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固土材料-植物群落联合护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350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217472.5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土材料-植物群落联合护坡的方法,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利用固土材料-三维网植物群落联合护坡的方法包括:在坪床上预先培育草被,然后将长成的草被预制块移植至边坡上。其中,在坪床上培育草被的过程包括:在坪床上依次铺设网垫和加固土,在加固土上播草种;将草被预制块移植至边坡上的过程包括:将长成的草被连同网垫剥离后,用土钉或尖桩固定于边坡上;再优选地,播种于加固土上的草种包括草本型草种和灌木型草种。采用草被预制移植的方式,显著缩短了施工时间,能够显著降低边坡的水土流失情况,特别适用于高陡边坡。

    一种防风固沙保水绿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805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334324.8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固沙保水绿化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钠羧甲基纤维素、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氯化亚铁和水配置成固化剂;将固化剂与沙土拌合形成固化沙;在沙地中挖出种树的深坑和植草的浅沟,将集水漏斗钻入到深坑中,再将固化沙填充到深坑和浅沟中,固化沙在深坑中形成深坑固沙吸水层,在浅沟中形成浅沟固沙吸水层;在深坑中植栽树苗,树苗的根部伸入到集水漏斗的嘴部,再在深坑和浅沟中撒上草籽;用地膜将草籽覆盖养护,并在地膜上开透气小孔。本发明的固化剂与沙土拌合能够填充在土壤颗粒的内部空隙中,固化的沙土颗粒不易分散跳跃,能够持续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达到长期防风、固沙和保水的效果。

    一种采用高分子双聚材料进行边坡加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92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8318.9

    申请日:2016-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12 C09K17/18 C09K2105/00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分子双聚材料进行边坡加固的方法,其施工步骤如下:1、放坡以及坡面整理;2、水、土以及双聚材料等的配比选择与计算:对于边坡为碎石土质地的,取0.06‑0.09千克双聚材料与5‑6千克水进行溶解配比,对于边坡为盐渍土质地的,取0.08‑0.108千克双聚材料与4‑5千克水进行溶解配比,将所述重量溶解好的双聚材料与100千克土料、8‑9千克麦秸秆进行搅拌均匀;3、边坡铺设顺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边坡分四级台阶开挖,共三个平台,每一级边坡分段摊铺步骤2中的加固料,从第二级边坡到第四级边坡,自下而上逐层加固,最后处理第一级边坡;4、土料输送;5、加固层养护:将土料表面修葺平整、光滑,然后加铺地膜覆盖,养护七天后揭膜,加固料成型。

    一种用于沙土喷施治沙浆液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4654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44590.1

    申请日:2021-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沙土喷施治沙浆液的模拟装置及模拟方法,实现了室内浆液喷洒及降雨模拟一体的模拟实验,通过土样箱、模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实现对浆液喷洒、降雨喷洒、土样、光照强度、温度、湿度等参数的监测与控制,辅助模拟装置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环境,模拟浆液喷施后植被修复,最终达到模拟室外生产环境的目的,为浆液治沙室外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其中模拟方法用于研究喷洒治沙浆液对土体的胶结情况、降雨对喷洒治沙浆液后的胶结土体的侵蚀特性,以及在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而获取浆液胶结土体后植被恢复、抗降雨侵蚀能力,可根据不同地层的土质结构特征,选择对应加固浆液的性能参数,确定土层与浆液之间的定量关系。

    一种多元数据联合的滑坡形态结构探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74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32535.9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数据联合的滑坡形态结构探测方法,属于地质信息领域,包含通过航空正射影像和机载激光数据调查斜坡表面的形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表变形监测(GNSS),对研究区表面变形特征、破坏迹象和微地貌识别,得到滑坡形貌变化信息,然后,通过选定剖面的岩土钻探和地电采集分析,表征岩土体特征和识别不连续性,建立滑坡体地质模型和地貌模型,最后,结合地貌和地质模型对滑坡区域进行类型分析,完成滑坡形态结构探测;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滑坡形态结构探测中从单一角度考虑致灾因素的问题。

    一种土质边坡护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288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34309.3

