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电功率与负荷预测的微网电能质量与能量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3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811623612.0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发电功率与负荷预测的微网电能质量与能量协同控制方法,包括:预测短时所需的发电功率与负荷,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微网发电与用电计划;评估所述微网发电与用电计划是否同时满足指标,若是则按照所述微网发电与用电计划运行,在运行过程中预测超短时所需的发电功率与负荷;根据预测得到的结果调整所述微网发电与用电计划,制定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动态联动控制策略;评估所述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动态联动控制策略是否同时满足指标,若是则微网按照所述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动态联动控制策略运行。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将微网能量的经济调度与电能质量控制结合起来,构成协同控制方法,提高了微网电能质量,并提高了微网运行的经济性。

    一种用于微网的监控一体装置与分布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426609.5

    申请日:2021-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微网的监控一体装置和分布式控制方法,一体装置包括控制模块、电能主电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能变换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能主电路完成直流电与交流电之间转换;冗余能力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电能变换控制单元和协调控制单元的控制任务情况,分担所述电能变换控制单元和所述协调控制单元溢出的控制需求;协调控制单元,用于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得出协同控制策略;所述协同控制策略包括对微网功率进行调度的策略、对微网中的谐波进行治理的策略。本发明将数据集中在协调控制单元处理,不再进行与微网中央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远距离传输,即实时的、近距离的、多机协同的对微网的各项指标进行控制,避免处理或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使得对微网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高。

    一种机车用变压器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1068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446139.9

    申请日:2017-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车用变压器,包括铁芯、封装部件和绕组,铁芯由铁芯柱和铁轭构成心式结构,并利用封装部件进行铁芯的固定与封装,铁芯柱横截面呈多边梯形结构,其近似圆直径介于270毫米与290毫米之间时,铁芯柱的级数大于11级;绕组包括低压绕组和高压绕组,绕组采用同心式,且绕组沿铁芯柱的轴线方向分为上、下两层,形成双绕组四分裂结构;上层绕组的顶部、两层绕组之间以及下层绕组的底部均设置有绝缘端圈,绝缘端圈用于绝缘。在机车用变压器空间及重量的限制条件下,本机车用变压器不仅满足大容量、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技术要求,还可以减少漏磁及涡流损耗,从而使得该机车用变压器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

    用于柔性互联微网群的多模态并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31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73295.7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网群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柔性互联微网群的多模态并网控制方法,包括:使柔性互联开关处于待使用状态,各微网子网通过公共连接点并入配电网,实现微网群独立并网模态;各微网子网通过公共连接点并入配电网,且其中部分微网子网通过柔性互联开关相互连接,实现微网群局部互联并网模态;各微网子网通过公共连接点并入配电网,且所有微网子网通过柔性互联开关相互连接,实现微网群全部互联并网模态;部分微网子网通过公共连接点并入配电网并通过柔性互联开关相互连接,未通过公共连接点并入配电网的微网子网接入柔性互联开关端口进而间接并入配电网,实现微网群间接并网模态。本发明解决了柔性互联微网群的并网模态及其控制问题。

    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微网群电能质量问题抑制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0008.1

    申请日:2024-0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网群控制技术领域,公开基于自适应虚拟阻抗的微网群电能质量问题抑制系统和方法,包括自适应虚拟阻抗生成单元、n个微网群电能质量监测单元、若干个连接阻抗控制单元,n个微网子网的输入端连接于配电网母线,微网群电能质量监测单元与微网子网一一对应连接,n个微网群电能质量监测单元的输出端均与自适应虚拟阻抗生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一个所述连接阻抗控制单元连接于任意两个有连接关系的微网子网之间,自适应虚拟阻抗生成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若干个连接阻抗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解决微网群内部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微网群电能质量问题的分布情况,结合相应的电能质量抑制方法将电能质量问题抑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一种微型电网储能与太阳能路灯的互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2338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267240.6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电网储能与太阳能路灯的互联系统,包括路灯系统、微型电网系统、信息检测系统和交互系统;所述信息检测系统用于检测路灯系统的当前能量和微型电网系统的当前能量;所述交互系统用于,在路灯系统的当前能量富余时,将路灯系统的能量传输至微型电网系统,以及在微型电网系统的当前能量富余时,将微型电网系统的能量传输至路灯系统。本发明采用上述设计的系统,能够使太阳能路灯与微型电网实现能量交互,从而提高太阳能发电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太阳能路灯供电的可靠性。

    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储能装置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645172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893940.1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储能装置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检测获得所述储能装置的参数、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发电装置的参数、负荷的参数中的至少两种类型的参数;根据上述参数,利用遗传法生成控制策略,对所述DC/DC变换器进行控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RS232通信接口电路、电源电路及显示电路。本发明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以根据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实际发电情况,产生优化控制策略,使DC/DC变换器的充电与放电控制与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装置、负荷配合运行,实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最优控制。

    环形电抗器及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48998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02492.3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电抗器及装置,涉及电抗器的技术领域,包括磁芯和线圈,磁芯为环形磁芯,该环形磁芯包括第一磁芯柱和与第一磁芯柱对称的第二磁芯柱,第一磁芯柱设置有第一气隙和第二气隙,第二磁芯柱上设置有第三气隙和第四气隙,第一气隙和第二气隙与第三气隙和第四气隙关于环形磁芯的中心点对称;第一磁芯柱上设置有第一线圈,第二磁芯柱上设置有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关于环形磁芯的纵轴线对称。本发明通过对环形磁芯气隙结构的设计,加长了磁力线改变方向时的引导磁路,减小了漏磁情况,消除了气隙与气隙之间的漏磁,优化了磁场分布,减少了绕组上的磁力线,有效的降低了损耗。

    一种恒温取样枪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65065U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20501897.0

    申请日:2016-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煤粉燃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温取样枪,包括取样管和套设在所述取样管外的冷却管,所述取样管与所述冷却管之间套设有加热层,用于加热取样管,过加热层加热取样管,使得取样管管壁和管内的温度与锅炉炉膛相等或温差不大,如此,由锅炉炉膛进入取样管管内的烟气不会出现温度突变,不至于形成凝结水,烟气的物理化学性质不会出现变化,如此,通过本申请取样枪获取的锅炉烟气样本与锅炉内的烟气相同,采用该样本进行的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一种用于微网的电能质量动态调节器

    公开(公告)号:CN20984456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20979638.2

    申请日:2019-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网电能质量调节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用于微网的电能质量动态调节器,分别与微网、配网、负荷连接,所述微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包括:电能质量监测模块、功率监测模块、电能质量动态控制器、逆变器;所述电能质量监测模块用于检测配网、负荷的电能质量;所述功率监测模块用于检测微网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当微网产生电能质量问题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能质量动态控制器综合微网中供电侧与用电侧的功率平衡情况、逆变器的控制情况、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得出电能质量动态调节指令,调整各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进而使微网中达到功率平衡及电能质量最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