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用薄膜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09373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180041844.5

    申请日:2011-04-06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薄膜半导体装置(10)包括:基板(1);形成于基板上的栅电极(2);形成于栅电极上的栅极绝缘膜(3);形成于栅极绝缘膜上,且在表面具有凸形状的沟道层(4);形成于沟道层的凸形状之上,且包括含有硅、氧及碳的有机材料的沟道保护层(5);界面层(6),形成于沟道层的凸形状的上面与沟道保护层之间的界面,含有碳作为主要成分,作为其主要成分的碳是来源于所述有机材料的碳;和源电极(8s)及漏电极(8d),沿着沟道保护层的端部的上部及侧部、与沟道保护层的侧部相连的界面层的侧部、与界面层的侧部相连的沟道层的凸形状的侧部、以及与沟道层的凸形状的侧部相连的沟道层的上部而形成。

    显示装置用薄膜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5527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080002214.2

    申请日:2010-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6 H01L29/04 H01L29/667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用薄膜半导体器件,具有:第一沟道层(130),由多晶半导体层形成;第二沟道层(140),由形成在第一沟道层(130)上的非晶半导体层形成,在表面具有凸形状;绝缘层(150),形成在第二沟道层(140)的凸形状的上面;接触层(160)以及(161),形成在绝缘层(150)的端部的上面及侧面、与绝缘层(150)的侧面相连的第二沟道层(140)的凸形状的侧面、以及与第二沟道层(140)的凸形状的侧面相连的第二沟道层(140)的上面;以及源电极(170)和漏电极(171),接触层(160)以及(161)具有第一导电方式,第二沟道层(140)的凸形状的上部具有第二导电方式,由此能够使导通电流大幅度增加的同时使截止电流大幅度降低。

    硅薄膜的结晶化方法以及硅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79027A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080011595.0

    申请日:2010-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薄膜的结晶化方法以及硅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制造方法。硅薄膜的结晶化方法包括:第二工序,在基板(1)上层叠具有第一反射率的第一栅电极(2);第三工序,使第一栅电极(2)的上面周边部露出而在第一栅电极(2)上层叠第二栅电极(3),所述第二栅电极(3)具有比第一反射率小的第二反射率,并且其上面面积比第一栅电极(2)的上面面积小;第四工序,覆盖没有形成第一栅电极(2)的基板(1)上的周边区域、从第二栅电极(3)露出的第一栅电极(2)上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栅电极(3)的上面的第二区域,层叠栅极绝缘膜(4);第五工序,在层叠的栅极绝缘膜(4)上层叠非晶硅薄膜(5a);以及第六工序,通过从非晶硅薄膜(5a)的上方照射激光,使非晶硅薄膜(5a)结晶化。由此,能够使硅薄膜的晶粒的尺寸均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