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43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621920.0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3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驱动的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包括步骤新能源消纳信息获取、新能源消纳信息处理、新能源消纳信息分析和新能源消纳信息反馈;涉及消纳能力评估技术领域,通过计算出单体电能储存量差值、各个分割时段的单体电能储存量与对应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并利用其计算出电能差值评判系数,然后依据电能差值评判系数选取相应的电能储存单量,同时对应计算出相应的电能消耗单量,进而有效缩减因能源储蓄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中的存在数据误差,而导致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结果偏离实际结果的问题产生,提高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力保障了电网的稳定性,提高了安全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96900.2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配网高电压的柔性双向调压装置选点策略,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解决了基于所确定的高压线路,优先采用变压器变比调节的方式,使高压线路的相关电压得到关联变化,并确定变化后的电压值,若电压值仍不达标,则基于此电压值与对应电压数值范围之间的数值差距,来确定具体的调整方式,使对应的电压数值向上调节或者向下调节,采用直流补偿的方式提升其内部电流,使电压数值向上调节,采用调节内部电容的方式提升其内部的电容,使电压数值向下调节,选取不同的电压调节方式,使针对于高低压数值变化时,可达到较好的数值调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608677.9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配电网故障处理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存储中心,站点监控模块、运行分析模块、特征分析模块、故障匹配模块、终端显示模块,通过对将配电网的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并对每个故障在即将发生时的电气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故障类型的特征值,同时通过监测设备对配电网的电气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当出现异常数据时,将获取前一段时间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到实时特征值,然后根据实时特征值与故障类型的特征值进行对比,得到配电网的故障类型,之后工作人员能及时的根据故障类型制定维护方案,从而提高配电网故障维修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62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33894.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D1/46 , H02J13/00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配电网数字化运维系统及方法,属于电网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无人机对巡检区域的输电网线路进行自动巡检,避免了巡检工作人员现场巡检,提升了巡检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巡检的人力成本。具体是根据无人机的剩余续航对其需要巡检的巡检线路进行规划,充分利用无人机中的电力储备,从而避免无人机频繁的进行充电,以达到无人机电池的长时间高效利用的目的。另外,本发明在将对巡检路线进行划分时,考虑到不同的分割方案中各巡检路线之间的长度关系,以避免导致部分无人机频繁的进行充电,部分无人机则充电周期较长的问题发生,起到从整体上保护无人机电池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3354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11571.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交直流混合电网均衡台区功率低压配电台区负荷转供方法,属于交直流混合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两层控制体系结构,并且设计利用混合交直流电网以平衡间歇分布式发电机和负载的可变性的优化框架的交直流混合电网均衡台区功率低压配电台区负荷转供方法。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两层控制体系结构,其中去中心化的MPC调节器允许自主和迅速的控制动作;提出了一种新的监督MPC控制方案,以迅速恢复混合AC‑DC电网的功率平衡;提出利用混合AC‑DC电网以平衡间歇DG(分布式发电机)和负载的可变性的优化框架。本发明可以将随机负荷在台区之间进行平衡,以降低部分台区的负荷率,并实现分布式电源功率在低压配电台区的就地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77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64398.7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分配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换流器功率优化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控制输出单元,本发明通过实时测量换流器效率参数,在功率调整时将功率分配至高效换流器,减少能源浪费,数据采集单元全面收集关键数据,中央处理单元多步骤精确计算,换流器功率分配系数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保功率合理分配到各个换流器,考虑配电变压器额定功率和安全裕度系数避免过载,对交流侧负荷实时监测预测以响应变化,同时考虑能量管理系统控制信号延迟时间,使系统更稳定,适用于不同规模交直流组网系统,可灵活调整参数。最后,易于实现和维护,采用常见设备采集数据,架构清晰,功能明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4803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6801.2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高低电压治理的装置,涉及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出线盒和电容分压器,电容分压器包括陶瓷套,电容分压器顶部固定有封板,封板上方覆盖固定有盖帽;封板与盖帽之间设有底环和升降环,底环与升降环之间固定有膨胀节;升降环下端面固定有驱动管和中转管,驱动管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升降杆底端固定连接于封板上端面;中转管分为上分管、下分管和弹性管;驱动管顶端一侧与中转管顶端一侧通过连接管固定连通;下分管底部固定有感温组件;实现了能够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的装置平衡油压时,减少装置自身体积对油液压力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压力补偿精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54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312202.X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出力预测方法,涉及光伏出力预测技术领域,包括将各个预测集群中各个节点电站分别对应的基准出力数值的均值定义为第一预测集群、第二预测集群和第三预测集群分别对应的计算出力数值,根据当天各个预计出力节点电站所对应的预测集群,计算获得分布式光伏集群的预测出力数值,并对其进行输出,通过引入节点电站的基准出力数值与标定出力数值之间的偏差数值,更好地反映了实际出力的波动情况,通过综合考虑空间位置和出力波动,解决了现有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在进行出力预测时存在的空间分布不均、出力波动处理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2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558922.X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消纳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生成每个评估周期的评估数据,加密通信单元依据当前评估周期评估数据中包含的高频词语,截取出所有高频词语对应的多组截取数据,并分别对其进行二进制转换并进行与计算,使多组最终结果数据包含了多个高频词语的特性,且将多组最终结果数据与其对应的高频词语进行一致性替换,一方面使每次评估周期评估数据都会因为高频词语的类型和数量不同导致其最终结果数据偏差很大,保证了评估数据的传输安全,另一方面将评估数据进行相关高频词语替换,进一步对传输的评估数据进行压缩,减少了品谷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时间,保证了新能源消纳评估数据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353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311576.5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智能配电网中心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计及随机负荷转供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方法,属于输配电网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柔性互联设备实现低压配电台区负荷平衡的方法,将随机负荷在台区之间进行平衡,以降低部分台区的负荷率,并实现分布式电源功率在低压配电台区就地消纳的计及随机负荷转供的柔性互联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方法。本发明提出基于有效承载能力容量值的概念、基于蒙特卡罗算法(MCS)未提供预期能量值的评价方法;通过优化SOP操作以提高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本发明通过优化安装在该网络中的SOP操作以提高网络可靠性,从而提高最大供电能力,并计算作为在保持原始系统可靠性的同时可以容纳额外需求的容量值,以体现系统的最大供电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