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680024959.6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粒子;和设置在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上并由式2表示的锂金属磷酸盐纳米粒子:[式1]Li(1+a)(Ni1‑b‑cMbCoc)O2其中,M是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金属:Mn、Al、Cu、Fe、Mg、Cr、Sr、V、Sc和Y,0≤a≤0.2,0≤b≤1且0≤c≤1,[式2]Li1+xM'xM”2‑x(PO4)3其中,M'是Al、Y、Cr或Ca,M”是Ge、Ti、Sn、Hf、Zn或Zr,且0≤x≤0.5。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3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24959.6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制备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包含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由下式1表示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粒子;和设置在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表面上并由式2表示的锂金属磷酸盐纳米粒子:[式1]Li(1+a)(Ni1‑b‑cMbCoc)O2其中,M是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金属:Mn、Al、Cu、Fe、Mg、Cr、Sr、V、Sc和Y,0≤a≤0.2,0≤b≤1且0≤c≤1,[式2]Li1+xM'xM”2‑x(PO4)3其中,M'是Al、Y、Cr或Ca,M”是Ge、Ti、Sn、Hf、Zn或Zr,且0≤x≤0.5。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057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480002312.4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25/45 , C01G49/009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049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8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甘油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步骤(b),向反应器内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反应来制备非晶质的磷酸铁锂纳米种子;以及步骤(c),对所制备的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种子进行热处理来制备粒子的一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涂敷有碳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通过两个步骤的简单工序,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出既使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控制,又在粒子上形成有碳涂敷层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并且,包含所制备的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在容量及稳定性方面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12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80002198.5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B25/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C01P2002/3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4 , H01M4/0402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P20/544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法包括:步骤(a),在三乙醇胺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以及步骤(b),向反应器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加热,在1巴以上且小于10巴的压力条件下合成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与现有的水热合成法、超临界水法及醇热法相比,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因而,不使用高温/高压反应器,使得既能够确保工序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又能够容易地制成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控制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458312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80002198.5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45 , C01P2002/3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4 , H01M4/0402 , H01M4/136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Y02P20/544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法包括:步骤(a),在三乙醇胺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以及步骤(b),向反应器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加热,在1巴以上且小于10巴的压力条件下合成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与现有的水热合成法、超临界水法及醇热法相比,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因而,不使用高温/高压反应器,使得既能够确保工序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又能够容易地制成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控制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87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02129.4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B82Y30/00 , C01B25/45 , C01G49/009 , C01P2002/30 , C01P2004/51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6/4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三乙醇胺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以及步骤(b),向反应器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加热,在10至100巴的压力条件下合成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与现有的水热合成法及超临界水法相比,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且与现有的醇热法相比,能够制成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有效控制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
-
公开(公告)号:CN104918887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521.2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25/45 , C01G49/009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049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8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经碳涂布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方法和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经碳涂布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将锂前体、铁前体和磷前体添加到反应溶剂中制备混合物溶液;(b)将所述混合物溶液置于反应器中并且进行反应,从而制备非晶质磷酸铁锂纳米种粒子;和(c)对磷酸铁锂纳米种粒子进行热处理,由此制备在粒子的一部分或全部表面上涂布有碳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通过实施两个简单的步骤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具有受控制的粒度和粒度分布的经碳涂布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包含由此制备的经碳涂布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作为正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具有良好的容量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19643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80002313.9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25/45 , C01G49/009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049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8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三乙醇胺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步骤(b),向反应器内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反应来制备非晶质的磷酸铁锂纳米种子;以及步骤(c),对所制备的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种子进行热处理来制备粒子的一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涂敷有碳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通过两个步骤的简单工序,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出既使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控制,又在粒子上形成有碳涂敷层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并且,包含所制备的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在容量及稳定性方面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603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80002312.4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C01B25/45 , C01G49/009 , H01M4/0404 , H01M4/043 , H01M4/0471 , H01M4/049 , H01M4/133 , H01M4/136 , H01M4/1393 , H01M4/1397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 H01M10/058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在甘油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步骤(b),向反应器内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反应来制备非晶质的磷酸铁锂纳米种子;以及步骤(c),对所制备的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种子进行热处理来制备粒子的一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涂敷有碳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通过两个步骤的简单工序,能够在短时间内制备出既使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控制,又在粒子上形成有碳涂敷层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并且,包含所制备的上述碳涂敷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在容量及稳定性方面优良。
-
公开(公告)号:CN1045828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80002129.4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B82Y30/00 , C01B25/45 , C01G49/009 , C01P2002/30 , C01P2004/51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6/4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30 ,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及根据上述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上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三乙醇胺溶剂中放入锂前体、铁前体及磷前体来制备混合溶液,以及步骤(b),向反应器投入上述混合溶液并进行加热,在10至100巴的压力条件下合成磷酸铁锂纳米粉末。与现有的水热合成法及超临界水法相比,上述磷酸铁锂纳米粉末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并且与现有的醇热法相比,能够制成粒子大小及粒度分布得到有效控制的磷酸铁锂纳米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