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05107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10089500.6
申请日:2009-07-2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消息流量环境变化并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匿名需求的消息混合匿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在传统的消息混合匿名通信装置中引入了流量环境感知器和用户匿名期望值提取模块,其中流量环境感知器用于获取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dt,然后根据该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可以计算消息输出概率p(mi),当消息刷新时机到来时,以概率p(mi)输出消息mi,以概率1-p(mi)保留消息不输出;其中,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dt=β·nt+(1-β)·dt-1,nt为当前单位时间内到达的输入消息个数,β为平滑常数,dt-1为上一单位时间的流量特征值;消息输出概率用户匿名期望值提取模块用于在消息中提取用户设置的匿名期望值参数α,该参数表示消息输出概率随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变化而变化的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28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91957.2
申请日:2020-12-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951 , G06F16/9535 , G06F16/22 , G06F16/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通道代理的数据获取方法、系统及装置,数据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所需数据中的关键词;根据获取的关键词调用分布式爬虫框架;所述分布式爬虫框架中设置有多个爬虫节点;改变所述爬虫节点的IP;接收不同IP的爬虫节点爬取的网页数据;对接收到的网页数据进行数据抽取、转换、装载处理,得到有效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存储。本申请通过分布式爬虫框架中的多个爬虫节点形成多通道代理,通过在每次爬取信息前改变分布式爬虫框架中爬虫节点的IP,能够绕过数据提供网站的反爬虫检测手段,用爬虫节点达到多通道代理、发现情报以及清洗、转换等操作,保证数据的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5025013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324464.2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29/06 , H04L29/12 , H04L12/74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优先级Trie树的动态IP匹配模型,其包括:BIPT匹配模型的构建过程;BIPT树的前缀插入操作;BIPT树的前缀删除操作;BIPT树的IP匹配操作。与现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出了基于优先级Trie树的动态IP匹配模型,利用优先级Trie树在IP查找方面的优越性,提高它在更新方面的性能。利用B*树保证在更快定位到优先级Trie树分支,同时能以更小的概率分配索引结点。本发明提出的算法与已有的优先级Trie树相比,不仅减少了前缀更新时的开销,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查找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474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410343212.X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机出入度的检测网络异常行为的方法,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种主机属性判定,攻击检测方法,在技术难度较低,资源耗用较小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一定量种类的网络行为检测,异常行为监测。首先定义度、出度和入度;其中,度是四元组连接的数量;出度是指主机向其他主机发出的四元组连接的数量;入度是指主机接收其他主机的四元组连接的数量;该方法根据主机的出入度比例是否超出已知范围,以实现网络异常行为的检测;不同业务主机的出入度比例范围不同。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64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77615.5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卫冰洁 , 王啸 , 熊刚 , 贺欣 , 石俊峥 , 刘培朋 , 李镇 , 周立 , 王秀文 , 贺龙涛 , 李晓倩 , 袁媛 , 朱佳伟 , 李城龙 , 张慧 , 曹首峰 , 于贺威 , 王大伟 , 刘阳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6/2282 , G06F16/2255
Abstract: 为了提升多线程对哈希表操作的高效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并发哈希表的无锁操作方法。当需要对哈希表进行插入操作时,首先构造新增的值对象,并将对象中的next指针指向键值对应的哈希槽中的指针指向的对象,同时利用原子操作将对应哈希槽中的指针指向新增的对象;当需要对哈希表进行删除操作时,利用原子操作将对应的对象从链表中移除;当需要对哈希表进行更新操作时,首先构造需要更新的对象的副本,并进行更新,同时原子地将更新后的对象插入到链表中;对于删除对象的回收,利用Hazard指针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5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210591568.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12/721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匿名通信系统的可调节机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对匿名通信系统进行建模,修改路径选择算法;S2.各个用户根据对匿名度和性能的要求,在匿名度由高到低而性能由低到高的A、B、C、D、E5个可调节选项中进行选择;S3.匿名通信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可调节选项,在路径选择算法中使用不同的路径长度,构建匿名路径;S4.用户可以更改可调节选项,匿名通信系统则相应调整其匿名通信路径的路径长度;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建模模块、可调节选项模块、路径选择模块和更新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匿名通信系统的可调节机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控制路径长度提供匿名度和性能的可调节机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系统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05107A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10089500.6
申请日:2009-07-22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消息流量环境变化并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匿名需求的消息混合匿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装置在传统的消息混合匿名通信装置中引入了流量环境感知器和用户匿名期望值提取模块,其中流量环境感知器用于获取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dt,然后根据该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可以计算消息输出概率p(mi),当消息刷新时机到来时,以概率p(mi)输出消息mi,以概率1-p(mi)保留消息不输出;其中,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dt=β·nt+(1-β)·dt-1,nt为当前单位时间内到达的输入消息个数,β为平滑常数,dt-1为上一单位时间的流量特征值;消息输出概率p(mi)如图。用户匿名期望值提取模块用于在消息中提取用户设置的匿名期望值参数α,该参数表示消息输出概率随消息流量环境特征值变化而变化的幅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11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35665.8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951 , G06F1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配置的网络爬虫方法,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根据目标网页生成模板,形成配置文件,利用配置文件来完成网页信息的爬取,具体地,首先通过文件解析引擎调用爬虫配置文件,解析得到爬虫模板信息,然后根据模板信息对目标网页进行内容爬取;该方法以灵活的配置文件代替硬编码的方式,实现对网页信息的爬取,使得开发人员只需对配置文件进行编写或修改即可,省去了硬编码所带来的复杂的开发量以及后期维护的高成本,能够更高效率地满足网页信息的爬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95575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210591568.6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L12/721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匿名通信系统的可调节机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对匿名通信系统进行建模,修改路径选择算法;S2.各个用户根据对匿名度和性能的要求,在匿名度由高到低而性能由低到高的A、B、C、D、E5个可调节选项中进行选择;S3.匿名通信系统根据用户选择的不同可调节选项,在路径选择算法中使用不同的路径长度,构建匿名路径;S4.用户可以更改可调节选项,匿名通信系统则相应调整其匿名通信路径的路径长度;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建模模块、可调节选项模块、路径选择模块和更新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匿名通信系统的可调节机制方法及系统,通过控制路径长度提供匿名度和性能的可调节机制,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高系统可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9569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77594.7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nventor: 王啸 , 贺龙涛 , 玄世昌 , 张慧 , 杨武 , 曹首峰 , 苘大鹏 , 周立 , 于贺威 , 王大伟 , 李城龙 , 王秀文 , 卫冰洁 , 李晓倩 , 贺欣 , 袁媛 , 刘培朋 , 朱佳伟 , 刘阳
IPC: G06F1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23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定长内存池中内存使用率偏低、不能动态调整内存池大小及其他内存管理方案不能很好的预防突发流量造成的内存抖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非固定包长的无锁化多链内存管理方法。首先初始化动态可伸缩内存池,即程序初始化两个内存池管理数组,一个为快链的管理数组,另一个为满链和非满链的管理数组;然后初始化三个数组中指向可分配内存的指针为NULL;其次向申请内存的线程或进程提供相应的内存;最后回收线程或进程使用完的内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