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0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54763.0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疲劳试验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两台规格相同的多相异步电机、安装箱体、力传感器、永磁起重器、配重块以及控制采集模块;装置将疲劳荷载施加于钢结构试件;永磁起重器通过磁吸力吸附于钢结构试件的表面;力传感器安装于永磁起重器的顶面;安装箱体安装于力传感器的顶面;两台多相异步电机分别安装于安装箱体内部;两台多相异步电机的两个偏心转子位于同一水平面,呈镜面对称、转速相反,对外产生上下单一方向的往复力;配重块安装于安装箱体的顶面;控制采集模块分别与两台多相异步电机和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钢结构疲劳试验加载需求,而且建设成本低、安装拆卸方便、资源能耗小。
-
公开(公告)号:CN222349977U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20843925.1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转动摩擦复合阻尼器,包括:弯曲型金属阻尼器、转动摩擦型阻尼器、上连接钢板、下连接钢板及侧连接钢板;两个侧连接钢板固定在下连接钢板上;两个以上弯曲型金属阻尼器呈对称布置、位于两个侧连接钢板之间,且每个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的下端均固定在下连接钢板上,上端通过上连接钢板固连为一体;两个以上转动摩擦型阻尼器分别对称位于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组成的整体结构的两侧;每个转动摩擦型阻尼器的一端通过销轴A与两个弯曲型金属阻尼器的上端连接,另一端通过销轴B与对应的一个侧连接钢板连接。该阻尼器安装简单快捷,可实现小震、中震、大震作用下的对结构响应的控制作用,提供足够的阻尼力,并大大减小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22649108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0843927.0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碟簧自复位金属与摩擦复合耗能支撑,属于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技术领域,叠簧自复位系统设置于内槽钢与外槽钢形成的凹槽中,摩擦耗能系统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一端部连接件以及第二端部连接件固接;金属屈服耗能系统包括包括一块耗能钢板,耗能钢板设置于耗能间隔中;第一端部连接件和第二端部连接件相向或背向运动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摩擦片发生摩擦,叠簧自复位系统中的蝶簧被压缩,耗能钢板被压缩或被拉伸。解决了传统金属阻尼器耗能形式单一的难题,实现了分阶段高效耗能,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地震动强度抗震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21168396U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22802620.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试验检测(北京)有限公司
IPC: E04C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丝扣单筒接头,包括连接螺杆、连接螺套;连接螺杆一端与钢筋Ⅰ螺纹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螺套通过梯形螺纹连接;连接螺套一端与连接螺杆通过梯形螺纹连接,另一端与钢筋Ⅱ螺纹连接;朝向连接螺杆钢筋连接端的梯形螺纹上设有锁紧槽,接头与钢筋Ⅰ、钢筋Ⅱ连接锁紧时,锁紧槽部分外露。本实用新型实现钢筋间连接锁紧,能够消除因钢筋对接不同轴带来的错位现象导致锁紧困难、锁紧不牢固、滑丝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46295.6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更新混合试验的消能阻尼器检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阻尼器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以主体结构中的一个阻尼器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加载,剩余部分作为数值子结构进行数值计算,利用试验子结构的实测数据开展参数识别,获得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将识别出的本构参数用于在线更新主体结构中其他阻尼器的数值模型,试验与数值结合获得全结构的动力响应,直到试验子结构的参数收敛为止,收敛参数即为拟检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值。本发明能够获得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加载路径下的阻尼器力学性能,识别出任意合理加载路径下阻尼器的本构参数。同时可以只以其中一个阻尼器作为试件,评估多个阻尼器对结构的减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390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4825.0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孔连接板的钢筋分离连接预制构件及连接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开孔连接板及第二开孔连接板;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一预制构件内,第二开孔连接板部分预埋在第二预制构件内,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第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穿过所述第一开孔连接板、第二开孔连接板伸出部,第一预制构件与第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提高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46296.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1 , G06F17/1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合简化数值模拟与有限元模拟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实时混合试验系统中数值模型过于简化而影响试验精度、数值计算与数据交互无法严格保证实时性的问题,包括:建立数值子结构的简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简化模型在实时工控机中运行,采用较小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都与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实时交互加载命令和反馈;有限元模型在非实时计算机上运行,采用较大的时间积分步长,每步待计算完成后与简化模型及试验子结构加载程序进行数据交互,一方面更新试验子结构当前步的加载命令,另一方面利用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修正简化模型。本发明提高了数值子结构计算精度,保证了数值子结构计算和数据交互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074943.X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开合的防屈曲支撑连接板,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该连接板包括第一节点板、第二节点板、螺杆、碟簧、螺母和低摩擦材料,第一节点板设置有弧形导向槽并与梁端相连接,第二节点板设置有螺杆孔并与柱端相连接,防屈曲支撑连接端设置有螺杆孔,并在连接段的两侧放置低摩擦材料。螺杆依次穿过第二节点板的螺杆孔、防屈曲支撑连接端的螺杆孔和第一节点板的弧形导向槽连接固定。该连接板能有效解决传统防屈曲支撑与钢框架连接存在节点刚域问题和开合效应问题,避免节点提前发生破坏,保证防屈曲支撑性能充分发挥。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0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475241.6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包括:建立用于指示建筑物的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初始有限元模型,其中特征参数包括建筑物的弹性模量、密度和刚度,并且响应参数包括所述建筑物的响应频率;建立特征参数的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并利用初始有限元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确定响应参数的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建立用于指示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的第一响应面模型,并根据特征参数与响应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对第一响应面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第一特征参数样本集和第一响应参数样本集,确定第二响应面模型的参数;测量目标建筑物的响应参数;以及利用第二响应面模型,根据所测量的响应参数确定建筑物的特征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45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0992234.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筋分离的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方法,预制构件包括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附加钢筋和特种混凝土后浇段;第一预制构件连接端设置连接键,第一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一分离钢筋,第二预制构件预制连接端设置连接槽,连接槽与连接键结构匹配,第二预制构件上设有第二分离钢筋,第一预制构件与所述二预制构件对接时,第二分离钢筋与第一分离钢筋空间交错,附加钢筋同时与第一分离钢筋、第二分离钢筋连接,第一预制构件与二预制构件对接处由特种混凝土浇筑后形成特种混凝土后浇段。本发明能够降低现场湿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