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模糊校正装置以及摄影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3897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341010.8

    申请日:2008-06-18

    Abstract: 本发明的成像模糊校正装置具备:校正透镜保持部件(405),固定摄影装置的光学系统中所包含的校正透镜(G3);保持部件(408),用于保持校正透镜保持部件,以使校正透镜保持部件在入射校正透镜(G3)的光的光轴(A)正交的面内向任意方向即直线前进方向前进,并且在面内沿着以与光轴(A)大致平行的旋转轴(A3)为中心的圆弧的旋转方向移动;直线前进用驱动部(412),为了向直线前进方向驱动校正透镜保持部件(405),对校正透镜保持部件(405)提供驱动力;以及旋转用驱动部(413),为了向旋转方向驱动校正透镜保持部件(405),对校正透镜保持部件(405)提供驱动力。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在防止成像模糊校正性能的降低的同时,能够实现小型化的成像模糊校正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摄影装置。

    送风装置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6947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7385.4

    申请日:1998-06-10

    Abstract: 一种空气从设置在环状壁上的狭缝吸入到内部的送风装置,风扇的叶片形状做成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厚度朝叶片顶端逐渐减小且最大厚度的位置随着走向叶片顶端而逐渐后退到叶片后缘侧的形状,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前进角比其它部分大,而狭缝的间隙宽度的仅隔片附近的部分比周边宽大,或在环状板的隔片附近外周部设置开口部,以使半径方向的尺寸变得较短。该结构可提高P-Q特性及降低噪音。

    送风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17104C

    公开(公告)日:2005-08-31

    申请号:CN01143857.6

    申请日:2001-12-14

    Inventor: 藤中广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547 F04D25/0613 F04D29/667

    Abstract: 一种送风装置,形成从框体本体部(10a)的进口侧延伸至风扇(1)的翼前端的出口侧附近的环状壁(2),在框体本体部(10a)与环状壁(2)之间设置气窝部(11),通过改善气窝部(11)附近的与轮辐(17)环状壁(2)的连接位置或其倾斜方向,可提高送风装置的能效和送风装置的性能,或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送风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7739A

    公开(公告)日:2003-02-19

    申请号:CN02103368.4

    申请日:1998-06-10

    Abstract: 一种空气从设置在环状壁上的狭缝吸入到内部的送风装置,风扇的叶片形状做成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厚度朝叶片顶端逐渐减小且最大厚度的位置随着走向叶片顶端而逐渐后退到叶片后缘侧的形状,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前进角比其它部分大,而狭缝的间隙宽度的仅隔片附近的部分比周边宽大,或在环状板的隔片附近外周部设置开口部,以使半径方向的尺寸变得较短。该结构可提高P-Q特性及降低噪音。

    送风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1493C

    公开(公告)日:2002-09-25

    申请号:CN98114743.7

    申请日:1998-06-10

    Abstract: 一种空气从设置在环状壁上的狭缝吸入到内部的送风装置,风扇的叶片形状做成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厚度朝叶片顶端逐渐减小且最大厚度的位置随着走向叶片顶端而逐渐后退到叶片后缘侧的形状,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前进角比其它部分大,而狭缝的间隙宽度的仅隔片附近的部分比周边宽大,或在环状板的隔片附近外周部设置开口部,以使半径方向的尺寸变得较短。该结构可提高P-Q特性及降低噪音。

    送风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48314A

    公开(公告)日:2000-03-22

    申请号:CN98802722.4

    申请日:1998-12-24

    Inventor: 藤中广康

    Abstract: 一种送风装置,从风扇(1)的叶片前端起间隔地形成环状壁(2),并在所述环状壁(2)上与所述叶片前端相对的部分形成将环状壁的内周部与外周部连通的切缝(6),随着风扇的旋转而从所述切缝将空气吸入环状壁的内周部,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切缝的间隙宽度w沿半径方向及圆周方向变化,使从切缝流入环状壁内周部的空气流量在全周大致相等。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在叶片前端从正压侧流到背压侧的漏泄涡流、改善P-Q特性,同时可以抑制在设有切缝的环状壁上产生的噪声,故可实现送风装置的低噪声化。

    送风装置及其壳体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1873A

    公开(公告)日:1998-12-16

    申请号:CN98114743.7

    申请日:1998-06-10

    Abstract: 一种空气从设置在环状壁上的狭缝吸入到内部的送风装置,风扇的叶片形状做成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厚度朝叶片顶端逐渐减小且最大厚度的位置随着走向叶片顶端而逐渐后退到叶片后缘侧的形状,叶片顶端附近的叶片前进角比其它部分大,而狭缝的间隙宽度的仅隔片附近的部分比周边宽大,或在环状板的隔片附近外周部设置开口部,以使半径方向的尺寸变得较短。该结构可提高P-Q特性及降低噪音。

    无刷电机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658480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410097493.1

    申请日:2004-11-29

    Inventor: 藤中广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085 H02K1/146 H02K29/03

    Abstract: 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具有沿回转方向呈N极、S极交替磁化的永久磁铁的转子;与永久磁铁呈径向对置的铁心;以及具有轴支承转子的轴承的定子。铁心在其前端具有多个突极部,作为邻接的突极部的切槽开角,具有切槽开角A、切槽开角B、切槽开角C,当A<B<C时,沿着转子的回转方向,切槽开角具有按照A-B-C-B-A-的顺序多层次变化的构成。采用这种构成,转子始终施加朝径向的一方推的侧压力,可提供低成本、低振动且回转精度良好的无刷电机。

    像抖动补偿装置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17308B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710005460.3

    申请日:2007-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Abstract: 本发明的像抖动补偿装置包括:具有线圈图形的层压基板(19);固定在层压基板(19)上的霍尔元件(21);磁铁(20);后轭(22);对置磁轭(23);挠性印刷基板,引出向层压基板上的线圈图形和霍尔元件(21)的布线。在对置磁轭(23)中,在与霍尔元件(21)对置的部分形成有阶梯形状(凹部23a及23b)。从而,在透镜移动式的像抖动补偿装置中,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及低成本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