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1552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81079.7
申请日:2015-04-16
IPC: H04L29/08 ,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数据环境下负载均衡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I、云服务器接收服务请求并自动生成相应任务的代理模块,分析所述任务代理模块并传送给整合模块;II、所述整合模块预处理数据包,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在共享知识库中;III、调度管理模块进行任务分类,并调度负载均衡策略;IV、执行代理模块接收所述调度管理模块下发的任务指令,并根据所述负载均衡调度策略和各服务器的负载信息将任务分配到合适的云服务器节点上进行处理。该方法和系统通过引入请求任务识别与分类思想,结合Agent技术,实现了集群任务的自动识别及分类处理,提高了集群系统的运行效率,也明显提高了云计算虚拟节点集群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8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89548.9
申请日:2015-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缓冲并行加密的软件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加密模块完成程序初始化后,判断是否有数据包需要读入缓冲区,若是则启动DMA传输,从加密设备中读入数据包,并保存到缓冲区,并将数据包标记为未处理状态;(2)加密模块判断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包处于未处理状态,若是则运行数据加解密子程序,对数据包进行处理;(3)判断缓冲区是否有数据包需要送出,若有则通过DMA通道传输写出数据子程序。本发明调整加密数据报文的结构,增加了对多缓冲区方式的识别,实现多个缓冲区传输数据,减少待加解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442665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310384168.2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缓冲方式的加密卡的加解密方法,所述方法为:在主机侧和加密卡的处理器上开辟长度相同、数量相等的缓冲区;将主机侧缓冲区的待加解密数据发送到加密卡处理器的缓冲区上;将所述加密卡处理器的缓冲区上的待加解密数据进行加解密;所述处理器将加解密后的数据发送到主机侧缓冲区内。本方法减少待加解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损耗,提高加密芯片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数据加密卡的加解密速度;提高了数据加密卡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824092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5980.1
申请日:2014-03-04
IPC: G06K9/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的图像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标注正反类样本;提取特征数据值,形成原始的训练样本集;得到分类模型;对分类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对输变电设备状态图像进行实时分类。本发明提供的图像分类方法,能够针对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图像代价敏感和类别不平衡的特点,训练有效的分类模型,通过对设备状态图像的识别与分类,实时有效的自动判别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快速准确的找出发生异常的设备,提高输变电设备巡检信息处理的实效性和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71062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62705.4
申请日:2012-05-23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方交互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隐私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户设置隐私访问规则;用户请求访问用电信息;第三方机构请求获得用电信息。实现用户针对其自身的用电信息进行访问控制,避免其他人员在不经同意的情况下获取详细的用电信息,同时在第三方机构请求获得用电信息时通过用户进行许可,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机制,从而切实保护了用户的隐私。
-
公开(公告)号:CN103455756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34795.5
申请日:2013-08-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信计算的进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有:系统加电,启动BIOS;BIOS带动操作系统引导程序启动;引导程序带动内核层的完整性度量模块启动;完整性度量模块带动操作系统层的进行控制模块启动;进行控制模块判断进程中的一般文件、关键文件和动态资源;进程控制模块和完整性度量模块对所述一般文件、关键文件和动态资源进行控制,实现对程序的保护。本发明对进程运行涉及到的文件进行基于可信计算平台硬件算法的保护,不仅对静态文件、动态文件做了保护,对访问文件的权限、映射关系标签页做了防护,防护的手段有直接加密存放、有把可信度量值放入可信计算平台寄存器等各方面,防护手段立体,可以对进程实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231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1710274374.6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H04L41/14 , H04L41/12 , H04L43/024 , H04L43/08 ,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感知数据压缩采样方法及装置,包括: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物理节点划分目标区域,构建信息拓扑模型;按所述信息拓扑模型,定义物理节点状态变化量构成的稀疏矩阵;根据所述稀疏矩阵定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观测矩阵;为观测矩阵中的观测向量赋值,并以信息熵最小为目标,迭代更新信息熵,获取最优观测矩阵。通过上述方案,使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能够以较小的观测向量数感知到整体状态,从而大大降低冗余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18310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810481076.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秦浩 , 蒲强 , 叶志远 , 李志浩 , 谢科军 , 薛伟 , 陈绪宝 , 黄云 , 曹灿 , 凡恒山 , 倪鹏程 , 王堃 , 卢伟东 , 邹保平 , 陈金城 , 杨清 , 林为民 , 张涛 , 马媛媛 , 张波 , 管小娟 , 赵俊峰 , 夏元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层次攻击特征提取及恶意行为识别方法,属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包括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对攻击行为数据库中的恶意代码进行训练,以构建恶意代码的攻击数据模型;基于攻击数据模型对网络层中的待测代码进行处理,得到待测代码的网络层数据特征;对物理层中的待测代码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待测代码的物理层数据特征;结合网络层数据特征和物理层数据特征,确定待测代码是否为恶意代码。本发明通过结合网路层数据特征和物理层数据特征对代码进行识别,有效的满足了系统防御性高的要求,保证了系统防御可靠性。有效的提高恶意代码检测准确率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系统检测时间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7231250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274374.6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145 , H02J13/00 , H04L41/12 , H04L43/024 , H04L4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信息物理系统感知数据压缩采样方法及装置,包括: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物理节点划分目标区域,构建信息拓扑模型;按所述信息拓扑模型,定义物理节点状态变化量构成的稀疏矩阵;根据所述稀疏矩阵定义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观测矩阵;为观测矩阵中的观测向量赋值,并以信息熵最小为目标,迭代更新信息熵,获取最优观测矩阵。通过上述方案,使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能够以较小的观测向量数感知到整体状态,从而大大降低冗余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2110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210266343.3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4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网防御系统及其防御方法,其系统包括信誉搜集模块:用于搜集数据信息,作为原始数据来源提供给信誉评价模块进行评价;信誉评价模块:根据所述原始数据对智能终端进行信誉值评价并生成信誉表;信誉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信誉表;信誉通知模块:采用广播机制,当所述信誉表中智能终端信誉值发生改变时,对周围交互对象进行广播;和防御算法模块:用于控制智能配电网的通信过程与所述信誉搜集模块、信誉评价模块、信誉存储模块和信誉通知模块的调用,完成智能配电网通信过程和信誉评估的融合。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智能终端的信誉评估,孤立恶意智能终端,阻止其恶意攻击,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