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方法、调色剂组及白色调色剂

    公开(公告)号:CN105388715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510526394.9

    申请日:2015-08-25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调色剂组及白色调色剂,所述图像形成方法更有效地显现由白色调色剂形成的图像层产生的记录介质的遮蔽性功能,另外,低温定影性提高。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包括:使图像形成层(A)和图像形成层(B)在记录介质上定影,所述图像形成层(A)使用白色调色剂而得到,所述图像形成层(B)邻接于所述图像形成层(A)且使用与所述白色调色剂不同的调色剂而得到,其中,将所述白色调色剂的体积中值粒径设为Dw、平均圆度设为Sw,并将与所述白色调色剂不同的调色剂的体积中值粒径设为Dc、平均圆度设为Sc时,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及(2):1.000<Dw/Dc<1.300(1),1.000≤Sc/Sw<1.060(2)。

    图像形成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19883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323729.7

    申请日:2015-06-12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白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w),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w)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w),对所述有色调色剂进行90℃下的时间分散测定,将测得的测定开始后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0(c),测定开始后1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10(c)以及测定开始后20秒的储能模量设为G’20(c)时,满足关系式(1)和(2):关系式(1):(G’10(c)/G’0(c))<(G’10(w)/G’0(w))关系式(2):G’20(w)<G’20(c)。

    图像形成系统
    14.
    发明公开
    图像形成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1265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741658.1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定影手段。定影手段具有环状带;加热部件;和对置部件,在对置的位置将通过环状带输送的记录介质上的调色剂进行定影。脱模剂在基于通过气相色谱法得到的结果的碳原子数分布中,在碳原子数分布中的碳原子数45以上且55以下的范围内包含至少一个含量的极小值。将最小的极小值设为A1,将在碳原子数45以上且55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值设为B1时,A1/B1为0.70以下。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和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54545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610203261.2

    申请日:2016-04-01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兼具低温定影性和耐热性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以及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的特征在于,是至少含有苯乙烯‑丙烯酸树脂、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在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分析测定装置通过全反射法测定吸收光谱时,至少在吸收波数为690~710cm‑1(P1)、1190~1220cm‑1(P2)和1230~1300cm‑1(P3)的范围内具有吸收极大峰,上述690~710cm‑1的范围内的吸收极大峰高度(P1)与上述1230~1300cm‑1的范围内的吸收极大峰高度(P3)的比的值(P3/P1)为0.02~6.00的范围内。

    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及双组分显影剂

    公开(公告)号:CN10942610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0938954.5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以低印字率持续印刷、印刷图像也具有良好的粒状性、且能长期抑制清洁不良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本发明的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含有在调色剂母体粒子表面具有二氧化硅粒子作为外添剂的调色剂粒子,上述二氧化硅粒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表面经硅油修饰,且静电潜像显影用调色剂中所含的Si元素的NET强度满足特定的关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