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3398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410325175.X
申请日:2014-07-1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多业务对象的配网告警信息综合推理分析方法,步骤一,基于不同的业务对象对配网告警信息进行分类梳理;步骤二,根据配网业务对象需求定义告警规则;步骤三,定义关联规则,所述关联规则为告警信息之间的逻辑关联;步骤四,依据关联规则将有逻辑关联的告警信息整合成告警事件,并构建专家推理规则库;步骤五,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采集正在运行配网的所有告警信息,比对专家推理规则库,获取采集的所有告警信息产生的所有告警事件;步骤六,对所有告警事件进行进一步分析,获得产生这些告警事件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本发明实现了对配网警信息的分类整合,辅助故障判断及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173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330692.6
申请日:2014-07-11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分类号: G06F17/30958 , G06Q50/06 , Y04S10/5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调阅和信息交互的主配网图/模/数集成系统,该系统通过远程调阅、SVG图形文件导入、CIM模型文件导入、事件服务机制以及消息机制等处理方法将主网输变电系统中的图形、模型和实时数据集成到应用系统中。解决了主网输变电系统图形、实时数据导入时,完全依赖主网输变电系统模型,只能导入主网厂站图,图形导入类型单一,需要维护通道、点号等信息,工作量大的问题,使得应用系统在导入主网输变电系统模型、图形、实时数据时,互相之间的信息依赖降到最低,增加了可导入图形的类型,减少了需要人工维护的信息,使得用户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332563.0
申请日:2014-07-14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H02J1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前置通道故障诊断方法,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监测配电终端运行状态,通信网管平台监测中间环节通信设备状态,将通信网管数据及配电终端运行状态相结合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所辖配电终端、通信接入网设备、光缆、通信通道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与管理,根据检测到的配电终端通信异常状态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并发布配电终端通信异常报告。本发明可更加全面地查找前置通道故障的原因,实现故障节点精确定位,显著提高运维人员对配电终端及通信的消缺管理效率,从而保障配电网运行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13499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384983.3
申请日:2014-08-06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配电网量测有效性分析实用化计算方法,其步骤为(一)静态准实时数据校准分析,对其他系统采集的非实时量测数据进行合理性校验分析;(二)利用准实时数据进行实时量测补全;(三)配网开关量测有效性分析步骤;其方法综合配网SCADA实时数据、配变准实时信息、典型负荷特性等多数据源,对遥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对无效信号对象进行定位,检测和辨识不良开关量测和开关状态,因此配电网状态估计对配电网正常运行和管理,保证配电管理系统正常发挥其功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42446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326923.6
申请日:2014-07-10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分类号: Y02E40/34 , Y02E40/72 , Y02E40/76 , Y04S10/12 , Y04S10/54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网运行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增加对10kV高压侧并网点、380V低压侧的分布式电源接入信息的监测;2),将运行信息上传至配网主站,并进行分布式电源的调度控制和投切管理;3),扩展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无功优化;4),扩展分布式电源发电计划调度及功率平衡分析。本发明能够使配网运行适应分布式电源的大规模接入,且满足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各种标准规范,方法清晰可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399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25771.8
申请日:2014-07-09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H04L12/2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公网通信方式的配电终端的流量监控方法,实现GPRS无线通信配电终端的流量统计,主要监控无线配电终端的小时通信流量、日通信流量和月通信流量,并记录流量的历史信息,反映无线配电终端的流量变化过程。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无线公网通信方式的配电终端的流量监控方法,分析APN专线中的异常流量,解决配电终端GPRS通信流量失控问题,并为分析配电终端的GPRS接入质量及资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0301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26246.X
申请日:2019-12-04
申请人: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H02J3/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机组调速器电力系统稳定器设计方法,涉及设计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频率信号并计算得到频差作为GPSS控制通道的输入量;S2,接收频差信号并滤除高频干扰信号,输出超低频振荡控制信号;S3,隔离超低频振荡控制信号中的直流信号,输出交流信号;S4,进行交流信号的相位补偿并通过增益限幅输出GPSS输出信号;S5,由外部投退开关和上位机投退命令共同决定GPSS输出信号是否投入,若投入则将GPSS输出信号叠加至导叶开度给定,否则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理论上不增加现有机组的硬件成本只是控制策略的优化,故在目前大部分新型水电调速系统控制器上可以直接植入,实现对超低频振荡的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111176948.9
申请日:2021-10-09
申请人: 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抑制水锤效应的水轮机导叶柔性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检测并判断电网侧是否发生大扰动,若否,则保持调速器正常工作;若是,则获取暂态导叶调节时间、暂态过程的不平衡功率的水轮机机组分配量和水轮机机组的额定容量,并通过调速器计算机械功率负阶跃响应幅值;通过调速器关闭导叶,并基于机械功率负阶跃响应幅值获取导叶开度,进行导叶柔性调节;判断导叶柔性调节是否达到暂态导叶调节时间,若是,则重新通过调速器开启导叶;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水锤效应,保证水电机工作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40697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364172.3
申请日:2021-11-17
申请人: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昊 , 刘冬兰 , 刘新 , 马雷 , 王勇 , 刘晗 , 陈剑飞 , 李正浩 , 王睿 , 张方哲 , 于灏 , 孙莉莉 , 郭阳 , 张永 , 苏冰 , 姚洪磊 , 秦佳峰 , 赵勇 , 井俊双
摘要: 本发明适用于配电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能够维持本地区内发电设备的灵活启闭,自动实现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等的协同工作;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使得多个地区之间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互通,能够扩大电量调配范围,使得大范围内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保持均衡,使得资源分配合理,不至于资源浪费或过量资源待机不用的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93724.3
申请日:2024-03-14
申请人: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钢管螺旋锚复合桩基础及施工方法,螺旋锚:位于土体中的螺旋锚空心杆身,所述螺旋锚空心杆身外侧设置有锚盘,所述锚盘内沿其螺旋状分布着放射状的锚盘注浆孔;钢管桩:位于岩体中的钢管桩空心杆身,所述钢管桩空心杆身下端设置有钢管桩靴,所述钢管桩靴上开设桩靴注浆孔;所述锚盘注浆孔和/或桩靴注浆孔开口处设置有单向阀门;通过螺旋锚利用上部土体的承载力,也能通过钢管桩利用下部岩体的强度,可以有效的解决上土下岩螺旋锚基础的适用性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复合桩的承载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