    申请日:2016-05-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7/20 A01G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质边坡护坡方法,属于环境保护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坡面修整:对边坡表面进行平整;固化剂配置:固化剂配制:按16.8?22.91份纤维素固化剂溶液,18.18?24.79份高分子固化剂溶液,6.12?8.35份添加剂溶液和43.96?58.9份水均匀混合形成固化剂;加固土配置:将10份边坡原地土壤与2.5?4份固化剂拌合;加固土摊铺:在修整后的坡面上喷洒自来水润湿,将固化泥浆摊铺在坡面上,加固土养护:使用地膜覆盖住加固层,草种发芽后揭掉地膜,得到养护成型的加固层。本发明加固更加均匀,加固强度更高,能够大面积现场施工,具有更宽泛的适用性。

    一种山区滑坡岩体结构的确定性指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8661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399089.8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滑坡岩体结构的确定性指数评价方法,包括S1、确定滑坡区域结构特征;S2、基于GNSS监测系统监测滑坡区域地表变化程度和特性;S3、对滑坡区域中的变形坡体进行钻探,并记录获取岩芯特征信息和参数;S4、采用ERT测量方法对滑坡区域地下介质施加电流,得到滑坡高程‑水平距离‑地下电阻率值;S5、滑坡地区的构造形态、地表地下变化特点,和在无人机航拍影像下的滑坡地区全景图,构建滑坡区的地貌模型;S6、整合岩芯特征、滑坡区全貌地形图和滑坡高程‑水平距离‑地下电阻率值数据,以构建得到滑坡区的地质模型;S7、融合滑坡区的地貌模型和地质模型,并采用确定性指数判定滑坡形态结构。

    一种用于铁路弃渣体颗粒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1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35488.0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铁路弃渣体颗粒的检测方法,涉及地质灾害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无人机对待测渣场进行拍摄测量得到外业数据;S2:对外业数据进行内业处理,并建立得到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S3:导出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的点云数据;S4:使用点云数据计算得到点云法向量;S5:将点云数据沿点云法向量移动设定值,进行点云数据分离,得到分离点云数据;S6:对分离点云数据进行渣体颗粒识别;S7:提取识别到的渣体颗粒的形态数据,完成检测。本发明通过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采集弃渣体堆积颗粒的高清影像,通过空中三角测量建立渣体堆积颗粒三维结构模型,快速获得渣体颗粒的数量、半径、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等信息。

    一种山区滑坡岩体结构的确定性指数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8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99089.8

    申请日:2022-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区滑坡岩体结构的确定性指数评价方法,包括S1、确定滑坡区域结构特征;S2、基于GNSS监测系统监测滑坡区域地表变化程度和特性;S3、对滑坡区域中的变形坡体进行钻探,并记录获取岩芯特征信息和参数;S4、采用ERT测量方法对滑坡区域地下介质施加电流,得到滑坡高程‑水平距离‑地下电阻率值;S5、滑坡地区的构造形态、地表地下变化特点,和在无人机航拍影像下的滑坡地区全景图,构建滑坡区的地貌模型;S6、整合岩芯特征、滑坡区全貌地形图和滑坡高程‑水平距离‑地下电阻率值数据,以构建得到滑坡区的地质模型;S7、融合滑坡区的地貌模型和地质模型,并采用确定性指数判定滑坡形态结构。

    用于饱水软弱夹层带动孔压响应的振动台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803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11494568.8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饱水软弱夹层动孔压响应的振动台模型制备方法,其包括焊接不渗水模型箱和密封盖;模型箱的底板上焊接螺纹钢,并在模型箱内放置上与模型箱四周内侧壁接触的防水聚苯乙烯泡沫板;根据试验模型的结构与物理力学性质配置上硬层、下硬层及软弱夹层材料,在模型箱内浇注下硬层、软弱夹层和上硬层;上中下三层浇注过程中,在设定高度埋设若干孔隙水压传感器;对浇注好的试验模型养护设定时长,在保留或取出模型箱中两个侧面的防水聚苯乙烯泡沫板的情况下,在密封盖上安装气压表,连接饱水装置与进水管和连接管进行循环真空饱水处理;当气压表读数与上一次饱水后读数间差异小于等于设定值时,完成振动台模型的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