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混合储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339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809868.1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混合储能发电系统,属于储能发电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子系统、储热子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子系统、透平发电子系统;利用电网低谷电能储存液态空气、液态氧气、液态氮气;利用氧气作为燃料电池的阳极气体,增加了氧气分压力,改善了燃料电池性能;利用采用“高温燃气预热”与“电预热”两种预热方式为燃料电池预热,有效缩短燃料电池启动时间;利用液态空气储罐(6)中未液化空气的冷量对运行中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1)进行热管理,防止燃料电池运行超温;本系统具有储能密度大,功率密度高、运行模式灵活、对工程地址条件要求低的特点。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6994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60551.5

    申请日:2021-07-24

    Abstract: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储热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低温余热存储单元、吸收式热泵提质单元、中温蓄热单元三部分,可实现低温余热存储,并利用吸收式热泵提质单元对已储存的低温余热进行提质,最后将提质后的中温热能存储于系统内,从而将低品位的余热转变为高品位的热能并储存。实现了低温余热的低温储存、提质和中温储存及释放,扩大了原有低温余热的应用范围,与传统的储热方式相比,具有热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系统热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双级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6994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860662.6

    申请日:2021-07-24

    Abstract: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双级储热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对生产生活中的低品位余热进行储存,然后利用吸收式制热提质单元对储存后的低品位余热进行提质,最后利用中温蓄热单元将提质后的中温热能存储于系统中。实现了低温余热的低温储存、提质和中温储存及释放,扩大了原有低温余热的应用范围,与显热存储和潜热存储相比,具有热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系统热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测量与性能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802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695526.4

    申请日:2018-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测量与性能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储能子系统、多因素扰动量测控子系统、储气室实时传热量测量子系统和动态特性及性能分析子系统。本发明能够在不同充气流量、放气流量、最大储气压力、外界环境温度、储气室表面风速、储气室表面空气湿度、表面脏污程度条件下,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中的储气室进行实时传热量的监测与分析,准确掌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并对其运行性能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

    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7004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33400.3

    申请日:2017-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K27/00 F01D15/10 F01D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节流增湿增焓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括压气机、空气换热器、储气室、给水加热器和引射闪蒸器;压气机出口与空气换热器入口通过管路连接,空气换热器出口与储气室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储气室的放气口与引射闪蒸器的工作喷嘴通过管路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引射闪蒸管与给水加热器的水侧出口通过管路连接,给水加热器的水侧入口与水源连接,引射闪蒸器的出口与透平连接。本发明基于引射及闪蒸原理,利用压缩空气与高温水或水蒸气混合的方式使混合工质压力降低,单位体积工质的做功能力显著高于传统相同温度、压力参数下的压缩空气,可显著提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输出功率,而且无需设置储热装置,性价比高。

    压缩空气蓄能与联合循环集成的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233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1244.1

    申请日:2013-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Abstract: 一种压缩空气蓄能与联合循环集成的发电系统,它包括由依次连接的电动机、空气压缩机、大型储气室构成的压缩空气蓄能系统;空气透平发电系统;燃气轮机发电系统;蒸汽轮机发电系统;储热装置和储冷装置。所述大型储气室为空气透平发电系统和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提供压缩空气,所述储热装置吸收空气压缩机的排气显热并通过给水换热器加热蒸汽轮机发电系统的给水;所述储冷装置从空气透平的低温排气获取冷量并与蒸汽轮机发电系统的凝汽器进行热交换。本发明将压缩空气蓄能系统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空气压缩与膨胀环节热能的优化利用,提高了发电系统的热经济性和电网的调峰性能。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双级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6994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0860662.6

    申请日:2021-07-24

    Abstract: 一种低温余热增焓双级储热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对生产生活中的低品位余热进行储存,然后利用吸收式制热提质单元对储存后的低品位余热进行提质,最后利用中温蓄热单元将提质后的中温热能存储于系统中。实现了低温余热的低温储存、提质和中温储存及释放,扩大了原有低温余热的应用范围,与显热存储和潜热存储相比,具有热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系统热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一种基于化学提质蓄热的低温余热增焓储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861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60554.9

    申请日:2021-07-24

    Inventor: 冉鹏 张森 辛迪雅

    Abstract: 一种基于化学提质蓄热的低温余热增焓储热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本发明可基于化学提质蓄热原理对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中低温余热进行储存,且可对部分已储存的低品位余热进行化学提质,最后将提质后的中高温热能存储于系统内,实现了低品位余热的中低温储存、化学提质和中高温储存及释放,扩大了原有低品位余热的应用范围,与传统的储热方式相比,具有热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系统热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