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套筒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78820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20081852.7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套筒;包括螺纹连接件和外筒体,螺纹连接件包括同轴的第一连接端和限位端,钢筋套筒可通过第一连接端连接其中一根钢筋,外筒体包括滑动端和第二连接端,钢筋套筒可通过第二连接端螺纹连接另一根钢筋,由于滑动端沿螺纹连接件的轴向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端,且可通过朝限位端的滑动与限位端相抵,使得在完成螺纹连接件与其中一根钢筋的连接后,仅需将另一根钢筋抵接于螺纹连接件,再通过转动外筒体,将外筒体螺纹连接于该钢筋,直至外筒体的滑动端与螺纹连接件的限位端相抵,即可实现两根钢筋的连接,进而降低钢筋套筒的安装难度,为钢筋的连接提供方便。

    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184284U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20880192.4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网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网架拼装结构,球体的中部设置有储油腔,储油腔用于盛装润滑油,球体内设置有至少一螺纹槽;至少一供油机构设置于球体内,导流单元固设于球体内且分别与储油腔和螺纹槽相连通,滑动单元滑动设置于球体的内部,且滑动单元穿设于螺纹槽内,并延伸至螺纹槽的开口端,驱动件设置于球体内部且分别与滑动单元和导流单元相连接,通过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以推动滑动单元滑动,供于滑动单元将螺栓与螺纹槽相螺合的转动力转化为驱动件的驱动力,驱动件便可驱动导流单元将储油腔内的润滑油抽送至螺纹槽内。解决了连接螺栓与螺栓球内部的螺纹槽连接时,因缺少润滑,使得连接螺栓拧入至螺纹槽内不便的问题。

    一种爬架跃层提升装置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73855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251898.0

    申请日:2023-05-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爬架跃层提升装置,属于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包括:附着部件、调平部件及承压部件,附着部件的一侧用于与爬架连接、其另一侧用于向一建筑的内缩结构处延伸并与该建筑的楼板相连;调平部件设于附着部件,且调平部件具有能够向楼板的沉降部分延伸以抵于楼板上的加高端;承压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承压块及承压驱动件,各承压块分别设于附着部件的两侧,且承压块的厚度由其靠近附着部件的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增大以形成若干高度不同的支撑端,承压驱动件与各承压块均相连;本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楼板结构,提高了爬架结构附着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内缩层的安全施工环境。

    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具架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52484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189210.4

    申请日:2016-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使用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工具架,包括工具架本体,所述工具架本体包括架体、底板和物品台,所述底板底部设有万向防滑轮,所述万向防滑轮一侧设有制动装置,所述底板顶部连接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竖向钢骨架和钢架面,所述竖向钢骨架分别设置在底板两侧,所述竖向钢骨架之间设有钢架面,所述钢架面上分别设有若干个小型工具槽和大型工具槽,所述架体顶部设有物品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型工具槽和大型工具槽,使得建筑施工所使用的工具可以有序摆放的同时,可以将工具固定,通过设置万向防滑轮,且在万向防滑轮一侧设置了制动装置,保证工具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使用方便。

    一种预应力管桩桩芯封堵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000980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585755.X

    申请日:2023-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应力管桩桩芯封堵结构,包括封堵器皿和支撑环;所述封堵器皿的外周设置有外沿板,所述外沿板的下端周向布置有定位部;所述支撑环设置于管桩的桩芯内,所述支撑环上端周向布置有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限位部;所述管桩上设置有与所述外沿板配合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上周向开设有若干与所述定位部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封堵器皿内部固定有推动把手,通过所述推动把手将所述封堵器皿延伸至所述桩芯内进行封堵。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桩芯封堵件,对桩芯的封堵效果较差,封堵件的末端不能完全与管桩上端平齐,从而导致后续打桩机对管桩进行捶打时,容易对封堵件造成损坏,从而导致沙土进入桩芯内部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