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450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013424.5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1N25/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5/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二氧化碳吸附热的装置,包括电阻加热炉和中间嵌套在电阻加热炉内部的固定床吸附柱,在电阻加热炉上安装有一根加热炉热电偶,在固定床吸附柱的中部、分子筛吸附剂的上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一根热电偶,固定床吸附柱的底部进气口通过第一管线顺次连接第一阀门以及第一质量流量计后分成两个支路,其中第一支路连接第二质量流量计和二氧化碳气瓶,第二支路连接第三质量流量计和氮气气瓶,固定床吸附柱的顶部出气口连接两个支管,其中在第一支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二支管顺次连接第三阀门和气相色谱仪,温度记录仪通过控制线分别与数字记录仪以及电脑记录装置相连。利用本发明装置做出吸附穿透曲线即可计算求得吸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910757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11023966.1
申请日:2018-09-04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催化氧化VOCs的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Co、Al的无机盐按比例溶于水中,配成溶液A;将NaOH和Na2CO3溶于水中,配成溶液B。40℃剧烈搅拌的条件下,将溶液A、B逐滴地滴加到100ml去离子水中,控制混合液pH处于8‑11。滴完后继续搅拌30min,暗处晶化12h后抽滤得到滤饼,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放入烘箱干燥后研磨得到Co/Al水滑石前驱体。将水、柠檬酸、乙二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热搅拌,将催化剂前驱体分散至此溶液得到胶体溶液。将预处理之后的堇青石载体浸没到此胶体溶液中12h,取出后吹走载体孔道内的多余溶液,烘干后焙烧。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强、水热稳定性强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90171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967198.4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催化氧化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NaOH固体和3-巯丙基三甲基硅烷溶于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得到第一配体溶液;(2)将含结晶水的氯金酸固体溶解于水中,配置成氯金酸溶液,滴加盐酸;然后将配制的氯金酸溶液与第一配体溶液搅拌混合得到第二配体溶液;(3)取胶体二氧化硅与第二配体溶液混合得到第三配体溶液;(4)将NaAlO2溶液加入到第三配体溶液、过滤、烘干、焙烧得到催化剂。本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抗老化、抗相变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05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62527.6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G01N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挥发性气体吸附剂性能的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装置包括气体吸附/脱附系统和在线分析显示系统,气体吸附/脱附系统包括第一配气瓶,第一配气瓶经第一三通阀将气体分为两支路,支路1通过第一选通组件与VOC饱和发生器连接,支路2通过第二选通组件与水饱和发生器连接,VOC饱和发生器和水饱和发生器出口管道通过第二三通阀汇合后,经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分别与反应器和在线分析显示系统连接,反应器出口经第五三通阀与在线分析显示系统连接,再由管路连接至尾气吸收瓶。本评价装置及评价方法,操作简单,可同时测定吸附过程中的气体组成、温度、流量等条件对吸附能力的影响,以及研究吸附剂的反应历程、再活化等。
-
公开(公告)号:CN21261837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314947.7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波快速预热VOCs催化氧化装置,属于VOCs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将微波发生装置、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和催化氧化箱结合起来,利用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快速加热整体式催化剂,使催化箱内部在短时间内达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点,起到快速启动催化反应的目的;同时温度监测装置能够实时监测整体式催化剂的表面温度及出口气体温度,在达到催化剂起燃温度后切断微波发生装置停止加热,催化氧化箱利用自身反应热维持催化反应进行,起到节能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优点是高效稳定、绿色节能、节约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