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9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79900.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W1/10 , G01W1/14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20/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水文模型实时校正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研究区域信息并获取流域类型和水文特征,构建耦合洪水预报模型;针对耦合洪水预报模型,筛选校正方法并分类,获得至少两类校正方法,采用每个校正方法对水文模型进行校正,获得预测流量序列;构建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模型并训练;构建评价指标集合,对所述随机森林集成学习模型的预报效果进行评价,若达到预设评价值,输出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水文模型;采用所述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水文模型进行洪水预测,获得实时校正的水文序列预测结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用性强、计算效率高且准确高的水文模型校正方法,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70520.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F18/241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无地面观测条件下湖泊水域多源降水融合方法及系统,涉及电数字数据处理领域。融合方法包括:采集湖泊水域三套相互独立的降水估测数据,构造降水估测数据三重组合;基于三重组合的分类型和定量型精度评估单元,计算各套降水估测数据的综合分类精度、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基于精度评价结果,输出有雨无雨状态融合权重与降水量融合权重;分别开展降水状态融合与降水量融合计算,并将二者输出的时间序列对应相乘,输出湖泊水域多源融合降水估测数据集。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湖泊水域因无地面观测数据引起的栅格降水估测数据精度评价与误差订正的难题,并可通过多源降水融合实现栅格降水估测数据分类和定量误差双重订正。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5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85989.4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统计降尺度方法的降水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收集预定范围内日尺度的基础数据并预处理;获取预处理后的基础数据并计算各个地面雨量站的观测降水数据和同期GCMs降水数据的降水参数并获得降水参数的平均值;基于平均后的降水参数调用CLIGEN模型生成降尺度的GCMs降水数据;计算观测降水数据的空间相关系数;评估GCMs降尺度降水数据的精度,若符合要求,则将同期GCMs降水数据替换为未来情景下的GCMs降水数据,并进行降尺度处理,得到未来时期的降尺度的降水特征。本发明能够对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和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的GCMs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预估未来时期降水,预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481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0627.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Q10/04 , G06Q50/26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短时预报降水分类误差和定量误差双重订正方法及系统,方法如下:获取历史同期的观测和预报栅格降水信息,进行时空分辨率配准和时段匹配;针对某栅格,采用分位数映射模型,构建同时段观测和预报降水间的传递函数,获得初订正预报降水;对观测和初订正预报降水进行正态变换,拟合变换空间内两种降水信息的边缘概率分布;采用考虑删失数据的极大似然法,构建观测‑预报降水的联合概率分布与降水条件概率分布,推求再订正预报降水结果及置信区间;最后,逐栅格重复上述步骤获得研究区各栅格双重订正后的预报降水。本发明通过耦合分位数映射与联合概率分布,实现了预报降水分类误差和定量误差的双重削减。
-
公开(公告)号:CN11534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66388.0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植被空间变化的天然径流变化归因分析方法和系统,通过构建模型从网格尺度区分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理空间变化,在此基础上,分解下垫面参数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别计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贡献率,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气候变化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的天然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对天然径流变化进行准确归因。可更科学地得出在任意空间尺度上径流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本发明提高了天然径流变化归因的准确性,同时完善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河川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归因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798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18812.4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7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6/26 , G06F16/29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洪水信息和路网重构的蓄滞洪区动态避险转移方法及系统,涉及蓄滞洪区风险管理技术领域。本方法通过构建一维河道水力学模型和二维蓄滞洪区水动力学模型,并耦合两者形成一二维耦合模型用于模拟蓄滞洪区分洪过程,获取蓄滞洪区的洪水演进信息;此外构建初始路网拓扑结构,以最短通行时间为目标求解静态最短路径;利用洪水演进信息对初始路网拓扑结构进行重构,计算出动态避险路径,将其作为洪水演进过程中的最优转移路径。本发明能考虑蓄滞洪区分洪过程中的实时洪水信息和路网结构的动态变化,获取保证蓄滞洪区内部所有村庄完成避险转移的最晚时刻,避免传统蓄滞洪区转移路径规划方法的不合理性,降低传统方法存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9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127064.8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N5/025 , G06N5/04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8B31/00 , G08B2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驱动模型的洪涝韧性高效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采集研究区域的多源数据,构建时空数据立方体,进行数据质量评估,得到时空数据立方体;构建文本语料库,进行多模态文本预处理,构建洪涝韧性的知识图谱,生成初步韧性指标体系;对韧性指标进行分类,得到指标集;提取时空序列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因果性分析,得到最终优化的韧性指标体系;进行特征工程,生成特征矩阵;为特征矩阵增加语义特征;调用量化方法计算目标变量;构建包含特征矩阵和目标变量的数据集,构建韧性评估模型,生成韧性评估报告。本发明实现了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提高了模型的计算效率,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和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8596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62321.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6/29 , G06N20/20 , G06N5/01 , G01W1/14 , G01W1/0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干湿分布和强降水落区的星地降水融合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卫星反演、地表雨量站观测降水信息及地理、气象信息,匹配各信息时空尺度;构建RF星地降水融合模型,模拟得到星地降水融合空间分布;筛选有雨/无雨的少数类样本过采样生成新样本,构建AdaBoost降水干湿分布辨识模型,模拟得到降水干湿分布;筛选强降水少数类样本过采样生成新样本,构建AdaBoost‑RF强降水落区辨识模型,模拟得到降水落区分布;耦合上述三种分布得到兼顾干湿分布和强降水落区的星地降水融合空间分布,提升了降水融合信息的精度,为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85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62321.4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F16/29 , G06N20/20 , G06N5/01 , G01W1/14 , G01W1/02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兼顾干湿分布和强降水落区的星地降水融合方法和系统,涉及降水定量模拟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预定流域卫星反演、地表雨量站观测降水信息及地理、气象信息,匹配各信息时空尺度;构建RF星地降水融合模型,模拟得到星地降水融合空间分布;筛选有雨/无雨的少数类样本过采样生成新样本,构建AdaBoost降水干湿分布辨识模型,模拟得到降水干湿分布;筛选强降水少数类样本过采样生成新样本,构建AdaBoost‑RF强降水落区辨识模型,模拟得到降水落区分布;耦合上述三种分布得到兼顾干湿分布和强降水落区的星地降水融合空间分布,提升了降水融合信息的精度,为防灾减灾等方面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8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63620.8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河道替代闸孔泄流计算的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洪水模拟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流域的干流河道一维水动力学模型;获取流域的蓄滞洪区高时空分辨率下垫面数据,构建蓄滞洪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获取流域的蓄滞洪区进洪闸及闸孔参数,构建虚拟河道泄流模型;耦合上述三个模型生成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采用蓄滞洪区洪水调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输出优选防洪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泄流方案。本发明针对当前蓄滞洪区进洪闸闸孔泄流使用和定量计算暂处于空白阶段的问题,构建了一种虚拟河道,并以虚拟河道的过水量作为闸孔泄流量,实现对闸孔泄流的概化和精确测算,得到防洪和经济效益最优的泄洪方案。
-
-
-
-
-
-
-
-
-