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13929B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710418064.7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非牛顿流体和包含微纳米颗粒的牛顿流体输送的控制单元;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为所述非牛顿流体和牛顿流体输送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包含分离通道的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通过管道与动力单元连通,所述分离通道流过所述非牛顿流体和包含微纳米颗粒的所述牛顿流体,两种流体之间形成使微纳米颗粒同时受惯性力和粘弹性力作用而分离的至少一接触界面;设置在所述分离单元的末端,对分离后的不同直径的微纳米颗粒进行收集的收集单元。本发明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采用界面效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分离尺寸相近的颗粒。

    基于界面效应的癌细胞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551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19744.4

    申请日:2018-07-24

    Inventor: 孙佳姝 田飞 刘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M4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效应的癌细胞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利用细胞在血液和非牛顿流体接触面位置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惯性力和粘弹性力,癌细胞尺寸较大能够穿过界面,血细胞尺寸小,不能穿过界面,从而将癌细胞在血液中分离出来,包括:用以注入和输送所述血液的血液注入区;用以注入和输送所述非牛顿流体的非牛顿流体注入区;设置在所述血液注入区末端并与其相连,用以对所述血液和非牛顿流体进行汇流并分离其中细胞的分离通道;与所述分离通道末端相连,用以分离所述血液和非牛顿流体的分离区。本发明基于界面效应的癌细胞离装置采用界面效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实现癌细胞在全血里的分离。

    核酸检测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4214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85803.6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检测方法,步骤a,在芯片上层的加样孔将核酸样本添加到芯片中层内的样本室;步骤b,按照第一预设转速旋转芯片,将核酸样本从样本室依次排入样本分流通道、样本等分室,多余核酸样本进入到第一废液室;步骤c,芯片停止转动,样本等分室中的样本流入第一虹吸阀;步骤d,芯片以第二预设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第一虹吸阀里的液体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进入到反应室,FTA卡提取并吸附样本中的核酸。本发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只需单次加样即能够实现核酸的检测,控制精度高。

    一种微流控芯片、手动离心装置及核酸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4347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59704.0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手动离心装置及核酸检测方法,包括至少一加样层和设置在所述加样层下侧的通道层;其中,在所述通道层的上表面设置若干沿中心分布、以装载待测试剂并将待测试剂传输至其中一腔室的测试单元,每个所述测试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相互之间通过通道连接的腔室;所述加样层沿中心周向设置若干与所述通道层对应的加样孔,以向对应的所述测试单元的其中一腔室内注入试剂。发明手动离心装置,不依赖外接电源的便携装置,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集成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实现快速、便捷的核酸分析,用于大规模传染病、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紧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现场诊断。

    一种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1392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18064.7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非牛顿流体和包含微纳米颗粒的牛顿流体输送的控制单元;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为所述非牛顿流体和牛顿流体输送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包含分离通道的分离单元,所述分离单元通过管道与动力单元连通,所述分离通道流过所述非牛顿流体和包含微纳米颗粒的所述牛顿流体,两种流体之间形成使微纳米颗粒同时受惯性力和粘弹性力作用而分离的至少一接触界面;设置在所述分离单元的末端,对分离后的不同直径的微纳米颗粒进行收集的收集单元。本发明基于界面效应的微纳颗粒分离系统采用界面效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分离尺寸相近的颗粒。

    新型冠状病毒等温扩增引物、检测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74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519305.9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等温扩增引物,所属引物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基因的引物组:N基因、E基因、ORFlab基因。还提供了其检测方法及检测试剂和试剂盒。本发明引物结合其他市售试剂,可以组成新型冠状病毒LAMP检测试剂盒,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筛查。本发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新冠病毒感染筛查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装置和应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283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364679.8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流控核酸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微流控芯片、控制系统、试剂加注系统、温控系统、运动系统和荧光检测系统。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通量集成化全自动微流控核酸检测装置,配合集成化微流控核酸检测芯片使用,可以在完成进样后由核酸检测设备自动化实现包括核酸提取,扩增,检测在内的全流程高通量核酸检测和病原体筛查。本发明装置用于等温核酸扩增和检测,同时兼容变温核酸扩增。等温扩增不需要设置温度循环,温控更简单,反应时间短。

    纳米颗粒检测微流控芯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304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9251.7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颗粒检测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温控机构、腔体和激光器,还提供了其应用。本发明微流控芯片可以准确、快速地对纳米颗粒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进行检测分析;具有温控功能,半导体温控片可对纳米颗粒溶液进行0~100℃范围内的温度调节,保证纳米颗粒始终处于最适条件中;外形小巧、结构精细,可与其他分析检测模块组合运行,使用方便。

    制备纳米颗粒的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433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09228.8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的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本发明适用于自动化、高通量地合成纳米颗粒,并对产物进行光谱学分析,得到其浓度、尺寸等信息。模块化微流控芯片利用尺寸在几十到几百微米的微通道作为反应器进行连续流动合成,可实现对温度、流速等反应条件的反馈调节,和生产的扩大化。此外,试剂和样本的消耗量可随技术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减小;微流控芯片也易于集成和操控,实现自动化。

    基于多种核酸反应的核酸检测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088230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85842.6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核酸反应的核酸检测芯片,包括芯片上层、芯片下层和芯片中层,芯片上层、芯片中层和芯片下层顺次设置,在芯片中层内设置FTA卡,所述芯片中层包括:设置在中间位置的样本室单元,其存储顺序加入的核酸样本,并在旋转作用下将核酸样本分散至相应的仓室;与所述样本室单元连通,并通过虹吸现象将指定的核酸样本引入反应室单元的第一虹吸阀;与反应室单元连通的试剂存储导入单元,其内存储有与指定的核酸对应的反应试剂,在反应室单元内导入核酸样本后,向反应室单元内导入反应试剂,以使反应试剂与核酸样本反应。本发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人员只需单次加样即能够实现核酸的检测,控制精度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