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2109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64610.7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14/0239 , H04B10/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低速光器件实现高速传输的对称TWDM?PON系统中的OLT,涉及光纤通信领域。该OLT包括第一媒体介质控制模块、下行数据发射模块、第一光波分复用器和上行数据接收模块,OLT的上行、下行共用第一光波分复用器、第一媒体介质控制模块;下行方向,第一媒体介质控制模块、下行数据发射模块、第一光波分复用器顺次连接;上行方向,第一光波分复用器、上行数据接收模块、第一媒体介质控制模块顺次连接。本发明能显著降低系统的成本,有效降低系统的复杂度,降低系统高速实时传输数据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32056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450642.2
申请日:2012-11-1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 H04B10/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光信号性能和诊断光纤链路故障的方法和装置,上行和下行波长的合路信号均途径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光耦合器、光开关、C+L/S波段滤波器、OPM模块和OTDR模块,光耦合器的第二端口P02连接ODN,第四端口P04连接光开关的分支端P2,第一端口P01连接OLT,第三端口P03连接光开关的分支端P1,选择P2则监控本装置到OLT部分的上行光链路和下行光信号的性能;选择P1则监控本装置到ONU前端的光纤链路和上行光信号的性能。本发明,用于WDM PON网络,既能检测光信号性能质量又能提供光纤链路故障诊断功能,可以逐一排除是局端故障还是远端故障,是光纤链路故障还是光信号劣化故障,最终确定故障类型或位置,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信号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283303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315502.4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OTF的TWDM-PON ONU实现装置及方法,涉及PON接入领域,ONU实现装置包括光耦合器、环行器、增益介质、BPF1、隔离器、WDM、COTF、COTF控制电路、BPF2、接收机、信号调制电路和突发控制电路,COTF与COTF控制电路相连,光耦合器、COTF、WDM、BPF2、接收机顺次相连,共同构成下行链路;光耦合器、环行器、BPF1、隔离器、WDM、COTF构成闭合回路,环行器还与增益介质相连,增益介质还分别与信号调制电路和突发控制电路相连,共同构成上行链路。本发明能实现ONU接收端波的长可选、发送端的波长可变,满足TWDM-PON系统对ONU的要求,且保护了运营商的已有投资,节约了网络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023282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33737.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分PON系统的开放网络架构及信号传输方法,涉及无源光网络光接入技术领域。该网络架构包括控制单元、业务选择单元、光收发阵列单元、时钟单元和若干业务侧光模块;控制单元分别与业务选择单元、光收发阵列单元、时钟单元相连;每个业务侧光模块与一个业务提供设备相连;业务选择单元设置有若干业务数据通道,每个业务侧光模块通过与其业务对应的数据通道与光收发阵列单元相连;光收发阵列单元通过AWG与所有ORU设备的光模块相连。本发明能够将多种不同业务综合接入同一光接入基础设施,完成多种不同业务的上下行信号传输;不仅业务接入能力较强,适用范围比较广泛,而且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使用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661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39852.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配置RSSI接口的方法、装置及光模块,方法包括步骤:将光模块RSSI接口时序参数固化至所述光模块对应区域;基于固化在所述光模块对应区域的RSSI接口时序参数判定MAC芯片发出的Trigger信号是否满足所述光模块的需求,并在不满足需求时对所述Trigger信号进行延时和/或展宽处理以使满足所述光模块的需求;在满足所述光模块的需求的情况下基于所述Trigger信号启动RSSI采样。可通过在OLT端自动配置MAC和光模块之间RSSI时序,实现正确读取OLT端ONU接收光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958500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1157543.3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携带业务数据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其中,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处于限定范围内;对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其中,采样速率大于限定范围的上限;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对采样信号进行均衡滤波处理;对均衡滤波处理的输出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恢复数据并输出到相应的物理媒介适配接口。本发明能够接收多种传输速率的业务数据,并提高链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58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57543.3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接收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信号接收方法包括:接收携带业务数据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其中,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处于限定范围内;对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采样信号,其中,采样速率大于限定范围的上限;根据业务数据的传输速率,对采样信号进行均衡滤波处理;对均衡滤波处理的输出数据进行数模转换,得到恢复数据并输出到相应的物理媒介适配接口。本发明能够接收多种传输速率的业务数据,并提高链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5864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883471.0
申请日:2016-10-10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扰感知的中继选择算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继节点接收来自源节点S的RTS信号和来自目的节点D的CTS信号,并估算所有与其相关的SR链路信道增益和RD链路信道增益;利用SR链路信道增益和RD链路信道增益,中继节点计算与其相对所有SD对的权值,并反馈给所有源节点;源节点和中继节点通过对由权值组成的矩阵W进行计算得到SR链路的最佳匹配,选择最佳中继方案。本发明通过在一定的干扰下选择最佳的中继策略,实现整个系统的合速率最大,从而提高系统的通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8820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541709.0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Q11/0062 , H04J14/0242 , H04J14/0272 , H04Q11/0067 , H04Q2011/0086
Abstract: 一种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业务映射方法,涉及无源光网络技术领域,包括:OLT建立两类表,ONU下行波长通道表记录每个ONU中下行波长通道数量和对应的通道号;ONU特征表记录ONU每个下行波长通道支持的特征;OLT根据需要业务,查询ONU特征表和ONU下行波长通道表,为业务分配业务类型标记,配置业务类型标记与下行波长通道的映射关系;OLT收到ONU的上行业务数据,匹配到对应业务类型标记,根据业务类型标记与下行波长通道的映射关系,建立ONU的上行业务数据与对应下行波长通道的映射关系。本发明通过建立通道建映射关系,从而保证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的正确传输,使现有的ODN网络正常承载无源光网络非对称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57240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887228.6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4Q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Q11/0062 , H04Q11/0067 , H04Q2011/0079 , H04Q2011/0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光接入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方法包括在GPON的光线路终端上行方向添加SDN控制器对带宽分配及ONU接入注册进行实时监控、调整,从而使GPON传输汇聚层的控制上移到SDN控制器上,实现对GPON网络的带宽分配以及ONU接入注册的灵活控制,并在光线路终端中添加南向协议代理,实现SDN控制器与光线路终端通过南向协议进行通信。本发明可以实时根据GPON内流量情况调整不同ONU分配的带宽,又可以根据ONU实际在线数来确定合适的自动发现窗口的方案,有效地降低系统延时,提高了网络带宽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