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6303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997006.6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16/27 , G06F16/18 , G06F16/18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资源标准化管理系统,包括:基础数据层,适于存储电力企业的业务数据和电力企业之间的交互数据;整合明细层,与基础数据层连接,适于按照数据类型对基础数据层的数据进行整合并分类存储;轻度汇总层,与整合明细层连接,适于对整合明细层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数据集市层,与轻度汇总层连接,包括数据接口,数据接口适于获取轻度汇总层的数据并将其提供至应用系统,以便应用系统将轻度汇总层的数据应用于不同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51140.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411 , G06N3/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要素的关联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电力数据要素,形成待关联处理数据集;通过对待关联处理数据集的频繁处理,给出相关联的频繁项集以及对应的关联关系;基于预设的聚类规则,对各个频繁项集进行聚类组合,形成至少一个聚类簇;结合预先构建的实体链接模型,通过对聚类簇的链接分析,给出电力数据要素的知识图谱。本发明通过对电力数据要素的关联处理,实现对电力数据要素的信息挖掘,提高电力数据分析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133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51140.1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18/23213 , G06F18/22 , G06F18/2411 , G06N3/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数据要素的关联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电力数据要素,形成待关联处理数据集;通过对待关联处理数据集的频繁处理,给出相关联的频繁项集以及对应的关联关系;基于预设的聚类规则,对各个频繁项集进行聚类组合,形成至少一个聚类簇;结合预先构建的实体链接模型,通过对聚类簇的链接分析,给出电力数据要素的知识图谱。本发明通过对电力数据要素的关联处理,实现对电力数据要素的信息挖掘,提高电力数据分析处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3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37276.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替换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经过预先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初步识别并输出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统计取样得到的像素点的色彩值在三维色彩模型下的三维空间分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并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根据二值化的图像,对非自然对象进行识别。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提高替换后的图像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1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43687.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敏感信息脱敏方法及装置,所述脱敏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图像;将所述原始图像输入预训练好的目标检测算法模型中,获得原始标识牌图像;利用透视变换矫正所述原始标识牌图像,获得标识牌矫正图像;将所述标识牌矫正图像输入预训练好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中,获得敏感信息;基于预设的替换规则,替换所述敏感信息,获得标识牌替换图像;利用透视变换的逆变换处理所述标识牌替换图像,获得原始几何状态下的标识牌替换图像;将所述原始几何状态下的标识牌替换图像放回所述原始图像,获得脱敏后的替换图像。通过本发明方法不仅能够实现敏感信息的脱敏,还能够对获得的脱敏图像进行二次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10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671253.7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样本库中的目标图像;获取所述目标图像的指纹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图像样本库中所有图像的相似度,得到相似度数据;设置所述目标图像的标签数据;将所述指纹数据、所述相似度数据和所述标签数据连接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结构化数据,并存储至所述图像样本库中。本发明实施例存储简单高效,内存占用与计算复杂度低,降低后续图像处理时长,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10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010671253.7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样本库中的目标图像;获取所述目标图像的指纹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图像与所述图像样本库中所有图像的相似度,得到相似度数据;设置所述目标图像的标签数据;将所述指纹数据、所述相似度数据和所述标签数据连接为所述目标图像的结构化数据,并存储至所述图像样本库中。本发明实施例存储简单高效,内存占用与计算复杂度低,降低后续图像处理时长,提高后续图像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6343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011537276.5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大数据中心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V30/162 , G06V30/18 , G06T5/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自然对象的图像识别、替换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利用经过预先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从待识别的图像中,初步识别并输出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统计取样得到的像素点的色彩值在三维色彩模型下的三维空间分布,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确定图像二值化的阈值,并根据确定的阈值,对所述非自然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二值化;根据二值化的图像,对非自然对象进行识别。应用本发明可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率、提高替换后的图像的清晰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9595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8479.8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611 , G06F3/0643 , G06F16/172 , G06F16/1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检测写入线程写入的未采集的日志数据是否满足拆分条件;若满足,则将满足拆分条件的日志数据拆分出,另存为新的日志文件并保存至指定目录下;采集线程从所述指定目录下采集所述新的日志文件并发送至服务器。可见,通过将满足拆分条件的日志数据拆分另存为新的日志文件这种拆分方式,使采集线程工作时,不影响写入线程继续写入日志数据,从而减小了传输延时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写入进程和采集进程不能同时进行而导致的采集等待时间较长,整体过程连贯性差和效率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8246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44140.5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业务应用构造装置及方法,包括设置于云环境中的项目配置工具、绑定租户配置工具、多数据源配置工具以及项目构造工具,其中项目配置工具,用于创建N个项目,其中,N为正整数;绑定租户配置工具,用于创建N个租户,并将N个租户与N个项目进行一一绑定;多数据源配置工具,用于创建N组业务数据源,并将N组业务数据源与N个项目进行一一绑定;项目构造工具,用于在租户根据所有的权限登陆相对应的项目后,利用相对应的业务数据源进行业务应用构造。本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开发时间短、维护成本和购置成本低,另外,利用多数据库和多数据源技术,保障了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和隐秘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