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8290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45945.7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暂态安全约束的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属于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领域。本发明基于EEAC理论将暂态安全约束加入到现有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中,在以调峰调频约束为基准的现有评估方法上,充分考虑外送通道的暂态安全稳定约束,量化暂态功角稳定裕度、暂态电压安全裕度及暂态频率跌落可接受性裕度,依照失稳模态下的新能源机组出力调整灵敏度高低确定机组调整次序。本发明能实现暂态失稳限制故障集下新能源机组出力的最优调整,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对新能源并网的最大接纳。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905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145945.7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
IPC: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暂态安全约束的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属于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领域。本发明基于EEAC理论将暂态安全约束加入到现有新能源接纳能力评估方法中,在以调峰调频约束为基准的现有评估方法上,充分考虑外送通道的暂态安全稳定约束,量化暂态功角稳定裕度、暂态电压安全裕度及暂态频率跌落可接受性裕度,依照失稳模态下的新能源机组出力调整灵敏度高低确定机组调整次序。本发明能实现暂态失稳限制故障集下新能源机组出力的最优调整,在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实现对新能源并网的最大接纳。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723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130323.7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频率恢复效果的可中断负荷参与旋转备用协调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规划运行领域。本发明计及故障发生的概率及其引起的有功缺额的大小,考虑各发电机组提供的旋转备用容量大小及其调差系数、各可中断负荷提供的旋转备用容量大小及其频率调节系数、以及系统的频率恢复效果要求约束,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可中断负荷参与旋转备用的协调优化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考虑频率恢复及实际功率缺额故障发生的概率,其优化结果可以给电网发电计划、方式制定运行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49157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510130323.7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频率恢复效果的可中断负荷参与旋转备用协调优化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规划运行领域。本发明计及故障发生的概率及其引起的有功缺额的大小,考虑各发电机组提供的旋转备用容量大小及其调差系数、各可中断负荷提供的旋转备用容量大小及其频率调节系数、以及系统的频率恢复效果要求约束,以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可中断负荷参与旋转备用的协调优化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考虑频率恢复及实际功率缺额故障发生的概率,其优化结果可以给电网发电计划、方式制定运行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06951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345356.3
申请日:2015-06-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综合风险的月度输变电设备检修计划协调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针对检修计划月度的候选检修设备,获取相关信息;基于设备检修对电网运行影响的分析,对候选检修设备进行分组,形成若干项检修任务;从设备资产损失风险和电网运行安全风险两个维度,计算在计划月度内不进行检修的综合风险;对检修任务进行风险预警和紧迫性分类;计算相应的检修导致的电网运行控制代价和检修任务实施后降低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协调紧急检修任务的计划时段;协调建议检修任务的计划时段。本发明为实现输变电设备检修收益最大化与检修代价最小化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检修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3374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710537021.0
申请日:2017-07-0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需求响应信息的电力信息物理耦合建模方法,属于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中的频率稳定控制问题,提出利用需求响应资源参与系统频率控制过程,在传统频率响应模型中加入需求响应反馈控制环,该反馈环考虑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调频的能力以及信息系统通信延时等特性,建立电力信息物理耦合模型。本发明实现了电力信息物理耦合系统中信息侧与物理侧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751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0321347.5
申请日:2016-05-1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接入与需求侧响应参与短期发电计划安排及备用优化配置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规划运行领域。本发明获取电力系统基本数据,以系统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基于分解协调的思想,将求解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的优化模型的问题分解为包括第1个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子问题以及一次备用充裕性检查子问题、二次负备用充裕性检查子问题、二次正备用和三次备用充裕性检查子问题在内的四个子问题进行求解,如果后三个子问题经检查均满足,则问题得解,如果不满足,则修改机组及各类备用配置后再进入第1个安全约束机组组合子问题中,重新求解,直到最后收敛。本发明能够有效求解大规模多故障态随机机组组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5884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24215.8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4S20/222 , H02J3/00 , H02J3/14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频率安全约束下的机组日前发电计划及旋转备用优化安排方法,适用于大扰动下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电力系统日前发电计划和旋转备用优化配置。本发明方法在现有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和旋转备用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将频率安全性引入约束条件中,从而提高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并提出一种计及频率安全性的旋转备用评价指标。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可获得兼顾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日前发电计划和旋转备用优化配置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05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916033.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 H02J3/16 , H02J3/386 , H02J2003/003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对风电波动的FACTS与OLTC在线电压协调控制方法与系统,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线协调控制主站在获取未来时段的风速预测曲线后,计算其系统总体电压偏差;通过对OLTC动作与电压变化的进行摄动,根据摄动结果决定OLTC动作策略,使系统总体电压偏差不断减小;在此基础上,计算各FACTS设备无功补偿变化对各电压考核点母线电压的灵敏度矩阵,以FACTS设备无功补偿变化量和电压偏差最小为优化目标,求取FACTS动作策略。本发明可将OLTC和FACTS调压手段结合起来,实现电压稳定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95854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511019740.0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容串联型FACTS设备的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FACTS设备自身的特性及自动发电控制自身功能的缺陷和不足,在原有的自动发电控制基础上,将AGC控制区域划分为两个小区域,并将串联型FACTS设备融入现有的AGC控制平台实现自动发电控制。本发明可使得大区域内的AGC机组出力与负荷功率保持平衡,而且可使得大区域内部或小区域之间联络线上的功率保持恒定或在某一个范围内,而且兼容于现有的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体系,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