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918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415268.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包括步骤1:依据储能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建立储能变流器模型;步骤2:对储能变流器开展实验室型式试验,得到储能变流器的实际测试数据;步骤3: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储能变流器模型的仿真数据;步骤4:对仿真数据和实际测试数据进行区间划分;步骤5:计算各区间内仿真数据与实际测试数据的试验数据误差,依据试验数据误差和误差阈值对储能变流器模型进行验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变流器的模型验证方法,能够有效评价储能变流器模型的准确性,可用于含储能变流器的新能源发电并网性能评价,满足规模化新能源发电低电压穿越等并网性能评价需求。

    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638531.3

    申请日:2014-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流侧光伏阵列可到达的最大功率点和光伏逆变器MPP电压范围;选择光伏阵列,并与光伏逆变器进行匹配;确定光伏组件单峰P?V曲线;设置光伏阵列双峰MPPT测试效率P?V曲线,完成对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本发明通过对直流源编辑不同功率和不同遮挡程度下的双峰I?V曲线,测试与评价光伏逆变器跟踪双峰I?V曲线最大功率点的能力,该发明填补了目前对双峰I?V曲线MPP跟踪效率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空白。

    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7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38531.3

    申请日:2014-1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直流侧光伏阵列可到达的最大功率点和光伏逆变器MPP电压范围;选择光伏阵列,并与光伏逆变器进行匹配;确定光伏组件单峰P-V曲线;设置光伏阵列双峰MPPT测试效率P-V曲线,完成对光伏逆变器双峰动态/静态MPP跟踪效率测试。本发明通过对直流源编辑不同功率和不同遮挡程度下的双峰I-V曲线,测试与评价光伏逆变器跟踪双峰I-V曲线最大功率点的能力,该发明填补了目前对双峰I-V曲线MPP跟踪效率测试与评价方面的空白。

    一种光伏电站系统性能比加权在线评估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54279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1092914.0

    申请日:2016-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系统性能比加权在线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上位机操作系统发指令对各模块GPS校时进行同步高精度测量,各模块与上位机之间通过高速无线传输装置建立通讯,数据实时传输到上位机数据库,通过上位机分析得到各子系统性能比(PR),再根据测试期间各子系统组件实际运行容量占全站光伏组件实际运行容量的比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光伏电站整体系统性能比(PR),性能比(PR)变化情况可实时呈现在上位机界面,也可通过报表形式导出各子系统及光伏电站整体系统的日PR值、月PR值以及年PR值。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增大了评估方法的适用范围,可以长期在线测试与评估,提高了评估数据的丰富性、客观性与可靠性。

    一种基于数模混合仿真的无功优化器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2571.7

    申请日:2015-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8 H02J3/383 H02J2003/007 H02S5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模混合仿真的无功优化器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光伏电站等效模型;采集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和并网电流,并输出至无功优化器的控制器;无功优化器的控制器接收调度下发的无功指令信号或者依据电网的状态变化发出的响应信号,计算出光伏电站内各发电设备模型的无功指令信号,向光伏电站内各发电设备发送无功指令信号;发电设备接收到无功指令信号后,按照指令信号做出响应,记录光伏电站并网点电压和并网电流信号,得到光伏电站静动态无功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光伏电站整站无功响应的各项性能指标,评估该无功优化器的控制性能。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由于受光伏电站容量限制,现有测试装备无法对光伏电站无功优化器开展测试的难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