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1472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1980094200.9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车辆管理系统具备:服务器,该服务器能够与车辆的希望使用者的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以及车载装置,该车载装置搭载于所述车辆。所述服务器具备:接收机构,该接收机构从所述通信终端接收将所述车辆的个体信息进行了关联的该车辆的许可使用码的发放请求;生成机构,该生成机构基于接收到的所述个体信息,根据预先规定的规则生成许可使用码;以及发送机构,该发送机构将所述生成机构所生成的所述许可使用码向所述通信终端发送。所述车载装置具备使用控制机构,该使用控制机构基于从所述通信终端提供来的许可使用码,对是否使所述车辆进入可供使用的控制状态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514B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510284148.7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其课题在于,提供在通过支持部件在动力单元支持消声器的场合能使得消声器的配置自由度提高的鞍骑型车辆的消声器支持结构。单元摆动式的摩托车包括动力单元(14)及后轮(16),从动力单元到后轮的车轴(39)一体构成,进行摆动,在该单元摆动式的摩托车,设有:导出从动力单元排出的废气的排气管(45);与该排气管的端部连接的消声器(46);以及为了支持消声器、构成使得上管部件(81)、下管部件(82)、连结管部件(86、87)组合的桁架结构的消声器支架(47);消声器支架安装在动力单元;在该摩托车的消声器支持结构中,在车辆侧视图中,消声器支架至少其一部分与消声器的外筒(46A)重叠。
-
公开(公告)号:CN10813711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8
申请号:CN201680056063.6
申请日:2016-08-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片冈敬子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骑式车辆,能够使喇叭用开口不醒目并且能够抑制前车罩的刚性降低。具备:从前方覆盖头管的前车罩(20)和在正面观察时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前车罩(20)覆盖的喇叭,在前车罩(20)形成有喇叭用开口(21)。前车罩(20)通过将分割为多个的分体车罩(30、40)结合而构成,通过在分体车罩(30、40)彼此结合的结合部(22)设置间隙(22c)而利用间隙(22c)形成喇叭用开口(21)。通过使喇叭用开口(21)与前车罩(20)的分割线(22)重合而能够使喇叭用开口(21)不醒目。由于不需要直接在前车罩(20)上开设孔来形成喇叭用开口(21),因此还能够抑制前车罩(20)的刚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484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39836.X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片冈敬子
IPC: B60K17/06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配备有主支架(30)的鞍座型车辆的动力单元(P),所述动力单元设置有:变速箱(21T),所述变速箱(21T)向后延伸并且连续布置至曲轴箱(21c),该曲轴箱用于支撑构成所述动力单元(P)的内燃发动机(E)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曲轴(20);以及金属变速箱罩(60),所述变速箱罩覆盖所述变速箱(21T)的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横向侧以形成带室(55)。冷却风入口(61)设置在所述变速箱罩(60)的前部中。设置导风管罩(80),所述导风管罩(80)以允许新鲜空气被引入到所述冷却风入口(61)中的方式从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至少覆盖包括所述冷却风入口(61)在内的前侧部。位于所述导风管罩(80)后侧的管罩后部(80r)构造成延伸至超出主支架(30)收起时主支架操作部(33)所在的位置的后侧位置。变速箱罩裸露以维持借助行进过程中引起的空气冷却带室的效果,并且抑制与展开所述主支架的操作关联地引起的变速箱罩的涂层表面上的刮擦。
-
公开(公告)号:CN305086484S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30385066.6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小型)。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省略视图:本产品底部不常见,故省略“仰视图”。-
公开(公告)号:CN304498623S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30457243.2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后组合灯壳(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安装于摩托车尾部,作为后组合灯的壳体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4498619S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30456797.0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前转向灯壳(摩托车用)。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安装于摩托车头部,作为转向灯的壳体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5.“使用状态参考图”中A为本产品。-
公开(公告)号:CN304157601S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630589185.4
申请日:2016-12-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用后组合灯罩。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轻型摩托车用后组合灯罩。
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设计要点在于产品的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5639157S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30357044.3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踏板式摩托车用前组合灯。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安装在踏板式摩托车的前部,并通过内部的灯起到照明、指示等作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公开(公告)号:CN304498621S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30457144.4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摩托车。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整体形状。
4.最能表明本外观设计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