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8789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1710581738.5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催化反应精馏生产聚甲氧基二烷基醚的方法,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则可以有效的克服平衡转化率,利用精馏的作用可将产物不断的从系统中分离出去,促使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大幅度提高甲醛的平衡转化率,且反应和分离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可节省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此方法可以有效缩短现有生产流程、提高原料转化率以及提高产品单程收率,节约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及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30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949072.6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场型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外壳、腔体、微波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发射天线、隔板和开关按钮,其中,腔体呈箱式结构,置于外壳内部,当腔体的柜门关闭时,外壳用于屏蔽腔体内的磁场;隔板以阶梯分层式结构排布在腔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待充电设备;微波信号源置于腔体内部,用于在开关按钮被触发时,将腔体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发射天线置于腔体的内壁,用于在启动后将功率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向腔体的内部辐射,待充电设备的接收装置通过接收功率放大后的微波信号,以对待充电设备充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充电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610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0007230.5
申请日:2022-01-05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无人机的车载式无线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车辆厢体、车轮、以及控制单元,车辆厢体包括至少一充电单元;任一充电单元,包括:降落坪、起飞坪、传送带充电坪、起飞传送带、以及位于降落坪的第一泊位装置和位于起飞坪的第二泊位装置;第一泊位装置和第二泊位装置均包括:拨叉和一端转子;起飞传送带外侧设置有导向护栏;传送带充电坪,包括:按预设形状排列的传送带、位于传送带上的多个充电坪、以及与各充电坪对应设置的充电定位装置;充电定位装置包括锁定和解锁两个状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无人机降落在传送带充电坪进行充电。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提高无人机充电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6482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090470.8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储氢罐的安全性试验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氢罐支架,用于支撑储氢罐夹具;储氢罐作为试验对象,通过储氢罐夹具进行固定;撞击物出射装置,放置在距离储氢罐第一设定距离处,用于向垂直于电池极板的方向发射撞击物;撞击物测速仪用于监测撞击物在从撞击物出射口射出后的发射过程中的速度;第一相机,放置在距离储氢罐第二设定距离处,用于记录撞击物侵彻储氢罐后储氢罐出现的现象,该现象用于评价该储氢罐在遭受撞击物击射时的安全性等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真实模拟撞击物击射储氢罐的试验工况,并且产生的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982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111681714.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储能方舱包括舱体、若干储能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若干储能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设置于舱体内;储能模块包括若干子储能模块;子储能模块包括若干储能单元模块;模块化储能系统、储能单元模块、子储能模块、储能模块上均设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储能单元模块包括低温型单体电池和常温型单体电池,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改变配比。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两级分拆式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可分拆出多个子储能模块,每个子储能模块可拆分出多个储能单元模块,子储能模块可作为队组用电源,储能单元模块作为单体电池使用。具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安全高效、灵活机动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576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010949836.1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无人机自主循迹充电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总控平台获得无人机发送的充电请求;基于无人机的当前位置信息以及各无线充电平台的平台位置信息,确定出距离无人机最近的目标无线充电平台的目标平台位置信息;将目标平台位置信息反馈给无人机;获得无人机发送的携带其充电所需的充电需求功率的充电命令,其中,充电命令为:无人机到达目标无线充电平台之后发送的命令;向目标无线充电平台发送携带充电需求功率的充电通知,以使目标无线充电平台基于充电通知携带的充电需求功率放电,无人机为其机载电池充电,以实现对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0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33671.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00 , C01B32/192 , C01B32/198 , B22F1/054 , B22F1/12 , B22F9/24
Abstract: 公开了纳米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石墨预氧化,取浓度为70‑98%的浓硫酸、过硫酸钾和五氧化二磷依次加入烧瓶中,将烧瓶放入高温浴锅中,搅拌至完全混合后,向烧瓶中加入石墨粉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稀释、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预氧化石墨;预氧化石墨再氧化,将预氧化石墨和高锰酸钾加入至硫酸中并在冷浴中搅拌混合,随后调整冷浴温度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稀释,滴加双氧水除去多余的氧化物,静置取出下层沉淀,洗涤、超声、干燥后得到氧化石墨烯;金属盐离子溶液与氧化石墨烯充分混合,调节混合液为碱性,室温下加入还原剂进行还原反应或高温惰性氛围还原,反应结束后洗涤、干燥得到纳米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305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949072.6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微波场型无线充电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外壳、腔体、微波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发射天线、隔板和开关按钮,其中,腔体呈箱式结构,置于外壳内部,当腔体的柜门关闭时,外壳用于屏蔽腔体内的磁场;隔板以阶梯分层式结构排布在腔体的内部,用于放置待充电设备;微波信号源置于腔体内部,用于在开关按钮被触发时,将腔体接收的电信号转换为微波信号;功率放大器用于对微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发射天线置于腔体的内壁,用于在启动后将功率放大后的微波信号向腔体的内部辐射,待充电设备的接收装置通过接收功率放大后的微波信号,以对待充电设备充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充电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36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81714.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移动储能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模块化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储能方舱包括舱体、若干储能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若干储能模块和输入输出模块设置于舱体内;储能模块包括若干子储能模块;子储能模块包括若干储能单元模块;模块化储能系统、储能单元模块、子储能模块、储能模块上均设置有输入输出接口;储能单元模块包括低温型单体电池和常温型单体电池,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改变配比。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两级分拆式的模块化储能系统,可分拆出多个子储能模块,每个子储能模块可拆分出多个储能单元模块,子储能模块可作为队组用电源,储能单元模块作为单体电池使用。具有化整为零、化零为整、安全高效、灵活机动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1725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076183.7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无人机远距供电方法,适用于无线供电装置的控制器上执行,包括:S10、控制待充电无人机驶入充电区域;S20、根据接收的待充电无人机的位置信息、转台跟瞄的方向以及响应时间,启动跟瞄转台对应的电机,锁定待充电无人机的接收器;S30、调用数据库以识别待充电无人机,查询待充电无人机对应信息,根据对应信息确定激光器的激光发射功率,启动激光器向所述接收器发射激光光束;S40、接收充电过程中接收器实时传输的充电功率,将接收数据与数据库中该机型的额定功率比较,实时调整激光器的发射功率;S50、通过无线通信接收无人机的采集数据,根据采集数据,调节接收器的三维调节装置的角度;S60、充电完成时,关闭激光器,转台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