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1900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11344.1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8L23/12 , C08L61/28 , C08L1/08 , C08L33/26 , C08K13/06 , C08K3/38 , C08K3/34 , C08K3/22 , C08K3/04 , C08K3/32 , C08K5/053 , C08K3/015 , C08K5/5313 , C08K5/521 , C08K5/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抗菌性复合聚丙烯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过滤材料包含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70~90 wt%的等规聚丙烯、3~10 wt%的功能负离子释放材料、3~10 wt%的纳米抗菌剂、2~5 wt%的氧化石墨烯、0.5~5 wt%的阻燃剂及1~3 wt%的分散剂。本发明的过滤材料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可制备成网状或织物等多种形式,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空气中污染物的去除,功能负离子释放材料采用压电材料,能够自发地产生负氧离子且不消耗能源、不产生臭氧等二次污染,释放的负氧离子与空气中带正电荷的颗粒物凝聚沉降,可快速去除颗粒物;采用两种以上的阻燃剂复配使用,可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采用氧化石墨烯作导电改性剂,既可增强压电材料的负离子释放能力,又可与纳米抗菌剂互补抗菌。
-
公开(公告)号:CN11020001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15279.X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体抗菌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称取铁电气石基材、吸附增强剂、复合分散剂加入混合溶剂中,在40~60℃环境下超声分散1~2h;将粘结剂加入得到的复合体系中,在40~60℃环境下继续超声0.5~1h;将符合配方比例的铜盐加入得到的复合体系中,充分混合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于100~150℃下反应24~72h;反应完全后,取出、冷却,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在-10~-30℃下冻干6~12h即得。本发明的水体抗菌材料可用于空气加湿器、净水器、空调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200012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15279.X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体抗菌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按配方比例称取铁电气石基材、吸附增强剂、复合分散剂加入混合溶剂中,在40~60℃环境下超声分散1~2h;将粘结剂加入得到的复合体系中,在40~60℃环境下继续超声0.5~1h;将符合配方比例的铜盐加入得到的复合体系中,充分混合后转移至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于100~150℃下反应24~72h;反应完全后,取出、冷却,用去离子水或无水乙醇洗涤并在‑10~‑30℃下冻干6~12h即得。本发明的水体抗菌材料可用于空气加湿器、净水器、空调等。
-
公开(公告)号:CN110115935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910514754.1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浓度甲醛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分步浸渍法,取一定量高比表面积多孔材料依次浸渍在高锰酸盐溶液、强碱溶液、化学吸附改性剂溶液以及抗菌剂溶液中,过滤干燥后既得低浓度甲醛净化材料。本发明在传统多孔材料物理吸附的基础上,通过原位再生MnO2和在材料表面增加碱金属成分,增加材料的有效氧空位,实现净化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催化分解性能。通过对预制备的净化材料进行化学吸附改性,提高材料对甲醛的化学吸附能力。通过对化学吸附后的材料进行抗菌处理,实现净化材料的环境耐受度,解决了目前大多数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染菌释放异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115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514754.1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浓度甲醛净化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分步浸渍法,取一定量高比表面积多孔材料依次浸渍在高锰酸盐溶液、强碱溶液、化学吸附改性剂溶液以及抗菌剂溶液中,过滤干燥后既得低浓度甲醛净化材料。本发明在传统多孔材料物理吸附的基础上,通过原位再生MnO2和在材料表面增加碱金属成分,增加材料的有效氧空位,实现净化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催化分解性能。通过对预制备的净化材料进行化学吸附改性,提高材料对甲醛的化学吸附能力。通过对化学吸附后的材料进行抗菌处理,实现净化材料的环境耐受度,解决了目前大多数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染菌释放异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0717887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558136.9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无雾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属于空气净化领域。该空气净化器结构中,底座水平设置在下壳体内侧底部,底座上端面中间位置一体垂直连接有环形柱状镂空结构的加湿滤网支架。加湿滤网支架向上穿过第二支撑环板,隔板与加湿滤网支架和下壳体间均留有间隙,加湿滤网支架上套有加湿滤网,隔板上套有净化滤网。下壳体上与净化滤网相对应的位置沿着周向均匀开有若干进风通孔,风扇固定在上壳体内,上壳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结构上简单紧凑,体积小巧,成本低。加湿滤网和净化滤网通过隔板隔开,空气依次经过净化滤网和加湿滤网,从而,净化滤网不易粘水,可有效延长净化滤网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1384273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1700653.5
申请日:2019-10-12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阻高效的可拆换式空气净化滤芯,包括前后贯通的滤芯外框,滤芯外框内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可向上抽出的抗菌粗效网、静电驻级HAF颗粒物过滤网和气体过滤网,其中,静电驻级HAF颗粒物过滤网和气体过滤网均为开放式通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滤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阻力小、噪音小的优点,可有效降低空气净化器的能耗。滤芯结构中,三个滤网间相互独立,向上从滤芯外框中抽出即可分别进行单独更换。抗菌粗效网前置,可将较大颗粒物在进入端处拦截,并将细菌杀死,因而滤芯中不易滋生细菌,于环境有益。
-
公开(公告)号:CN210721323U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21276919.8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南京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臭氧催化分解功能的笔记本电脑散热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和置物面板;支撑支架的顶部倾斜,底部水平;置物面板固定在支撑支架的顶部;置物面板中空,内部设有若干个可转动的风扇,风扇的转动平面与置物面板的上、下表面平行;置物面板的上表面为镂空的网状通风面;置物面板的下表面为臭氧分解滤网;笔记本电脑放置在置物面板上,风扇转动,笔记本电脑产生的热量随空气从网状通风面进入置物面板内,空气再经风扇的转动传送,穿过臭氧分解滤网,臭氧分解滤网分解空气中的臭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科学合理、多功能、节能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10809640.6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7/11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16/2458 , G06F16/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模拟预警和辅助决策系统及方法,用于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模拟预警和辅助决策系统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以及与中央控制模块相连的系统数据管理模块、环境风险地图模块、河流水环境模拟预测模块、应急处置决策支撑模块、应急管理库模块和融合通信模块。本发明基于环境风险要素及环境应急资源数据收集与获取,结合数据库技术构建了系统数据库,利用互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及查询功能,同时基于数字模拟技术提供突发水环境事件模拟预测和事件分析报告生成功能,配合环境风险要素及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及融合通信功能,有效提高了河流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决策效率及处置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059210.2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 ,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环保监测的土壤数据采集设备及方法,包括土壤采集腔、土壤采集端和控制系统,所述土壤采集端包括重金属采集装置和PH感应装置、数据采集单元、ADC单元、主控单元、通信单元,所述土壤采集设备在插入土壤时,所述土壤采集端未伸出土壤采集腔内。本发明能够有效保护土壤采集端,延长土壤采集设备使用寿命,使用了检测精度更高的重金属检测电路和PH检测电路,使得土壤数据采集更加精确,同时电路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器件较少,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和复杂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