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392350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720510.9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由于无人机基站的高动态移动性和大概率视距链路,无人机通信成为B5G/6G网络重要解决方案,然而,无人机基站的非理想Backhaul链路限制了用户数据的传输,成为网络容量提升的瓶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ackhaul容量感知的用户为中心无人机群组构建方法,基于无人机Backhaul链路容量大小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的BRSRP值,为用户动态构建无人机群组,使用户始终感觉处于小区中心。特殊地,网络中BRSRP值最大的N个无人机构成用户的无人机群组,群组中RSRP最大的无人机作为用户的服务站,从而实现backhaul链路容量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网络信干比覆盖率随着群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968041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0610153012.3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H04B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实际MIMO系统接收机性能的方法,其中所述MIMO系统的发送端共有M根发送天线,接收端有N根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发送端的信源信号经过编码、调制以及MIMO发送处理之后得到Si(i=1,2,...,M),并且经过第i根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并经过AGC模块后,在第j根接收天线上得到信号Rj(j=1,2,...,N),其中噪声表示为nj,其平均功率为σj2;对Rj进行噪声功率的简化估计得到σj2,确定标准噪声功率σ02,并得出各接收天线的加权因子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加权处理,即对第j根接收天线上的信号乘以对应的加权因子,得到使得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噪声平均功率一致;对经过加权的信号进行信道估计以及MIMO检测,并经过解调及译码之后恢复出信源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0499448C
公开(公告)日:2009-06-10
申请号:CN200610141024.4
申请日:2006-09-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控制方法、系统和终端设备,用以解决现有基于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实现的自适应控制方式中如何提高系统吞吐量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充分考虑到LDPC的译码是迭代译码,因此存在最大迭代次数,当信道状况好的时候,只需用较少的迭代就能够译码正确,因此对于信道状况好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打孔,能够在低于最大迭代次数的译码过程中保证译码正确,并同时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利用不同码率的LDPC性能相差较大,在打孔并且译码错误的情况下,通过重传被打掉的很少的数据,提高了译码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392350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720510.9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由于无人机基站的高动态移动性和大概率视距链路,无人机通信成为B5G/6G网络重要解决方案,然而,无人机基站的非理想Backhaul链路限制了用户数据的传输,成为网络容量提升的瓶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Backhaul容量感知的用户为中心无人机群组构建方法,基于无人机Backhaul链路容量大小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计算的BRSRP值,为用户动态构建无人机群组,使用户始终感觉处于小区中心。特殊地,网络中BRSRP值最大的N个无人机构成用户的无人机群组,群组中RSRP最大的无人机作为用户的服务站,从而实现backhaul链路容量的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网络信干比覆盖率随着群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221754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820048.2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B7/0456 , H04J11/00 , H04L5/00 , H04W16/18
Abstract: 无人机基站凭借高移动性、更大的视距概率和灵活部署特性,成为未来B5G/6G网络覆盖和容量增强的重要候选解决方案。然而,单个无人机通信能力受限,无法为用户提供持久而稳定的服务。同时,无人机大概率的视距链路在提升服务链路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强同频干扰。因此,为了保证无人机网络服务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提出了用户为中心的无人机基站群组,群组内的无人机通过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JT)的方式同时为用户服务,以增强数据传输的鲁棒性。特别的,每个无人机配备F根天线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采用迫零波束赋形减少小区间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使得网络信干比覆盖率最优的和无人机群组大小和无人机部署高度。
-
公开(公告)号:CN191739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610152907.5
申请日:2006-09-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6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其中在所述OFDM系统中发送端共有Tx个发送天线接收端有Rx个接收天线,DFT点数为N,总共有L(N/2<L≤N)个子载波,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每根发送天线上形成导频符号,然后加上循环扩展CP,与数据符号形成发送帧通过发送天线发送出去;每根接收天线收到信号之后,将导频符号提取出来,去掉CP,然后与本地产生的符号序列进行时域上信号的相关,得到带噪声的所有发送天线到所述接收天线受到的信道衰落的时域冲激响应;将对应发送天线到所述接收天线受到的信道衰落的时域冲激响应取出,去除噪声影响并对所述冲激响应进行DFT,得到需要的频域信道估计结果;对每根接收天线上的数据进行同样的操作,得到从Tx根发送天线到Rx根接收天线的频域信道估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7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6272.8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48/16 , H04W56/00 , H04B7/06 , H04W72/04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G智能反射面辅助网络小区搜索方法及设备,涉及无线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同步装置;首先,针对基站,终端和IRS组成的通信场景中,采用三种方式拓展SSB数目以匹配基站IRS联合波束数量;然后,当IRS动态开启/关闭,基站依据波束扫描需求重新确定一次波束扫描的SSB数量,并依据SSB数目拓展对基站IRS联合广播的信令内容进行更新;在此基础上,进行SSB发送时的基站、IRS联合广播流程;最后,终端进行小区搜索时按照默认周期在预定义的频点上检测SSB,若终端配置多个接收预定义方向,通过轮询方式在每个接收预定义方向进行检测,在不同SSB数目拓展方法下,依据解析的SSB接收对应的SIB1以及OSI。本发明实现用户发现最佳的基站IRS联合波束。
-
公开(公告)号:CN11354187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62162.1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通过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60GHz频谱下,当用户终端与对端基站的在调度物理资源的过程中,可以由终端在接收到物理资源时,第一时间反馈一个用于告知对端基站自身是否接收到全部物理资源的指示标识符后,并在后续再进行HARQ反馈数据的发送。进而实现一旦基站得知终端已接收到全部物理资源的指示标识符后,即便在监听时间内未收到反馈数据时,也无需重新发送物理资源。进而避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无谓传输功率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30542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0721824.0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无人机站点群组网的快速波束跟踪机制。具体的,用户通过上行波束扫描选择最优波束对与无人机群组建立波束对连接,并将次优波束对作为备份波束对;随着无人机站点和用户的移动,若原服务波束对和备份波束对都无法满足链路性能需求,用户对原服务波束对进行分层的两次波束跟踪;若原服务波束对两次波束跟踪结果仍无法满足波束对链路性能要求,用户对原备份波束对进行分层的两次波束跟踪。本发明的快速波束跟踪方法中增加了快速波速恢复过程,并且基于先前的波束跟踪结果来调整波束跟踪地区,与基于IEEE 802.11ay协议中的波束跟踪方法相比,在保证波束链路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波束跟踪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043054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21824.0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无人机站点群组网的快速波束跟踪机制。具体的,用户通过上行波束扫描选择最优波束对与无人机群组建立波束对连接,并将次优波束对作为备份波束对;随着无人机站点和用户的移动,若原服务波束对和备份波束对都无法满足链路性能需求,用户对原服务波束对进行分层的两次波束跟踪;若原服务波束对两次波束跟踪结果仍无法满足波束对链路性能要求,用户对原备份波束对进行分层的两次波束跟踪。本发明的快速波束跟踪方法中增加了快速波速恢复过程,并且基于先前的波束跟踪结果来调整波束跟踪地区,与基于IEEE 802.11ay协议中的波束跟踪方法相比,在保证波束链路性能的同时减少了波束跟踪开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