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砂体连通性定性表征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84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24152.1

    申请日:2023-02-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砂体连通性定性表征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三维地震数据,井震结合,追踪解释曲流河复合砂体顶、底界面;基于曲流河复合砂体顶、底界面以及三维地震数据,获取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期次间相对等时沉积界面;基于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期次间相对等时沉积界面以及三维地震数据,获取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期次间隔夹层敏感地震属性;基于曲流河复合砂体顶、底界面以及三维地震数据,获取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各期次储层敏感地震属性变化率;基于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期次间隔夹层敏感地震属性、曲流河复合砂体内部纵向各期次储层敏感地震属性变化率,对曲流河河道砂体连通性进行定性表征。

    一种去除特殊岩性干扰的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59304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26445.9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特殊岩性干扰的储层含气性检测方法,包括:根据目的层储层的已钻井岩性解释结果和测井曲线,获取目的层地质特征;利用实际地震数据提取反映特殊岩性层发育厚度的敏感地震属性;分析钻遇不同流体的已钻井井旁道时频谱差异,利用实际地震数据和目的层储层顶面、底面构造层位,提取目的层储层流体检测的敏感地震属性;根据获取的岩石物理参数,设计以特殊岩性层发育厚度、目的层储层厚度、砂地比和流体性质为多个变量的地震正演模型;构建基于实际地震数据的特殊岩性干扰背景拟合关系式,并通过地震属性计算去除特殊岩性干扰,得到最终的含气检测属性。本发明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储量规模计算及油田开发井位部署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7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00643.8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基于应力‑应变曲线上的峰值强度点、残余强度点和弹性变形段的杨氏模量,在应力‑应变曲线图上绘制岩石脆性定性判别图。根据峰后应变曲线段与岩石脆性定性判别图上的脆性等级分界线的相对位置分别计算岩石力学实验样品的脆性指数,以此来定量评估岩石的脆性。综合利用了峰前特征和峰后特征,相较于仅考虑单一参数特征评价岩石脆性的方法而言更加全面,预测结果更加合理。利用峰后应变曲线与杨氏模量定量表征岩石脆性,以脆性等级分界线与峰后应变曲线的夹角的平均值表征岩石脆性,更加充分考虑了峰后应变曲线的信息,能更好的描述峰后应变曲线段。

    一种基于微构造的低幅稀油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0105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1911082099.3

    申请日:2019-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构造的低幅稀油油藏含水率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测油藏的相对微构造层面的构建;采集待测油藏内的采油井的含水率以及对应的相对微构造幅度;根据采集的含水率以及对应的相对微构造幅度拟合待测油藏的含水率计算公式中的线性参数值;将线性参数值带入含水率计算公式,得到待测油藏中含水率以及对应的相对微构造幅度的关系,实现待测油藏的含水率预测。本发明根据低幅稀油油藏内相对微构造幅度与油藏含水率的正相关关系,半定量推测油藏内某点的含水率,与油藏数值拟合等方法相比,工作量小、操作简便,能够满足一般工作需求。2、本发明采用90%的置信度表征含水率的不确定性,结果合理可靠。

    一种基于指纹图谱的储层构型相预测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338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78109.4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指纹图谱的储层构型相预测方法和系统,包括:根据目标油田井筒参数,建立若干复合砂体模型,并将其划分为若干储层构型相类型;对复合砂体模型进行解释,根据解释的结果提取复合砂体模型中每个地震道储层段对应敏感属性的值;根据储层构型相类型划分结果,计算所有复合砂体模型中不同储层构型相类型对应敏感属性的中位数;根据储层构型相类型、敏感属性的值和敏感属性的中位数,建立标准道指纹图谱;将储层段指纹图谱与标准道指纹图谱比对,完成砂体储层构型相平面预测。其提出指纹图谱概念,利用指纹图谱描述储层构型相特征、优选储层结构敏感属性、实现储层构型相预测。

    一种砂体叠置部位连通能力定量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66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5040.X

    申请日:2023-0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砂体叠置部位连通能力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由不同叠置程度的砂体叠置模型组成的砂体叠置模型组并赋予砂体叠置模型组单砂体孔隙度和渗透率;分别对砂体叠置模型组开展地震正演模拟和注水开发模拟,以提取表征砂体叠置程度的敏感地震属性和计算定量评价不同叠置程度下砂体叠置部位连通能力的连通率;构建砂体叠置模型组的敏感地震属性参数和连通率的相关性图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以敏感地震属性定量评价砂体叠置部位的连通能力和对不同叠置程度下砂体叠置部位连通能力的定量评价,降低了对井资料的依赖程度,更加适应于海上大井距条件下以地震导向的储层连通能力评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