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区污水处理用混合加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146180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394802.8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园区污水处理用混合加药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污水箱以及加药箱,所述污水箱侧壁面设有进水管,所述污水箱另一侧壁面设有出水管,所述加药箱固定安装于污水箱外上壁面,所述加药箱上壁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端贯穿于加药箱上壁面且固定安装有搅拌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药箱对药剂进行混合通过L型滤网将污水中体积较大的杂质进行阻挡,并通过清除装置对L型滤网上的杂质进行清除出出料口,并通过垃圾回收箱进行收集,防止体积较大的杂质影响污水与药剂混合,并通过撒布搅拌装置将药剂撒入污水箱内,实现一边搅拌一边撒药,使得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实现药剂与污水充分反应。

    一种污水处理用药剂混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131194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1880269.X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药剂混合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一侧设有进药口,另一侧设有进水口,所述箱体内设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上端贯穿箱体上壁,所述中心管外壁设有若干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滤网,所述箱体上壁一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入端连接有抽水管,输出端连接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装置结构紧凑,通过设置中心管配合滤网,可将加药形成的废物颗粒以及固体垃圾阻隔,配合水泵可将净水排出,无需后续二次过滤,简化操作步骤,再通过电机与齿轮以及齿圈的配合,可使一对转轴随环板转动的同时,自身带动搅拌杆转动,从而使药剂与污水充分结合,提高处理效率,使用方便。

    一种用于污水漂浮物的回收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7972636U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22334368.4

    申请日:2022-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漂浮物的回收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右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与所述收集箱的底壁连接,所述双向螺杆上螺接有两个移动座,两个所述移动座上铰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与所述推板铰接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连接有输送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污水漂浮物占用空间大,回收不方便,在进行回收时,常常由于占用的空间较大,导致其在回收时,一次性只能回收一小部分,非常影响回收效率的问题。

    一种废水预处理用粗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130313U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22043178.7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预处理用粗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上壳体以及下壳体组成,所述上壳体顶部设有进水管,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上壳体以及下壳体堆叠放置且圆形重合,所述外壳内设有滤筒,所述滤筒上方为开放式结构,所述滤筒外壁以及下壁均设有若干滤孔,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装置结构紧凑,通过设置滤筒,可使废水由进水管进入后直接进入滤筒内,在滤孔的作用下,废水流至外壳内并由出水管排出,而大颗粒杂质则残存在滤筒内部,无需后续对杂质进行人工收集,便于后续对杂质的处理,且需要拆装时,仅需拆下上壳体,向上提拉即可完成滤筒的拆卸,简化操作步骤,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一种污水处理用连续絮凝沉淀池

    公开(公告)号:CN217780835U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22012766.4

    申请日:2022-08-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连续絮凝沉淀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侧壁外壁面固定安装有隔热瓦,所述隔热瓦外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伸缩端固定安装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上固定安装有加药箱,所述加药箱内固定安装有第一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N形管,所述加药箱下壁面固定连接有排净管,所述加药箱侧壁面连接有加药软管,所述沉淀池侧壁面固定安装有加水管,本实用新型使用主动搅动药液和污水,使得絮凝反应更迅速,添加有隔热瓦和主动加热装置,可以提高反应速度,使得絮凝物不松散,易于收集,通过循环冷却装置,使得电气设备不受高温影响,设置溢流装置,防止液面超高。

    一种多模式智能一体化加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592641U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21219330.1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块化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模式智能一体化加药装置。包括:电控柜以及与其连接药剂收取系统、供水系统和至少一个溶药箱模块;其中,药剂收取系统,与溶药箱模块连接;溶药箱模块,包括:溶药箱主体、干粉投放装置、浆式搅拌器和药液混合器;溶药箱主体底部设有出液口,且与药剂收取系统连接;溶药箱主体顶部设有入料口,且与药液混合器连接;干粉投放装置的下料口与药液混合器连接,浆式搅拌器插设于溶药箱主体内;药液混合器通过供水管路与供水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注药箱相对独立且统一的结构,随时改变加药的种类和加药量,最多可以同时加入多种药剂,为多个四方矩阵模型,可以随意组合每个模块进行加药。

    一种污水处理用清液循环过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0495823U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23140448.2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清液循环过滤设备,包括过滤斗,所述过滤斗两侧内壁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过滤斗下方连接有第一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箱一侧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过滤箱内一侧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一过滤箱一侧设有第二过滤箱,然后通过在第一过滤箱内加入絮凝剂,通过电机带动螺旋搅拌叶转动,通过电动推杆伸缩端伸缩调节软管的长短,通过浊度传感器检测第二过滤箱内液体的浊度;不合格时通过第一水泵使污水重新回到第一过滤箱,从而加速第一过滤箱内水的流动,加速污水与絮凝剂的混合;合格后,通过第一固定槽将水排出,操作简单,给人们带来了方便。

    一种液滴饼状弹跳的超疏水方柱阵列的电液束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02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222951.9

    申请日:2020-0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细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液滴饼状弹跳的超疏水方柱阵列的电液束加工方法,步骤如下:对金属板打磨及清洗去除表面氧化层及油污;分别将金属工件与有机玻璃喷嘴垂直布置,工件接正极,阴极化的电解液由有机玻璃喷头喷向待加工区域,接通高压直流电源进行加工,金属工件沿规划轨迹进行运动;对上述金属工件进行超声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溶液及杂质产物;对获得的方柱阵列进行喷涂混合液处理获得超疏水方柱阵列。本发明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可选材料种类多、阴极电极无损耗、电解液经过滤可重复使用、所制备的方柱阵列高径比小,易于加工等优点,可实现在多种金属表面构建阵列结构,并实现液滴饼状弹跳功能。

    Ni-Cu-B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糠醛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59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9652.6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催化领域,提出一种Ni‑Cu‑B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糠醛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本催化剂为体相催化剂,氯化镍作为镍源,硼源选用硼氢化钠,硫酸铜为铜源,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双金属体相Ni‑Cu‑B催化剂,主要活性中心为Ni,后续通过引入不同含量的金属助剂Cu来进一步调变催化效果。该工艺过程中采用的双金属体相催化剂Ni‑Cu‑B,该催化剂易存放、催化效率高,制备成本低、对主产物糠醇具有优良的选择性、产品收率达到97.6%,而且对环境的污染小。

    辅因子-底物探针平台用于肿瘤缺氧相关酶的快速定量检测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1296699.X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辅因子‑底物探针平台用于肿瘤缺氧相关酶的快速定量检测,其属于有机‑金属超分子、生物无机和生物荧光探针领域。本发明致力于新型超分子探针开发和生物应用的研究,首次提出了辅因子模拟物和底物的融合策略,使酶催化双底物过程简化为单底物过程。使得传统依赖于辅因子浓度的荧光传感器不再受辅因子干扰,对目标酶的检测具有超快荧光信号响应。更重要的是由于不依赖辅因子,因此辅因子‑底物探针的荧光强度与目标酶含量线性相关。该辅因子‑荧光底物融合策略为新型快速定量检测缺氧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为生物示踪、疾病诊断等提供了新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