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56801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8805189.3
申请日:1998-03-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5 , H01M2/1673 , H01M2/168 , H01M6/10 , H01M10/0436 , H01M10/052
Abstract: 目的是不使用外壳,使得可以简化可小型轻重量化且可任意形状化的,构造强度高且可确保安全性的高性能的二次电池的形成,因而将提高生产性。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形成方法,具有下述工序:在把正极活性物质层(32)接合到正极集电体(31)上构成的正极(3),及把负极活性物质层(52)接合到负极集电体(51)上构成的负极(5)与隔离物(4)之间,使至少在一部分中含有可塑性树脂的粘接性树脂(6)部分地存在于其间进行重合的工序;使上述粘接性树脂(6)变形的工序,由此可以简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形成,提高生产性。
-
公开(公告)号:CN1256799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8804694.6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4/02 , H01M4/624 , H01M10/052 , H01M2200/106 , Y10T29/49108
Abstract: 在现有的电池中,由于因内部短路等原因电池温度上升到100℃以上时将产生大的短路电流,故存在着因发热而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的问题。为此,使与电极中的活性物质(8)接触的电子导电性材料(9)为含有导电性填充剂和树脂的材料,使得随着温度的上升电极的电阻值也上升,而且,使活性物质(8)的粒径与电子导电性材料(9)的粒径的比值为0.1~20,以解决上述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256798A
公开(公告)日:2000-06-14
申请号:CN98804693.8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2/348 , H01M4/02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624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200/106
Abstract: 现有的电池,在由于内部短路等原因使电池温度上升到高于使隔离物熔融流动的温度时,由于隔离物流动的部分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有大的短路电流,故存在着因发热而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的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温度上升电阻也上升的电极,以及该电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电极的电池。其中电子导电性材料层的电子导电性材料中所含的导电性填充剂的比率为55重量份~70重量份。
-
公开(公告)号:CN1255250A
公开(公告)日:2000-05-31
申请号:CN98804958.9
申请日:1998-0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10T29/49114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粘接性树脂将正极和负极与离子传导层(隔板)粘接起来,在确保正极和负极与隔板之间离子传导性的同时,还能够使电极和隔板之间获得足够的粘接强度。其特征在于依次进行以下工序:将处于树脂和溶剂的混合物形式下的、室温以下所说的完全不溶解树脂的粘接液(4)加热,涂布所说的隔板(3)或电极(1、2)粘合面的工序,使所说的隔板和电极的各自粘合面相对重叠的工序,和将所说的粘接液干燥的工序,在涂布粘接液时能够提高树脂的溶解性并进行均匀涂布,并能够防止涂布后因粘接液流动性降低而使粘接液流出和浸透的现象,所以粘接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255246A
公开(公告)日:2000-05-31
申请号:CN98804959.7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 , H01M2/348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0402 , H01M4/041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6/16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200/106
Abstract: 已有电池的问题是,因内部短路使电池温度上升到高于隔板熔融或流动的温度时,由于隔板的流动部分使正极和负极之间产生很大短路电流,发热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因而使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抗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电极、这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这种电极的电池。具体讲,本发明的电极是这样构成的,其中有含导电性填料和树脂的电子导电性材料,其阻抗伴随温度的上升而一起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45235C
公开(公告)日:2004-04-07
申请号:CN98804695.4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2 , H01M2/348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200/106
Abstract: 在现有的电池中,由于因内部短路等原因电池温度上升时将产生大的短路电流,故存在着因发热而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池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正极(1)具有含镍的活性物质,正极(1)或负极(2)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包括活性物质(8)和与活性物质(8)接触的电子导电性材料(9)的活性物质层(6),在上述正极(1)和上述负极(2)之间夹持有电解质,上述电子导电性材料(9)含有导电性填充剂和树脂,且随着温度的上升其电阻增加;且所述电子导电性材料的平均粒径在0.05微米~100微米的范围内;所述导电性填充剂是碳材料或导电性非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1C
公开(公告)日:2003-12-03
申请号:CN98804697.0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8 , H01M2/34 , H01M4/02 , H01M4/13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10/052 , H01M10/4235 , Y10T29/49108
Abstract: 现有的电池,在由于内部短路等原因电池温度上升到高于使隔离物熔融流动的温度时,由于在隔离物流动的部分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有大的短路电流,故存在着因发热而使电池温度继续上升,短路电流继续增大的问题。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着温度上升电阻也上升的电极,以及该电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该电极的电池。该电极具有与活性物质或导电促进剂接触、并随着温度的上升其体积也膨胀的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129199C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98804959.7
申请日:1998-06-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 , H01M2/348 , H01M4/02 , H01M4/04 , H01M4/0402 , H01M4/041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6/16 , H01M10/0525 , H01M10/4235 , H01M2004/021 , H01M2200/106
Abstract: 已有电池的问题是,因内部短路使电池温度上升到高于隔板熔融或流动的温度时,由于隔板的流动部分使正极和负极之间产生很大短路电流,发热使电池温度进一步上升,因而使短路电流进一步增大。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抗随温度上升而增大的电极、这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和使用这种电极的电池。具体讲,本发明的电极是这样构成的,其中有含导电性填料和树脂的电子导电性材料,其阻抗伴随温度的上升而一起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25498C
公开(公告)日:2003-10-22
申请号:CN98803461.1
申请日:1998-0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73 , H01M2/164 , H01M2/168 , H01M4/13 , H01M6/10 , H01M6/40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Abstract: 现有的电池为了保持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必须采用坚固的外装容器,存在不能小型化的问题。而且,在各电极和隔离层通过粘接性树脂贴合时,存在粘接强度和电池特性相反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不采用外装容器,可以制备薄型、轻质并且电池特性和粘接强度均优良的电池。通过采用具有至少一层含有填充物的粘接性树脂层的粘接性树脂层将正极和负极与隔离层贴合,使粘接性树脂层具有多孔性,多孔性粘接性树脂层的空孔被电解液充满,具有足够的离子传导性,提高电池特性并保持粘接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255249A
公开(公告)日:2000-05-31
申请号:CN98804952.X
申请日:1998-02-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53 , H01M2/168 , H01M6/10 , H01M6/40 , H01M10/0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这种电池能够容易制造,体积小而且不易产生短路。该方法包括:分别单独固定隔板(10和20),使所说的隔板至少覆盖正极(1)和负极(2)相对面的工序;以及将被上述隔板覆盖的正极和负极上各隔板面之间重叠固定的工序。这样一来,由于正极和负极的相对面分别被各自的隔板覆盖后才将正极和负极重叠起来,所以很难产生偏移,而且即使产生偏移,因为两电极的相对面被隔板所覆盖,所以电极之间很难产生短路。因为这种电池具有这样一种电极层叠体,其中正极和负极之间至少有两片隔板,在上述正极和负极与隔板之间以及在隔板之间均有粘接层(3),所以即使制成具有数层电极层叠体的积层电极型的电池,也能容易制成体积小且电极间不易产生短路,电池容量大而实用的锂离子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