成活率低的问题,创造了珙桐大树迁地保护数量和质量的新高,显著提高了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水平,对其它区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分布范围日益缩小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5746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24742.9
申请日:2019-09-02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望雄英 , 张国禹 , 黄桂云 , 吴锦华 , 汪磊 , 吴笛 , 张海波 , 胡梅香 , 马晓波 , 邱利文 , 陈会员 , 张定军 , 杨兰芳 , 张俊 , 李翩翩 , 镇巧玲 , 李林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黄精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所述方法以黄精组培为材料,通过移栽基质选择和消毒、移栽容器和药剂消毒及移栽后苗期环境、水分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促进组培苗成活效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黄精移栽技术进行生产,方法简便,药用价值提升,移栽成活率高,可降低生产成本低,对此药用物种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2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25479.0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林宝 , 赵凯歌 , 张国禹 , 黄桂云 , 吴笛 , 吴锦华 , 杨兰芳 , 马晓波 , 陈会员 , 镇巧玲 , 邱利文 , 张海波 , 张俊 , 胡梅香 , 张定军 , 汪磊 , 望雄英 , 李翩翩
IPC: C12Q1/6895 , G01N33/68 , G16B20/00 , G16B30/00 , G16B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转录组学结合蛋白组学TMT研究莲花斑形成分析方法,提供了揭示植物花斑形成的分子机理的一种新方法。收集莲“大洒锦”花瓣的样品,经过转录组Illumina HiSeq测序,筛选花青素代谢通路上表达差异基因,同时提取样品中的蛋白,测定蛋白质的浓度,质量检测,通过TMT标签标记,2D-LC-MS分析,结合蛋白组学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调控花青素代谢通路上表达水平差异的蛋白,将转录组中的差异的基因关联到蛋白组中,筛选到调控莲“大洒锦”花斑的关键蛋白以及对应的基因,从而达到了解这些蛋白质和基因是如何调节莲“大洒锦”花斑的形成,为其它植物花斑形成的机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575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71507.9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玉叶金花胚芽再生的组培快繁方法,其主要技术要点是以玉叶金花种子为外植体,诱导种子萌芽,然后诱导不定芽,再壮苗生根后进行炼苗驯化、移栽上盆的繁殖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玉叶金花胚芽再生的组培快繁技术进行批量生产,再生周期短,繁殖系数高,适用于工厂化规模育苗。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3137.3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50/26 , C02F1/00 , G06Q10/067 , C02F101/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污水收集提质增效空间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计算第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分配值集合;量化模拟第一优化模型,得到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模拟值集合;根据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模拟值集合优化第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分配值集合,得到第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分配值集合,对每个管控分区进行管控;量化模拟第二优化模型,得到BOD5浓度模拟值集合,对每个管控分区中每个管控节点进行管控。本申请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城市污水收集提质增效方案无法做到系统改造精细化、问题处理针对化,以及改造结果无法达到高质量的水平,从而导致了污水收集提质增效空间管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445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6191.3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四川苏铁有性繁殖方法,四川苏铁种子先用温水浸泡,然后沿着种子卵形顶端剪开坚硬的种壳,去掉内种皮,再用洗衣粉浸泡,流水冲洗,得到去掉内种皮的种子;将去掉内种皮的种子,放入复销酚钠溶液中浸泡后再用温水浸泡;将泥炭、珍珠岩、树屑和细沙混合后高温灭菌,得到基质;将基质加入穴苗盘中,将浸泡后的种子尖端朝下放入基质中,泥土覆盖后浇透水,进行大棚培养。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常温保存5年及以上的四川苏铁种子为实验材料,实现出苗时间缩短至12天以内、发芽率高达90%及以上,进一步优选为高达95%及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887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658486.3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邱利文 , 黄桂云 , 张国禹 , 胡梅香 , 张定军 , 吴锦华 , 吴笛 , 韩馥 , 朱梦克 , 马晓波 , 杨兰芳 , 陈会员 , 望雄英 , 李林宝 , 张海波 , 张俊 , 汪磊 , 李翩翩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岩石边坡人工植被生态修复的方法,坡度大于45°以上高陡岩石边坡,采用人工植被生态修复中锚固高分子聚合物环保材料生态袋的方式,植物在装有土的生态袋中生长,有效地固定植物,起到护坡和修复环境的一种技术;生态袋中配制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将植物种子直接拌入配方土中或将生态袋开口苗木直接栽植,且植物生长健壮,促进了植物多样性,增加植被覆盖度,平衡了植被群落、使高陡岩石边坡的生境与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很好溶合,起到快速修复高陡岩石边坡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