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0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697339.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远程测定高压隔离开关触头镀层服役性能的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和识别高压隔离开关图像中高压隔离开关触头和触指的灰度值,量化计算出触头和触指相较于初始状态的变色程度,并计算获得触头和触指相较于初始状态的变色程度及变色面积占比,从而实现评估高压隔离开关触头镀层的服役性能。系统包括:摄像头、图像识别模块和量化评估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767670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80215.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北斗短报文拆包组包的方法以及系统,以解决对于工业远程监测控制和数据采集项目中的数据而言,数据采集频率高,数据量大,若对数据作分包处理,随着报文分包数的增加,报文的传输成功率逐步降低的问题。分析数据包的长度所处的区间范围;并根据数据包的长度所处的区间范围与传输方案的对应关系,以确定传输方案;所述传输方案包括数据压缩传输方案、数据包拆分为多个短报文传输的方案,以及数据包直接传输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20784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545829.0
申请日:2022-12-0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感知设备的智能可视化电源箱,包括电源装置、电源箱监控装置及移动监控端;所述电源装置由蓄电池组、滤波模块、逆变模块、整流模块、电路切换装置以及交直流输出可调模块组成;电源装置的进线由施工现场二级配电箱接入,蓄电池组接入逆变模块,当来自二级配电箱的电源断开时,电路切换装置接收信号后,将电路切换为蓄电池供电,保证电源装置不间断工作,交直流输出可调模块进线回路设有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串接入电路中,二次侧接入电源箱监控装置,用以反应电源装置的负荷情况;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智能感知设备不间断正常运行,同时可实现远程管理多个电源箱,且获取其内部运行信息和感知设备的在线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8808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533682.3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预装式变电站安防综合监控系统。包括:设备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人员监测系统、总控制系统;所述设备监测系统包括设备信息采集模块、设备模型建立模块、设备故障预测分析模块。本发明通过建立设备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人员监测系统、总控制系统,实现整个变电站的动态监控管理,解决目前模块化预装式变电站安防监控系统还是智能化程度较低,没有达到多数设备运行实时监测,还是需要人工定期检测,检测的可靠性差,响应速度慢,无法将设备安全、环境安全和人员防护等状态及时评估,无法及时得到调节和处理,无法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0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33683.8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T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变电站设备维护系统和方法。包括:采集装置、边系统、云系统,所述采集装置与所述边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边系统与所述云系统通信连接;所述采集装置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基本信息数据和工作状态数据,并将获取的设备数据传输至边系统中;所述边系统包括BIM模型建立模块,监测数据上传模块。本发明通过设置边系统和运系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建立BIM模型和设备故障预测模型,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监测,如果出现故障风险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前去维护,根据维护结果从而对各个设备不同等级的进行监测,提高设备维护的工作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3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88014.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及终端,在变电站的生产阶段中,考虑到设备及材料的用量难以获取,因此使用变电站的设备参数,根据设备参数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间接计算设备及材料生产的碳排放量,能够提高设备及材料生产的碳排放量计算的准确性;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中,通过计算输配电损失和燃料消耗,能够得到运行和维护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在变电站的废弃回收阶段,根据设备及材料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及其回收比例,能够准确计算出废弃回收的碳排放量。因此,结合上述计算到的四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能够计算出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提升变电站碳排放量测算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595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39280.6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基建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设计单位承载力分析评估系统,包括人员分配单元、承载力相关信息获取单元、管理人员承载力分析评估单元、设计人员承载力分析评估单元、技经专业人员承载力分析评估单元、历史数据存储单元、承载力分析评估单元和承载力分析评估结果输出单元;本发明的设计单位承载力分析评估系统,将承载对象与承载主体之间建立关联,设计单位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设计单位人员的承载力等级,方便设计单位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设计单位生产状态并做出预判,无需人工整理和现场评估,大大提高了评估的效率和精度,同时该系统还能够为后续的评估提供导向,有效促进电网设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电网设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42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310575620.3
申请日:2013-11-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F4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电力设备本体卸车就位技术,特别是一种特高压变压器本体卸车就位方法,采用“田”字型道木墩作为支撑转移,通过液压油泵顶升变压器四端,先将变压器从平板车转移到道木墩上,再调整变压器离地高度,最后通过钢轨将变压器并入指定的位置。本发明结合精确操作数据,所使用的“田”字型道木墩稳固、安全、可靠,在卸车就位过程中,合理选择吊点及顶点位置,确保了设备设备受力不变形,且在吊起变压器时,及时用垫物保护,防止了吊机故障使物体游动或倾倒,确保了设备的安全;能确保变压器保持平稳,无晃动、冲撞,满足变压器所受三维冲击力不大于3g的要求,流程简单,省时省力,方便简易。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16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111212068.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6F9/4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SCD关联指引的SPCD解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创建变电站SCD和SPCD文件;步骤S2、针对改扩建工程需要对SCD文件进行解耦,得到与改扩建相关设备配置文件RCD和与改扩建非相关设备配置文件URCD;步骤S3、在RCD中提取IED信息组成指引集合R,在SPCD中检索到与集合R中同名的Device元素,组成集合M;步骤S4、以集合M作为SPCD解耦边界进行解耦,得到与改扩建相关设备配置文件RPCD和与改扩建非相关设备配置文件URPCD;步骤S5、将解耦后的RPCD返回给施工方,URPCD文件被锁定以禁止修改。步骤S6、施工方对解耦后的RPCD进行修改、调试和验证;步骤S7、RPCD文件调试验证通过后,与本次解耦产生的URPCD文件再次合并,得到全新的SPCD;本发明能减少SPCD修改带来的改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602168.0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功能模块库的变电站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变电站工程通用设计方案库,提出变电站功能模块划分方法,将典型设计方案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气设备功能划分模块,建立变电站工程智能设计三维功能模块库。输入电压等级、出线规模、布置形式等工程基本信息,与方案库典型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分析匹配,将各模块通过相同坐标系进行拼接合并,匹配最优复用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匹配的方案进行智能优化,同时基于三维模型的精细化校核、软硬碰撞检查、高压设备选型计算、防雷保护计算、安全净距计算、防火校验等三维校核功能,验证智能优化方案的合理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