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4944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1211402.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大巷下压煤分段循环充填开采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工作面距大巷水平和垂直距离不等的条件下,大巷下压煤较难回采问题。开采前,在采煤工作面走向上分段划分充填区域并加固大巷;开采过程中,在采空区要充填的区域中创造填充空间,铺设充填管道,在每一分段区域“见五充二”,并循环充填到充填区域;最后,开采时及开采后期,在大巷和充填区域设置监测站,用于观测大巷以及充填体的变形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充填开采参数,确保大巷安全稳定的同时,采出更多的煤炭资源,这是煤炭企业贯彻绿色开采理念的新方法,此方法安全、经济、环保、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2494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11402.5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大巷下压煤分段循环充填开采方法,该方法主要解决工作面距大巷水平和垂直距离不等的条件下,大巷下压煤较难回采问题。开采前,在采煤工作面走向上分段划分充填区域并加固大巷;开采过程中,在采空区要充填的区域中创造填充空间,铺设充填管道,在每一分段区域“见五充二”,并循环充填到充填区域;最后,开采时及开采后期,在大巷和充填区域设置监测站,用于观测大巷以及充填体的变形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充填开采参数,确保大巷安全稳定的同时,采出更多的煤炭资源,这是煤炭企业贯彻绿色开采理念的新方法,此方法安全、经济、环保、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34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710974345.0
申请日:2017-10-18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和微震联合监测的井下煤岩破裂源定位方法,将多组传感器设于待测区域附近,每组含一电磁辐射传感器和一微震传感器,两者在同一位置共享同一三维坐标,根据煤岩破裂同时产生电磁信号和微震信号,电磁信号传播速度远大于微震信号传播速度,将电磁辐射传感器接受的电磁信号到时视作煤岩破裂源产生时刻,描述煤岩破裂源的未知量由四个(x0,y0,z0,t0)减少为三个(x0,y0,z0),根据已知的传感器位置坐标、微震信号到时、微震信号传播速度,利用距离运算关系求解煤岩破裂源位置坐标公式,可通过鲍威尔算法Powell求出煤岩破裂源位置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72839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1458724.1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计算震动波时空破岩规律的量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搭建应力、声发射、CT一体化实验系统,进行岩体单轴加载破坏实验;通过CT对试样进行三维扫描确定岩体受载破裂源形态、空间位置;采集加载过程中岩样破裂产生的震动波数据,并将其分解为P波和S波;根据岩样尺寸与破裂源形态,建立精细化数值模型;将步骤3得到的位移矢量辐射模式不同的P波和S波按其固有分布特征加载至步骤4建立的数值模型破裂源;采集距离破裂源不同空间位置PPV;并基于PPV破坏准则从时间维揭示震动波对岩体破坏规律。本发明方法能够精细化计算煤岩破裂产生的震动波在各时刻和各空间位置对岩体的破坏,为冲击地压或岩爆针对性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88784.0
申请日:2022-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标动态优选的瓦斯浓度组合预测方法,包括:获取影响未来瓦斯浓度的多元指标的历史监测数据;分别计算各指标与瓦斯浓度指标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根据计算出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指标进行动态优选,得到优选指标;计算每一优选指标的特征矩阵;将各优选指标的特征矩阵逐一输入预设的单指标预测模型,分别得到每一优选指标所对应的当前时刻之后预设时间段内的瓦斯浓度最大值的预测值;将各优选指标对应的预测值输入预设的组合预测模型,得到最终预测值,用于瓦斯超限情况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煤矿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及其超限情况的动态精准超限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7795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1047938.8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岩动力灾害多系统多参量集成综合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煤岩动力灾害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基于监测数据挖掘出各监测系统中能反映煤岩动力灾害前兆信息的多元特征参量;基于多元特征参量,筛选出每一监测系统中预警效能最高的特征参量组合及其中各特征参量的最优临界值;基于各监测系统的预警效能最高的特征参量组合及其中各特征参量的最优临界值,计算出每一监测系统的综合预警指数和预警效能;基于各监测系统的综合预警指数和预警效能,计算出煤岩动力灾害多系统综合预警结果。本发明将多个煤岩动力灾害监测系统优势互补,提高了预警准确率并剔除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可为矿山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158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80181.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倒谱系数分析震动信号评价煤岩稳定性的方法和装置,属于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对原始震动波信号的倒谱系数进行排序得到倒谱系数的时序分布;根据得到的倒谱系数的时序分布,为倒谱系数制作标签;确定倒谱系数与标签的相关性,根据相关性结果从倒谱系数中选取若干个参数作为煤岩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确定标签随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建立利用评价指标评价煤岩体稳定性的评价准则;利用建立的评价准则对煤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实时评价。采用本发明,能够根据震动波信号定量评价煤岩体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506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211350.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井筒下压煤奇偶分区循环连采连充开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开采前,将开采范围的煤层划分为等宽等长矩形状的奇偶区域,以掘代采,掘进期间先掘进奇数区域,待奇数区域施工完毕后对偶数区域进行施工,在掘进一个新的区域的同时对上一个已掘完的区域进行充填处理,依次循环连采连充作业,直至工作面回采完毕;开采过程中及开采后期,制定监测方案,监测井筒和充填体的变形量,同时制定井筒大变形的应急预案,确保井筒的安全稳定,在最大程度上置换出煤炭的资源的同时,提高井筒的安全系数,这是老旧矿井解决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方法,也是煤炭企业贯彻绿色开采理念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76534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74345.0
申请日:2017-10-18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辐射和微震联合监测的井下煤岩破裂源定位方法,将多组传感器设于待测区域附近,每组含一电磁辐射传感器和一微震传感器,两者在同一位置共享同一三维坐标,根据煤岩破裂同时产生电磁信号和微震信号,电磁信号传播速度远大于微震信号传播速度,将电磁辐射传感器接受的电磁信号到时视作煤岩破裂源产生时刻,描述煤岩破裂源的未知量由四个(x0,y0,z0,t0)减少为三个(x0,y0,z0),根据已知的传感器位置坐标、微震信号到时、微震信号传播速度,利用距离运算关系求解煤岩破裂源位置坐标公式,可通过鲍威尔算法Powell求出煤岩破裂源位置坐标。本发明能显著降低求解难度,提高定位精度,适用于掘进巷道等难以实现多个微震传感器三维空间立体布置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8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794038.5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安安全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层碳封存区域选址与封存方式确定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区域煤层埋深、煤层连续性以及煤层厚度;根据区域煤层埋深、煤层连续性以及煤层厚度通过备选区域判别标准进行筛选,初步确定备选区域;在备选区域开展CO2与CH4竞争吸附实验,得到CO2与CH4单一吸附量、竞争吸附量以及吸附量倍数关系参数;根据CO2与CH4单一吸附量、竞争吸附量以及吸附量倍数关系参数通过碳封存位置判别标准确定碳封存可选区域;获取碳封存可选区域碳封存成本及碳减排收益;根据碳封存成本判别标准确定碳封存方式。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靠性强,适用范围广,有助于快速筛选出具有高收益高碳储存量的封存址区以及合适的封存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