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39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842982.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 G06Q50/02 , E21F17/18 , E21B47/0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矿场上行开采强矿压防治可行性判定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矿场开采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现场勘测获得开采参数;根据该开采参数,通过分析计算,获得层间采厚比、关键采厚比、垮采比和裂采比;根据层间采厚比与垮采比的比较以及关键采厚比与裂采比的比较,确定矿场上行开采强矿压防治可行性。本发明能够在多矿层开采设计阶段预判可能发生的动压灾害的防治可行性,为防控深部工作面高强度开采中厚层顶板型强动载矿压或冲击地压提供科学的设计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41946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893207.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7/18 , G01B11/24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预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时间间隔内煤壁表层煤体裂隙参数增量和煤体内部裂隙参数增量;基于预警指标评分标准,得到各参数增量的评分值,所述预警指标评分标准基于所述各参数增量对应的指标预警值确定;基于所述各参数增量的评分值和所述各参数增量对应的最高标准评分值,确定初次来压综合预测指数;在所述初次来压综合预测指数超过指数阈值的情况下,进行初次来压预警。本发明提供的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预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实现坚硬岩层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的预警,从而有效避免初次来压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774379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37727.3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0 , E21F17/18 , G06F18/213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综采工作面中多个支架各自的支架工作阻力数据和支架高度数据;基于支架工作阻力数据和支架高度数据,确定预设时间段内多个支架各自的来压时间段;结合多个支架各自的来压时间段和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度信息,确定预设时间段内多个支架的来压特征参数;来压特征参数包括来压步距和/或来压持续距离。本公开基于支架工作阻力数据和支架高度数据关联性变化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量化分析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6025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65485.7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矿压顶板主导层位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基于第一传感数据,确定待监测矿面的采煤工作面至地表的各顶板岩层的破断起止时间;基于第二传感数据,确定采煤工作面的来压起止时间;对目标顶板岩层的破断起止时间和采煤工作面的来压起止时间进行时间关联度分析,确定关联程度系数;在确定关联程度系数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目标顶板岩层判定为主导层位。本发明提供的强矿压顶板主导层位确定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从顶板破断和工作面来压在时间关联的角度切入,精准筛选确定出强矿压主导层位,进而为工作面强矿压致灾机理研究及现场工程治理开展提供了有利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76071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39699.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羊场湾煤矿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采场岩层的位移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包括:在待测采场岩层的相似材料模型的顶板布置位移监测点;对模拟开采前后的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扫描,得到模型点云图;根据模型点云图确定各位移监测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移信息。本申请通过在待测采场岩层的相似材料模型的顶板上设置多个位移监测点,并在模拟开采前后对相似材料模型进行扫描,可以根据扫描得到的模型点云图确定各位移监测点相对于参照点的位移信息,实现待测采场岩层的相似材料模型的岩层位移自动监测,不需要进行人为干预,相比传统的全站仪观测,有效减小监测人员的劳动量,提高观测效率,由此可以提高对岩层位移进行监测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594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53128.2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9/00 , E21B47/002 , E21B43/26 ,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向孔区域压裂的目标压裂层位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岩层结构信息,所述岩层结构信息包括:不同层位的厚硬难垮顶板的岩性和裂隙发育情况,不同层位的厚硬难垮顶板的可压性和围岩强度,满足设定能量值的微震事件的垂直层位分布情况,以及对综采工作面强矿压显现起主导作用的厚硬岩层;基于所述岩层结构信息,确定目标压裂层位。本发明通过综合多因素确定目标压裂层位,使得目标压裂层位的确定更加精准和科学,进而可以保障坚硬顶板压裂弱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69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906140.5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板卸压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包括基于相邻工作面的煤层顶板三维空间内各次微震事件的能量和频率,确定相邻工作面的煤层顶板三维空间内的煤层顶板平面区间的第一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及煤层顶板垂直区间的第二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基于相邻工作面的第一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及第二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确定本工作面的顶板卸压空间位置。本发明通过分析相邻工作面的煤层顶板三维空间内各次微震事件的能量和频率,精确地界定出相邻工作面的平面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进而基于相邻工作面的这些有效微震事件活动区间来确定本工作面的顶板卸压的空间位置,提高了顶板卸压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33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3528.3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下分区差异化顶板压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采煤工作面的地面勘探孔柱状图,统计各勘探孔的全孔深岩层分层厚度信息;基于各所述勘探孔的全孔深岩层分层厚度信息,确定各所述勘探孔的基载厚度比;基于各所述勘探孔的基载厚度比,确定各所述勘探孔的影响区的矿压强度等级,并基于各所述勘探孔的影响区的矿压强度等级将所述采煤工作面划分为多个分区;基于各所述分区的矿压强度等级,确定各所述分区的顶板压裂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高防灾治理效率,并减少技术成本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97547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68723.3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煤壁片帮协同控制方法,方法包括:在工作面回采前,采用井下大流量水平长孔区域压裂方式对目标层位内的坚硬顶板进行区域压裂;根据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高度,选取适当的液压支架支护强度和护帮板形式;所述大采高综采液压支架采用多级护帮板的护帮结构,用于在对坚硬顶板下的采煤工作面进行回采时,对工作面产生的煤壁片帮进行防护。通过本申请,有效缓解了大采高工作面强矿压显现和煤壁片帮冒顶问题,提高大采高工作面煤壁片帮的治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22827.0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压支架的阻力识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液压支架进行降阻,并确定降阻量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的阻力值,作为参考阻力低点;根据液压支架待识别的目标阻力,确定目标搜索方向和目标搜索时长,其中,目标阻力为液压支架当前循环的循环初撑力,或者为液压支架上一循环的循环末阻力;从参考阻力低点,按照目标搜索方向在目标搜索时长内进行工作阻力搜索,得到目标阻力对应的工作阻力极值;基于工作阻力极值进行目标阻力的识别,获取液压支架的目标阻力。寻找参考阻力低点,结合循环初撑力或循环末阻力的特性,进行对应方向的搜索和识别流程,使得循环初撑力或循环末阻力的识别更加精准,能够实现液压支架的智能化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