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2818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11246291.8
申请日:2016-12-29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00
CPC分类号: G01R31/00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储联合发电装置的并网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测试上位机、数据采集模块、模拟电网、电网、并网测量柜、单向直流源、双向直流源、RLC负载和被测光储联合发电装置,并网测量柜将系统中模拟电网、检测装置、模拟直流源整合为一个整体,能够适用于直流侧并联光储一体装置、交流侧并联装置和光储联合发电系统的检测,提高了光储联合发电装置测试的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4241545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736689.X
申请日:2014-11-28
IPC分类号: G01R19/1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全量程范围电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电流传感系统、对所述电流传感系统输出的总二次回路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和数据存储的数据采集仪、接受所述数据采集仪发出的二次回路电流信号的总控系统和通过所述综控系统给出的指令控制支路的投入情况的回路选择开关;所述电流传感系统通过双路供电系统为其供电。所述装置可以实现对数值远超其内部电流传感器量程的电流进行测量,并可实现全测量范围高精度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203352191U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20250550.X
申请日:2013-05-09
IPC分类号: H02J3/38
CPC分类号: Y02E10/563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适应性光伏逆变器检测系统,包括隔离变压器、光伏电池模拟电源、模拟电网装置、多抽头变压器、防孤岛检测装置、光伏电站和储能系统;其400V公用配电网进线与隔离变压器连接后再依次与电源进线母线和试验母线连接;电源进线母线分别与光伏电池模拟电源、模拟电网装置、光伏电站和储能系统连接;模拟电网装置的输出端依次与多抽头变压器和防孤岛检测装置连接;被测逆变器的输入端与光伏电池模拟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多抽头变压器连接。该系统能够满足目前市场上100kW以下、任意输出电压等级的中小型光伏逆变器测试要求,且实现检测流程的高度自动化,并可适应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597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74122.X
申请日:2023-11-08
申请人: 徐州工程学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快速频率响应速率监测系统。该光伏电站快速频率响应速率监测系统,包括:传感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指定光伏电站对应的监测传感数据,并对监测传感数据进行预处理;监测评估指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处理后的监测传感数据分析出监测评估指数数据;速率综合监测指数分析模块:用于根据监测评估指数数据分析出速率综合监测指数。本发明通过通过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光伏电站的监测传感数据,对监测评估指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出速率综合监测指数,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光伏电站的响应速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准确地监测光伏电站的响应速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495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810342365.0
申请日:2018-04-16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西田 , 赵大伟 , 钱敏慧 , 徐阳 , 姚良忠 , 朱凌志 , 陈梅 , 吴福保 , 丁杰 , 周邺飞 , 李官军 , 胡安平 , 赫卫国 , 夏烈 , 华光辉 , 姜达军 , 刘艳章 , 韩华玲 , 张磊 , 陈宁 , 彭佩佩 , 栗峰 , 汪春 , 江星星 , 居蓉蓉 , 秦昊
摘要: 一种次同步阻尼控制系统及参数优化方法,包括: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连接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块;所述次同步阻尼控制器包含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带通滤波器、补偿器和限幅模块;其中所述补偿器,用于获取从带通滤波器提取的次同步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振荡信号,对所述振荡信号进行相位校正和放大,并通过限幅模块进行输出;所述电磁暂态仿真模块,用于基于风电场功率波动对所述补偿器中影响补偿性能的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中次同步阻尼控制器的控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SSO,其中补偿器可根据系统补偿需要选取单个或多个超前‐滞后单元,适用性好;并且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仅作用于次同步振荡模态的频率范围,系统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122356.9
申请日:2021-09-24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储能系统防孤岛保护能力现场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步骤S101选取储能系统中一半数量的储能变流器为被测对象,并将所有被测对象作为放电单元,另一半数量的储能变流器为负载单元;步骤S102调节所述负载单元的运行参数,直至储能系统满足预设约束条件;步骤S103断开储能系统的并网开关,记录所述被测对象的运行时间或脱网跳闸时间;步骤S104将所述被测对象与负载单元进行身份互换并重复执行所述步骤S102至步骤S103。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当前通过RLC负载测试费时费力的问题,能够高效准确的测试储能系统的防孤岛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65007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611142557.4
申请日:2016-12-13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虚拟同发电机并网检测系统及方法,检测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位机、下位机仿真器、I/O模块、待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器和数字录波仪,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半实物仿真的虚拟同发电机并网检测系统可对多种类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及其中不同类型的储能单元、光伏发电单元、风电机组进行系统建模仿真。作为对虚拟同步发电机发电单元并网性能检测的新方法在完成待测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数学建模基础上,便可进行系统级的半实物仿真检测,集成度高。可满足市场上各种不同电压等级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并网性能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742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73537.X
申请日:2023-02-0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48
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站动态有功功率调节方法和系统,根据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状态更新电导比例系数和控制误差;并通过电站控制设备采集并网母线的有功功率;最后根据并网母线的有功功率和前一时刻的电导比例系数以及对应的控制误差计算新能源电站的有功功率;电导比例系数为前一时刻的新能源电站的有功功率与对应的并网母线的有功功率之比,控制误差与同时刻的电导比例系数相关联。本发明通过根据新能源电站的运行状态更新电导比例系数和控制误差,同时采集并网母线的有功功率,并根据这些实时的数据计算新能源电站的有功功率,实现了有效避免出现两次调节的情况,同时加快调节时间,使时间和功率精度都满足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
公开(公告)号:CN110632532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1810643955.7
申请日:2018-06-21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4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多组串型光伏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模拟电网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功率放大器;所述半实物仿真平台用于:基于被测设备的电流,模拟所述被测设备接入电网,并采集接入节点三相并网电压;基于所述接入节点三相并网电压生成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到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功率放大器用于:基于所述控制指令、接入功率放大器的被测设备的电流和电压进行控制,生成测试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能够实时改变并模拟任意电网电压、线路阻抗,通过功率放大器输出,比现有模拟电网测试装置设置更加灵活,具有通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61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768409.0
申请日:2019-08-20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大伟 , 钱敏慧 , 马进 , 刘艳章 , 姜达军 , 夏烈 , 包斯嘉 , 李官军 , 韩华玲 , 张磊 , 陈梅 , 姚良忠 , 吴福保 , 丁杰 , 朱凌志 , 陈宁 , 赵亮 , 葛路明 , 彭佩佩 , 胡安平 , 陶琼 , 江星星 , 居蓉蓉 , 秦昊 , 胡东平 , 丛从
IPC分类号: H02J3/24
摘要: 一种抑制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的阻尼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根据机组运行参数计算得到高压缸转子速度偏差量的标幺值、功率偏差量的标幺值和发电机转速偏差量的标幺值;将所述高压缸转子速度偏差量的标幺值和发电机转速偏差量的标幺值进行次同步振荡抑制处理得到次同步振荡控制信号;将所述高压缸转子速度偏差量的标幺值和功率偏差量的标幺值进行低频振荡抑制处理,得到低频振荡控制信号;将所述次同步振荡抑制信号和所述低频振荡抑制信号输入励磁控制系统,对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进行综合抑制。有效解决了低频振荡和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或控制器往往独立设计,并依托不同的控制装置实施,不同控制之间缺乏协调的问题,且考虑了超低频振荡模式,作用范围全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