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84049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310711427.8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除湿装置具备除湿转子、驱动部、发热部、吸湿风路、放湿风路。发热部包括箱体和多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包括:第一加热器线和第二加热器线、多个第一圆形孔部和多个第二圆形孔部。第一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一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第二加热器线通过各个加热器线安装部的各个第二圆形孔部内而被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02309908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162317.1
申请日:2006-10-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5 , F24F3/1423 , F24F2203/1032 , F24F2203/106 , F24F2203/1068 , F24F2203/1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机,在开口了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吸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送风机所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使再生空气在转子的一部分中旋转的循环路径及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向转子照射辐射热从而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以及用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并使其凝结的冷凝器、为使从吸气口吸引进来的空气在转子和冷凝器分流之后一同吸入到送风机中再从排气口排出,而将转子和冷凝器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在壳体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120124A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1010546769.5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有:从供给空气进行吸湿并对加热空气放出水分而进行再生的除湿转子;对除湿转子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使再生空气循环到除湿转子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加热供给除湿转子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以及具有形成循环路径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的热交换器,其中,热交换器形成这样的结构:将薄板状的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导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通路,将导热板的通路开口部以外的端面相邻彼此熔接而确保再生空气通路和冷却空气通路的气密性,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
公开(公告)号:CN101184547A
公开(公告)日:2008-05-21
申请号:CN200680019141.1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有:对除湿转子(2)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6);使再生空气循环到除湿转子(2)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8);加热供给除湿转子(2)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9);以及具有形成循环路径(8)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11)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12)的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将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再生空气通路(11)和冷却空气通路(12),通过与导热板一体形成的间隔肋部而保持导热板的层叠间隔,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
公开(公告)号:CN1968734A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80019755.5
申请日:2005-0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261 , F24F3/1411 , F24F3/153 , F25B2309/0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具有热泵和吸放湿器。热泵具有从所供给的空气中吸热的吸热器以及向所供给的空气中散热的散热器。吸放湿器具有从所供给的空气中吸湿的吸湿部以及向所供给的空气中放湿的放湿部。散热器加热除湿对象空气,放湿部加湿被散热器所加热的空气。吸热器从被放湿部加湿的空气中吸热并且使其冷却,吸湿部从被吸热器冷却的空气中吸湿并进行除湿。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5C
公开(公告)日:2004-03-31
申请号:CN99106709.6
申请日:1999-05-1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松下精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1/003 , F25B13/00 , F25B39/028 , F25B41/062 , F25B2313/0233 , F25B2500/12
Abstract: 本发明在制冷剂配管(106)上的主要部位,设有多个任意的间隔而插入固定将小直径管(1)集束多根的蜂窝式管子(2),形成消音器(4a),对制冷剂的紊流予以整流化、均匀化,通过衰减压力脉动的传递,而降低噪音。本发明空调机所用的消音器无需额外空间,结构简单且容易装配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4515226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494266.6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05 , F24F11/30 , F24F11/41 , F24F11/62 , F24F11/65 , F24F13/02 , F24F13/30 , F25B41/067
Abstract: 本发明的除湿装置包括: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的主体壳;和设置在主体壳内的热泵装置、热交换部和风机。热交换部具有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风路和第二热交换风路。另外,除湿装置具有:从吸气口经由第一热交换风路、吸热器、第二热交换风路、和散热器至吹出口的除湿风路;和从吸气口经由吸热器、第二热交换风路、和散热器至吹出口的第1旁通风路。而且,在第1旁通风路设置有开闭第1旁通风路的开闭部,并且开闭部与控制部连接,控制部在除霜运转时使压缩机停止使风机运转,并且打开开闭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90972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880124326.8
申请日:2008-12-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23 , B01D53/0438 , B01D53/261 , B01D2259/40088 , B01D2259/4508 , F24F1/025 , F24F2203/1016 , F24F2203/1068 , F24F2203/10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具备:主体壳体(3),其具有进气口(1)和排气口(2);冷冻循环机构(4),其设于主体壳体(3)内;送风机(9),其形成这样的风路:将空气从进气口(1)吸入到主体壳体(3)内,并使吸入后的空气依次通过放热器(6)和吸热器(8)并吹送至排气口(2);除湿转轮(10)的放湿部(11),其设于风路内、放热器(6)和吸热器(8)之间;除湿转轮(10)的吸湿部(12),其设于风路内、吸热器(8)和排气口(2)之间;以及制冷剂热交换器(13),其设于风路内、放湿部(11)和吸热器(8)之间,由此实现了除湿能力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310830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810080885.5
申请日:2008-0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在开设有主体进气口(11)和主体排气口(12)的装置主体(13)内具备:具有放热装置(16)和吸热装置(18)的热泵(14);具有吸湿区域(24)和放湿区域(25)的除湿转轮(26);以及具有第一及第二吸入口(22、23)的两吸入型送风装置(21);在送风装置(21)的第一吸入口(22)侧配置放热装置(16),在第二吸入口(23)侧配置除湿转轮(26)和吸热装置(18),具有将室内空气通过放热装置(16)后排出主体排气口(12)的排气风道(27)和通过放热装置(16)、放湿区域(15)、吸热装置(18)、吸湿区域(24)后排出的除湿风道(28),从而使结构紧凑,能够提高除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84547B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0680019141.1
申请日:2006-07-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B01D53/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装置,具有:对除湿转子(2)供给空气而吸湿水分的吸湿路径(6);使再生空气循环到除湿转子(2)而放出水分的循环路径(8);加热供给除湿转子(2)的再生空气的加热器(9);以及具有形成循环路径(8)的一部分的再生空气通路(11)和冷却空气流动的冷却空气通路(12)的热交换器(10)。热交换器(10,将导热板以规定的间隔层叠多个,在层叠间隙中交替流入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而形成再生空气通路(11)和冷却空气通路(12),通过与导热板一体形成的间隔肋部而保持导热板的层叠间隔,使再生空气和冷却空气经由各个导热板而热交换,使再生空气中的水分凝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