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720673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3067805.2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风力发电机塔筒。其技术方案包括:塔筒主体和地基座,塔筒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底部固定环,底部固定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塔筒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顶部均布设有顶部安装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与底部固定环、顶板与顶部固定环配合,可以对塔筒安装连接时进行双重固定,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安装连接处出现扭曲变形的情况,提高了塔筒的稳定性,设置有保护杆与防坠落锥杆配合,可以在人员攀爬塔筒时进行保护,避免了人员在攀爬时出现坠落的情况,增加了人员攀爬塔筒时的安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1449932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23156720.7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F03D1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强风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包括扇片、第一支撑杆、漂浮板、连接板和底座,所述扇片一端与扇叶转轴前端相连,扇叶转轴后端与电机仓一端相连,电机仓底端与第一支撑杆上端相连,第一支撑杆底端与限位块上端相连。本抗强风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第二弹簧发生扭转将防浪圈距离拉近叠加,与此同时防浪圈会产生翻转的趋势,此时翻转的防浪圈通过第二弹簧产生压制力,层层叠加的防浪圈共同就可以共同叠加抵抗,产生迎浪的斜面,并将海浪产生的冲击力转化为向下压第二支撑杆的力,增强第二支撑杆的稳定性,削弱海浪对设备产生的共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容易受到浪潮影响而产生震动和遇到较强风力时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7648106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268317.9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 ,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润滑油自动置换装置,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风力发电机齿轮箱里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品质会逐渐降低,需要定期进行更换,目前,润滑油的更换通常采用人工操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大,且更换的润滑油很难回收。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齿轮箱润滑油自动置换装置,包括废油回收系统和新油加注系统,废油回收系统包括废油管、抽真空装置、吸油罐、放油电动阀和废油舱,新油加注系统包括新油管、油阀、压力继电器、油泵、新油流量表和新油舱。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实现了对齿轮箱中废油的自动回收和对新油的自动加注,大大提高更换齿轮箱润滑油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2632351U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20929892.2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成根 , 江海涛 , 宋立楠 , 孙德成 , 景洲 , 贾爱庆 , 金祝林 , 詹懿德 , 乔厚 , 祝周杰 , 黄国香 , 王义博 , 于珂 , 赖踊卿 , 厉旭婷 , 王乙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海上风电基础桩周冲刷实时监测装置,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包括水上单元、水下单元以及用于连接水上单元和水下单元的水密线缆,水下单元套设在钢管桩的外侧,水上单元安装在外平台的顶部,水下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异形钢板,多个第一异形钢板套设在钢管桩的外侧,多个第一异形钢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双螺母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钢管桩、第一异形钢板、第一双螺母螺栓、贴板、第二异形钢板、支撑钢管和第二双螺母螺栓的配合设置,进而使得水下单元具有可拆卸的功能,便于监测装置定期运维、检修和更换,同时可根据水下单元工作情况进行分段拆卸,而无需整体拆除。
-
公开(公告)号:CN21619780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334024.9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随动升降的海上风机登乘爬梯装置,包括钢管柱,钢管柱一端的外壁上设有第三圈梁,第三圈梁上方的钢管柱外壁上设有第二圈梁,第二圈梁底端的边缘位置处设有等间距的牛腿,牛腿的底端与第三圈梁的顶端固定连接,牛腿一侧的外壁上设有牺牲阳极,第二圈梁上方的钢管柱外壁上设有两组第一圈梁。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爬梯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还使得登乘效果好,不易腐蚀,不易损坏,结构简单,更换方便,且在运维人员上下时,与运维顶靠船舶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会同时和船舶上下移动,不会对登乘人员产生碰撞伤害,安全性好,而且达到了下爬梯转移时临时锁定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4504145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023156739.1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型海上风力发电设备运维装置,所述安装架底部四角均设有万向轮,安装架顶端表面设有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智能运维装置本体,智能运维装置本体右侧设有操作电脑,控制面板上方设有风级显示屏、发电机运行状态显示屏,发电机故障数据显示屏,运维方案推送显示屏;智能运维装置本体顶端设有信号接收发射器。本综合型海上风力发电设备运维装置,运维人员可以通过发电机运行状态显示屏显示的海上风级情况和连接发电机故障数据显示屏显示出的数据结合运维方案推送显示屏提示的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操作电脑通过信号接收发射器对海上发电机进行远程云控制,使设备维持在最佳工作状态,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0761180U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20925077.8
申请日:2019-06-19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IPC: B63B2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运维船用登靠风机基础装置,包括登塔安全跑道、滑轨和底座平台,所述滑轨安装在运维船上,所述登塔安全跑道通过底座平台和跑道安装件可旋转可滑移安装在运维船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登塔安全跑道通过滑轨和底座平台可滑移、可旋转、可一端升降地安装在运维船上,在使用过程中可确保在风浪较大的环境下登塔安全跑道的一端还安稳地固定在风机基础上,在提高了海上风电场的可达性的同时也大大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上层顶靠滚轮和下层顶靠滚轮的设置可避免运维船在沉浮的过程中与风机基础发生硬摩擦,造成风机基础或运维船的损坏,对风机基础或运维船起到保护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7565781U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721278676.2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无锡东方船研高性能船艇工程有限公司 ,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国内现有运维船无特定船型和标准,一般采用常规船型或渔船、拖船、趸船等非专业性船舶,目前这类船型具有航速低,耐波性差等缺点,无法保证运维工作人员登乘风机作业及返回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专业风电运维高速双体船,从上至下依次包括上层建筑、甲板和船体,其中船体为双体船,双体船船艉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阻流板,阻流板顶部固定在船艉艉封板下端,底部向下方水面延伸,阻流板的外形与船体艉封板型线一致,双体船还设置有防撞装置以及用于产生大推力的导管桨全回转推进器。本实用新型具有高航速和高耐波性,可以保证运维人员的登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554230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23327629.1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型风力发电机组。其包括:箱体、密封箱和发电机本体,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箱,密封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电机本体,传动轴外围的密封箱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件,传动轴外围的固定件内部安装有限位轴承,密封箱顶部与底部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板,且密封箱底部的箱体内部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温湿度传感器,发电机本体的另一侧贯穿密封箱固定安装有导热棒,且导热棒外围的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工作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与密封防水效果,同时具有高效除湿与散热效果,增加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16190614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2334000.3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中广核如东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机组新型吊装装置,包括叶片、发电机和牵引电机,叶片的一侧固定有传动总成,且传动总成的一侧固定有发电机,发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牵引轮,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负压风机、隔栏网、盒体、通风管、铜片和排放口,盒体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一侧,盒体的内部安装有隔栏网。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风机将外界的空气导入通风管的内部,带走通风管的热量,同时通风管吸收装置内部的热量,使装置内部的温度降低,热空气经过排放口排出装置,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便于散热功能,实现装置的散热,防止装置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损坏,提高了此装置的功能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